課題組人員在現場測試手爪操作功能
7月9日至16日,863項目“廢墟搜索與輔助救援機器人”課題與“空中搜索探測機器人研制”課題在北京開展了集成實驗。由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承擔的廢墟搜救單兵操作搜救仿人手研制項目進展順利,并聯調成功。整個項目受到中央電視臺的關注和采訪,整體實驗介紹在7月16日新聞直播節目中播出。
整個集成實驗由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負責和組織,來自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上海大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合肥研究院、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等5家單位的17位技術骨干,對廢墟表面機器人、廢墟洞穴機器人、廢墟縫隙機器人、空中搜索探測機器人、廢墟搜救機器人手爪系統等5大系統參加了實驗。
地震廢墟中經常有重要的物品被封在狹小的洞穴中,難以取出,單兵操作搜救仿人手就大有用武之地。單兵操作搜救仿人手包含一個三指靈巧手,可伸縮的兩節機械臂,實時傳送的視頻系統,由單人操作,將仿人手伸入洞中,根據返回的圖像方便地調整手臂的伸縮、手爪的開合,完成將物品送入或將洞內重要物品取出的任務。
單兵操作搜救仿人手是合肥研究院智能所和先進制造所在國家863重點項目“地震廢墟搜救機器人”的支持下完成的。在研判過程中解決了傳物簡單輕巧的兩節可伸縮機械臂和三指靈巧手的設計問題。單兵操作搜救仿人手需要進一步解決如何方便靈巧操作和拐彎等關鍵技術問題,可望在今后的地震搜救中發揮重要作用。
想象一下這樣的未來圖景:水上機器人化為錦鯉群游時爭相啄食的餌料、機器人跳完舞再變身美味的蛋糕……這些彌漫創意和煙火氣的科技構想,如今正在走進現實。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科研團隊以魚飼料為原料......
暨南大學胡斌團隊在AnalyticalChemistry再次發表封面文章《Lab-on-Robot:UnmannedMassSpectrometryRobotforDirectSampleAnalys......
機器人通常很難在它們沒有接受過訓練的地方執行任務,但一種新的人工智能模型可以幫助它們在不熟悉的環境中清理亂七八糟的東西或鋪床。像ChatGPT這樣的大型語言模型(LLM)提高了機器人執行口頭要求的能力......
記者28日從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團隊成功研發腦機接口柔性微電極植入機器人——CyberSense。這臺機器人能像縫紉機穿針引線一樣,將比頭發絲還細的柔性電極精準植入動物大腦,為腦機接口......
4月1日,記者從深圳海關獲悉,其自主研發的智能查驗機器人已引入海關系統全國首個“滿血版”DeepSeek-R1,實現技術升級,并在進口危化品監管和水果通關領域形成示范。智能查驗機器人正在現場作業。受訪......
3月29日,在2025中關村論壇未來人工智能先鋒論壇上,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簡稱智源研究院)發布了首個跨本體具身大小腦協作框架RoboOS與開源具身大腦RoboBrain,可實現跨場景多任務輕......
隨著地球資源的日益枯竭,人類的目光逐漸投向了太空,尤其是蘊藏豐富礦產資源的月球、火星、近地小行星等。太空采礦,這個以往在科幻小說和電影中出現的場景,正在逐步走向現實。前不久,我國首臺太空采礦機器人在中......
3月12日,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國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在京發布全球首個“一腦多能”“一腦多機”的通用具身智能平臺“慧思開物”。“慧思開物”的應用是對基于單一場景單一任務做專項開發這一......
一、項目編號 &nbs......
記者獲悉,近日,華為沈陽總經理朱新志一行到訪國家機器人創新中心。國家機器人創新中心總經理孫海濤介紹了中心在機器人產業大腦方向的布局以及基于產業大腦開展的工業、服務機器人研制的工作進展;朱新志介紹了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