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08-05 01:04 原文鏈接: 四地理事長共話華人質譜事業發展

      2010年全國質譜大會暨第三屆世界華人質譜研討會期間,中國質譜學會理事長李金英研究員、美國華人質譜學會(又稱北美華人質譜學會)理事長李建軍研究員、臺灣質譜學會理事長謝建臺教授、香港質譜學會原理事長蔡宗葦教授共聚一堂,接受了中國質譜學會網、分析測試百科網、儀器信息網的訪問,對各學會做了簡要介紹,暢談了華人質譜事業的發展。

    采訪現場

      各華人質譜學會的簡要介紹

       質譜學屆非常活躍 將進一步加強國際交流

      中國質譜學會的情況(網址:http://www.cmss.org.cn/

      作為東道主,中國質譜學會理事長李金英研究員首先介紹了中國質譜學會的情況,中國質譜學會現有會員2500余人,100余家團體會員,主要是個人會員。從會員分布的管理上來說,考慮了全國各行業各單位、一些大的重點實驗室、高校等;在理事和編委中,也兼顧了上述這些單位,李研究員說“這樣可保證我們團體的代表性比較廣泛。”

    中國質譜學會理事長李金英研究員介紹中國質譜學會的情況

      在國際交流方面。李研究員介紹到:“我從1996年開始進入質譜會,雖然前些年也組織過一些交流,但是沒有近年來這么活躍。這里,比如蔡宗葦教授(香港浸會大學)一直和我們的交流很多,蔡教授也申請大陸的杰出青年基金。近年來我們和臺灣同行的交流也很多,感到有時他們比我們做的工作更到位一些。北美華人質譜學會在國際會議上非常活躍,而大陸學者參加國際(尤其是歐美國家的)一直較少,近年來有了一些改善。所以,我們今后尤其是要加強和北美的交流,多參加國際的會議,要繼續保持和臺灣、香港等地的交流。我們作為學會,是非常愿意促進這些國際交流的。別人比較先進,我們要走出去多學習、多交流;同時也有機會來展示我們自己的工作。”

      從中國質譜學會的發展上,筆者看到在會議同期的海報展上,質譜學會有一張獨立的poster,令眾多參會者駐足觀看,因為很多人并不詳細了解這段歷史。這里也匯總如下,讓我們對中國質譜學會的發展有一個較全面的認識,并向歷屆質譜學會的理事、向對中國質譜事業做出奉獻的前輩們致敬!

      一、中國質譜學會的成立

      20世紀50年代中期,楊承宗教授領導的小組開始研制質譜并翻譯出版了質譜學相關內容,從此我國質譜學進入啟蒙時代。1961年,在國家科委的主持下,在北京召開了第一次全國質譜學術會議。另外,在中國質譜學會的發展中,還有以下成長與發展大事:1978年12月,中國科技大學在安徽合肥主辦了第二次全國質譜學術會議;1980年9月,出版了我國第一個質譜學期刊《質譜》;1980年9月22日,在中國杭州成立了中國質譜學會,通過了《中國質譜學會章程》,選舉產生了第一屆理事會,推舉張青蓮教授為第一屆理事長。

      二、中國質譜學會歷屆理事會

      1、第一屆理事會,于1980年9月22日在浙江杭州召開,推選出理事長為張青蓮;副理事長為:施士元、向鵬舉、邱統一;秘書長為向鵬舉;副秘書長為:王世俊、李桐鼎。

      2、第二屆理事會,于1984年在四川成都召開。推選出名譽理事長為張青蓮;理事長為梁曉天;副理事長為:朱良漪、邱純一;秘書長為吳作禮;副秘書長為:吳福祥、王夢瑞。

      3、第三屆理事會,于1988年在山東青島召開。推選出名譽理事長為張青蓮;理事長為盧涌泉;副理事長為:趙墨田、薛祖慶;秘書長為徐延安;副秘書長為:王夢瑞。

      4、第四屆理事會,于1992年召開,推選出名譽理事長為張青蓮;理事長為王光輝;副理事長為:趙墨田、薛祖慶;秘書長為徐延安;副秘書長為王夢瑞。

      5、第五屆理事會,于1996年10月27日在四川巫溪召開,推選出名譽理事長為張青蓮;理事長為劉敦一;副理事長為:李金英、楊松成;秘書長為汪聰慧。

      6、第六屆理事會,于2001年5月26日在四川綿陽召開,推選出名譽理事長為張青蓮;理事長為李金英;副理事長為:劉淑瑩、趙墨田、錢小紅、劉子陽;秘書長為郭冬發;副秘書長為劉黎明。

      7、第七屆理事會,于2004年11月1日在廣西北海召開,推選出理事長為劉淑瑩;副理事長為:趙墨田、再帕爾.阿不力孜、錢小紅、張子斌;秘書長為李金英;副秘書長為:劉志強、蘇玉蘭、陳蘭慧。

      8、第八屆理事會,于2008年12月在海南省海口市召開,推選出理事長為李金英;副理事長為:吳侔天、劉志強、宋彪、侯冬巖;秘書長為郭冬發;副秘書長為:劉虎生、宋鳳瑞。

      

          臺灣質譜學會的情況(網址:http://www.tsms.org.tw/

      臺灣質譜學會理事長謝建臺教授隨后介紹了臺灣的情況。臺灣質譜學會成立得比較晚,2003年成立,目前大概有500人左右;也有諸如公司、單位等團體會員,團體會員都是以三個人加入計算,而每次組織活動這些團體會員單位都會到十幾個人,所以隊伍會更壯大。

    臺灣質譜學會理事長謝建臺教授介紹臺灣質譜學會的情況

      臺灣質譜學會有年會,每年會議時間是兩天半,應大家要求,預計明年將變成三天半。“還有一些社團跟我們質譜學會是相關聯的,比如蛋白質體學會、色譜學會,他們都跟我們有聯系,所以其實我們不是單一的。我們周圍的社團很多,會支持質譜學會的活動。”

      “我們學會一直組織春夏秋冬的Workshop,現在增加到每兩個月一次(比如今年有6個)。每次Workshop有不同的topic/主題,到會有100 ~ 200人,大家可以討論,所以每兩個月就在不同的地方忙一次。”

      關于國際交流,每年ASMS(美國質譜大會)臺灣都會參加70~80人,這次日本質譜年會暨第一屆亞太質譜年會(2010年6月)參加100 ~ 120人。“在比上我們的人口的話,臺灣參加國際質譜屆交流活動的密度是最高的。”

      謝教授還談到,參與國際交流很重要;而且還要努力做出好的國際期刊。華人在國際著名期刊如ACS、ICS等的投稿數都是最多的,但自己還沒有著名的國際性刊物,臺灣質譜學會將會努力。另外,還要努力爭取舉辦國際會議。“國際期刊和國際會議都很重要。”


      美國華人質譜學會的情況(網址:http://www.casms.org/

      美國華人質譜學會理事長李建軍教授介紹了北美的情況。美國華人質譜學會會員和理事會成員都包括美國和加拿大的學者,所以有時又被稱為是“北美華人質譜學會”。最早于80年代成立,那個時候參加美國ASMS的華人非常少。Tong Huayi(童華一)最早發起在ASMS上找一個晚上進行華人聚會,那時聚會大陸去的都是窮學生,臺灣去的老前輩們請他們吃飯。后來定下來每年ASMS會議期間的每周二華人聚一下,即借助ASMS會議的平臺,召開每年的年會,每年到會約220~300 人。

    美國華人質譜學會理事長李建軍教授介紹學會的情況

      相關鏈接:

      ASMS 2010上的華人質譜學會聚會

      ASMS 2009上的華人質譜學會聚會

      

     TongHuayi童華一             ShenShida沈世達             WangRong王融

      “到兩年之前,美國華人質譜學會還只是一個名義上的民間組織,還沒有官方注冊。兩年前,王融教授(上任理事長)在紐約給我們學會注冊了一個具有法人地位的組織。這樣一方面可以更正式、一方面可以接受公司的一些贊助。”目前學會包括董事會/顧問委員會,這里面主要是學會老前輩和創建者;理事會包括前任、現任和后任的理事長及其他理事。學會的理事們有分工,分別關注前沿發展、職業培訓、公共關系/財政支持。關于選舉,美國華人質譜學會還希望今后更多地通過網絡投票的方式,使選舉更公正。

      美國華人質譜學會成立的宗旨是:(1)把北美華人聯合起來,交流工作經驗,并相互提供工作機會的信息。(2)近兩年國內質譜發展很快,也可組織參與國內交流培訓。四年前,沈世達(當時任理事長)倡議開一個華人質譜學會,把北美做質譜比較出色的華人請回國,和國內學者交流經驗,這樣在某種程度上就解決了國內學者赴美的經費和簽證問題。

      而這幾次華人質譜年會我們北美都會組一個團,一方面到國內交流,一方面也可以讓國內學生了解北美學者的工作,潛在地可以招到出色的中國學生。其實,華人做科研是很出色的。ASMS每年有6000 ~ 7000 人參加,2004年美國有人按照ASMS作者名字統計,發現每7個人中就有一個華人。

      李建軍理事長還專門表達了兩點感謝:(1)非常高興有這樣的機會,組織華人教授和華人在產業界的高層,到國內交流。“我們向這次中國質譜學會表示感謝,感謝學會提供赴會代表在國內的餐飲、住宿和考察費用。(2)非常感謝來參會的美國的華人,他們的國際機票都是自付的。美國經濟現在不景氣,很多公司來的人國際機票是自費的。“這點證明大家對參加華人質譜會,跟國內交流的愿望強烈,愿意為祖國作一些事。”

      “我很贊同昨天陳先教授說的一句話:‘科學是無國界的,科學家是有祖國的。’北美華人非常非常希望看到中國的質譜事業有一個騰飛!”


      香港質譜學會的情況(網址:http://www.hksms.org

      香港質譜學會的前任理事長蔡宗葦教授介紹了香港的情況。香港質譜學會有將近二十年的歷史,現有170多名會員,雖然相對于國內和臺灣,是較小的組織,但香港人口僅700萬,所以“密度還算比較大”。香港由于地理上的優勢(比如簽證),參加國際交流比較方便。“我自己多次參與國內、香港、國際的會議,也帶動了香港和國際、大陸等的交流。”

    香港質譜學會的前任理事長蔡宗葦教授介紹香港質譜學會情況

      香港質譜學會每年有一個年會,除年會外,一般組織約6次活動,其中包括2~3次Workshop。值得一提的是,香港質譜學會是國際團體學會的團體會員,比如它是中國質譜學會和國際質譜學會的一個團體會員。

      談到發展,蔡教授談到:“我個人在美國呆了10年,早期(我90年)到美國每年都參加ASMS華人質譜學會聚會;2001年回到香港后,當過香港質譜學會的理事、理事長等。2001年學會還只有50個人,現在有170人,這還不包括大陸的學者經常來交流。”


      華人質譜研討會的緣起 以及期望的作用

      2006年第一屆華人質譜研討會在新疆烏魯木齊召開,2008年第二屆在臺北舉辦,本屆質譜大會同時是第三屆華人質譜研討會。據李金英理事長介紹,事實上,未被統計的還有1999年在云南的一次,海外華人來了20多位參會。

      為什么會召開華人質譜研討會,李金英理事長談到:“我個人的感受,一是源于情結上的、二是技術上的。情結上是指大家都是中國人,希望能夠聚在一起。另外技術上的發展需要不斷交流,比如謝先生做離子源,蔡教授做二惡英,在國際上都很知名,他們的文章也被很多人引用,華人質譜研討會將促進華人在質譜領域的交流。”


    ,

      關于質譜儀器購置、質譜研發和質譜今日及未來的應用

      關于質譜儀器購置

      近年來,質譜儀器在國內的銷量每年均以超過10%的速度增長,越來越多的實驗室引進了多套質譜儀。關于儀器購置,理事長們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比如李金英理事長談到,

      大陸現在買質譜的人眾多,買了儀器要配套實驗室,儀器先進了,申請課題經費都變得容易。而其實這是一種不太好的傾向。“我和某質譜儀器公司的人員聊過,他們甚至覺得,賺錢賺得都不好意思再下狠手了。”

      中國這幾年批項目還有一種傾向,批的時候都是成批地批,比如買ICP-MS都是100臺地批復,這樣引進完了下次儀器公司又出新型號了,到底還引進不引進?“我特別支持結合國際先進技術,做些特色的儀器研發,不要只買儀器。比如我自己前年申請了儀器研發的課題,現在關鍵技術已經解決。希望中國在質譜事業發展方面,有一個正面的、積極的引導。”

      謝建臺理事長接著也表示:“這是一個全世界的問題。質譜Application(應用)占經費越來越大,一直壓縮基礎科學的研究(包括儀器和原理),現在再加上Bioinformatics軟體。我非常擔心,軟體技術繼續發展,儀器公司會把客戶綁得更牢。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他們(儀器公司)樂于提供你各式各樣的贊助。越這樣發展,你自己就越走不出去,在儀器上的研究越來越弱勢。”


      關于質譜儀器研發

      關于具體的研發,謝教授談到,“當然,質譜是一種非常復雜的技術。我們要發展儀器(就我個人來說),只好從游離源方面下手。游離源是質譜公司很少做的部分,一般來說,每十年會有新的游離源出現。但是,從質譜公司大量開始出現,已經二十幾年沒有新的游離源出來,我們所用的所謂新的離子源只有ESI和MALDI。要想開發新型離子源,就必須要想到打敗ESI和MALDI。”

      關于真正的產業化,謝教授談到,“我估計全世界被儀器公司控制,還需10~20年。因為每家質譜公司后面都有幾千個Patent(專利),中國大陸作儀器,也是在中國賣,只要一走出去,就會碰上patent的問題。除非中國做一些超越5年、10年的技術,比如portable(便攜)的質譜。如果可以早日布局這些大質譜公司還未顧及的未來5~10年的技術,說不定可以走到國際上。”

      李建軍理事長補充道:“昨晚我們和國內質譜研發聯盟的幾位談及國內質譜研發的前景,大家還很擔心的是,雖然國外質譜公司的專利有些沒有cover中國,但還有很多沒有申請專利的商業機密。另外,中國要定位發展什么樣的質譜,大家認為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如果有軍工項目支持、有類似航天飛機上天這樣的攻關項目,會有很大幫助。”另外,關于研發,李教授還談到美國華人質譜學會每年在ASMS上的聚會,2009年和2010年,天瑞公司的劉召貴博士都到現場做了5分鐘的演講,“雖然他比較高調,但是他的講話令在座的學者很興奮。在年會上,對于大的質譜公司,他們上臺講話都要收錢;對于國內要搞質譜研發的企業,我們不收錢,歡迎更多的國內企業來年會。我們雖然是搞學術做應用的居多,但是對于國內企業做的質譜可以做評估。”

      關于何時才能在中國真正地實現質譜的產業化,幾位理事長一致認為:

      不能太急,要有至少十年的耐心。不僅學術界要有這種認識和準備,企業界、政府都要有這種準備。千萬不要因為政府是5年一屆的,一聽要十年后才賺錢,就說“下屆政府再考慮。”究其原因,幾位理事長談到以下幾點:

      1)目前國內支持的項目還只是關鍵技術和核心部件,距離商品化還有很長一段時間。

      2)整個質譜儀是很復雜的,它包括了真空、電子、物理、化學、數學、模擬、電腦等等,不是一個單一的領域。現在投入那么多錢,都還只是投的單一領域。如果真是什么領域都覆蓋到,那么就是一個世界奇跡了。除了某公司自己以外,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在國家支持時覆蓋到所有領域。

      3)國內的精密儀器加工技術還有很長一段距離要走。

      4)目前質譜屆專利眾多,氣氛“被嚴重污染”。任何一個改良,牽涉到的利益都很大。大家都要談patent,東西還沒看到,都要花錢買。儀器還沒做,公司就要買很多patent,很多以后都是沒用的。這是當前質譜屆的現狀。

      但幾位理事長一致表示:雖然研發質譜是一項很艱苦的工作,但是我們一定要做!因為沒有技術就沒有發言權,未來要掌握發言權,就一定要有自己的技術。當年現代汽車造車時,第一代全世界都不看好,但現在全球都再買、美國人也買。所以雖然很辛苦,但是一定要做。一定要有長遠目標。

      談到這里,筆者不禁內心感慨:國內目前在質譜研發方面,很多學者、企業都滿懷激情并投入大量的精力、財力、體力來做,他們中的很多人何嘗不知道“要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他們還一如既往地投入滿腔激情研發中國的質譜,所以,我們一定要向他們中的絕大多數致敬!我們也很希望有一個更好的機制,能讓這些可敬的科學界和企業界的精英們能團結起來,早日實現中國人的質譜夢想。同時,筆者也希望在中國研發質譜的艱辛道路上,國人對于每一款中國產業化的質譜,都要細心愛護,不要在未成熟期就讓其過早夭折。


      關于質譜儀器未來的應用趨勢

      在記者詢問各位理事長認為未來質譜的應用發展時,幾位理事長發表了不同的看法。

      謝教授說:“從電腦的發展來看,可以預知小型化是未來質譜發展的方向。”

      蔡教授說:“直接分析和小型化。質譜儀器完全可能進入家庭,就像汽車走入每個家庭一樣,不是因為每個部件的成本低,而是因為整體大量的生產。現在如果某種質譜產品能用到食品安全、環境監測、突發事件的監測,可以讓每個鎮每個家庭都能買得起,成本就會大大降低。這可能是一個趨勢。”

      從科研來說,謝教授說:“如果可以在非真空下檢測離子,在任何時空都可以操控離子,就是很偉大的發明。現在我們把整個游離源都放在大氣下,將來我們可能把整個系統都放在大氣下,這是有可能的,也是我個人的努力方向。”

      李建軍教授說:“在北美,學界和企業界都在致力于使質譜儀進入Clinical(臨床)實驗室,比如今后的醫療強調‘醫療要個人化’,即可以用質譜來預測人會在未來的幾年得什么病。所以質譜進入臨床是趨勢。”

      李金英理事長說:“從個人來說,質譜要圍繞著‘以人為本’的發展。如果真有這樣的儀器出現的話,是非常了得的。就像現在F18示蹤比如petCT技術,注射F18同位素后做全身的檢查,然后預測未來2~3年身體是否會病變,比如是否會有長腫瘤的趨勢。目前醫療市場檢查費用常規要1萬多人民幣,但市場非常好。如果可以用質譜檢測大分子,能預測未來幾年的人類健康,會是很好的市場。還有幾點就是圍繞食品安全、環境改善、應急分析等也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比如剛報道的管道爆炸,目前也不能判斷到底是哪根管道爆炸。我也贊同謝先生講的,未來如果能夠掌控離子,不管是真空、半真空、非真空,能夠完全地掌控離子的技術就是很大的進步。”

      談到非真空、半真空技術和質譜的普及化,記者提問“很多研究者會不斷地追求靈敏度,這和剛才談到的未來質譜發展技術是兩個方向,不知各位專家怎么看這個問題?

      謝教授談到“我個人反對‘不斷追去靈敏度’。我的research都是研究大量的蛋白,我個人不愿意做微量的。但是蛋白質組學學說提出后,大家都相信,只有復雜體系中最痕量的才最有可能是有用的標志物,因此過去十年的趨勢都是不斷追求質譜的靈敏度。食品安全同樣也不斷追求檢測更痕量的物質。激進一點來說,人類的壽命實際上是越來越長,農藥卻下得越來越多;那些號稱有害的東西,我們人體最后都能適應的,而且醫療也是越來越好。這兩年都在講zmol、單分子檢測等,我想都是儀器公司的說法,一直追求最高的靈敏度,干嗎?我想應該適可而止!儀器公司今天出一個儀器號稱多高靈敏度,明天它又出一個更高靈敏度的,讓你再花100萬美元買它。當然,這是我個人的看法,不知各位怎么看。”

      同樣,蔡教授也表示:“實際上,確實是儀器公司一直在拼命地講靈敏度。我們搞質譜的人都知道,質譜測定的是信號/噪音(S/N),降低噪音會更重要。因此,樣品處理,操作上的注意要遠比提高儀器的靈敏度更重要。”


      關于質譜當前的應用

      當記者問道“在應用方面,是不是大家都會研究熱點的問題?您認為該地區的特色是什么?”的問題時,蔡教授馬上表示:“熱點的問題一定要研究。當然,堅持做基礎研究尤其是十幾年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大家常說,美國回來的都是既做熱點,又做基礎,確實如此;我自己也是這樣。另外,政府支持的項目是有一定導向的。比如香港政府認為做中藥的毒理有必要,利于中藥的出口,所以就會支持這項研究。關于特色,我們一直緊跟國際的前沿。”

      謝教授談到臺灣地區的幾個特色,比如:(1)中央研究院做大分子的檢測,可以檢測到一個細菌、一個病毒的質量。這是全世界其它都沒有人做的,他們想把這種技術變成一套儀器。(2)大氣壓下游離源的研究。(3)用納米技術結合樣品前處理,再進行質譜分析。這三點是臺灣被世界公認的比較特色的研究。其它方面,臺灣還有一些緊跟世界潮流的,但不像前述三點那樣“亮”。

      談到特色,謝教授還發表了真知灼見,如:“我們希望每個地區都有熱點、亮點。比如食品安全是中國突出的問題,中國要發展特殊的方法,因為美國不會管你的問題,而中國發展后就可能成為地區的特色。比如三聚氰胺事件出來后,美國人也愿意參加你的會。因為美國人也沒做過。現在我在學校推了一個‘新興污染物研究中心’,包括對食物、環境等領域已經存在,以前沒有被列為污染物的物質的研究。”

      李建軍教授談到:“加拿大的政府,是為納稅人服務的。現在政府關心的有三個問題,(1)老年問題(中風、老年癡呆等);(2)傳染病;(3)食品方面的細菌污染(已不考慮化學物),加拿大衛生部一旦證明某食品有細菌污染,那一部分食品就會被全部銷毀。”

      最后,大家談到了華人回國的問題,大家都認為,中國對于華人學者和留學生的吸引力越來越大,李教授說有“超過50%”,蔡教授說有“約80%”在美國做質譜的留學生,都愿意回國。

    合影

    相關文章

    林萍:質譜法首獲CNAS認可建精神醫學精準檢驗學科平臺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檢驗科林萍主任專訪分析測試百科網訊精準醫學推動了臨床質譜蓬勃發展,新冠大流行將IVD推向新的頂峰。無論是臨床質譜還是新冠檢測,在實驗室實施檢驗時都需要規范和結果全......

    捕集離子淌度質譜帶來磷酸化蛋白質組研究新的深度

    YasushiIshihama教授京都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分析實驗室2021年1月發表于www.ddw-online.com目前,在蛋白質生物化學和蛋白質組學相關研究中,質譜(MS)已廣泛應用于鑒定和表......

    沃特世ACQUITYRDa檢測器,提升小分子分析便捷度與可靠性

    采用SmartMS技術,操作便捷且符合法規要求,有效助力常規分析實現精確質量測定美國馬薩諸塞州米爾福德市,即時發布–沃特世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WAT)隆重推出采用SmartMS技術的ACQUIT......

    質譜靈敏度是用什么表示的?

    質譜儀是分離和檢測不同同位素的儀器。即根據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能夠偏轉的原理,按物質原子、分子或分子碎片的質量差異進行分離和檢測物質組成的一類儀器。質譜儀按應用范圍分為同位素質譜儀、無機質譜儀和有機質譜......

    20202025全球質譜市場趨勢預測

    質譜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0年的41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56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6.5%。全球藥品研發支出增加,政府對藥品安全的監管,對食品質量的日益重視,原油和頁巖氣產量增加,在預測期內,不斷......

    凱萊譜完成數億元融資創新質譜驅動產品創新

    近日,杭州凱萊譜精準醫療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萊譜”)宣布已在近一年內完成數億元的兩輪融資。其中,B輪融資由高瓴創投領投,德福資本與松禾資本跟投,早前完成的A輪融資由博遠資本獨家投資。融資資金......

    SCIEX收購這家企業,加速質譜生物藥創新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SCIEX宣布完成對私有公司Intabio,Inc.的收購,Intabio是用于生物治療藥物分析和質量評估的Blaze?系統的開發商。Blaze將成像cIEF電荷異構體分析與高分......

    雀小臟全!禾信推出多領域、多場景新氣質GCMS2000

    這五年,環境監測領域的變化日新月異這三年,污染防治攻堅戰如期高質量完成階段性目標這一年,全國如火如荼謀劃“十四五”生態環境監測規劃回望2020年,展望“十四五”禾信儀器在小型化質譜技術上實現了新突破推......

    通過軟件創新打造更強大的4D蛋白質組學技術

    在過去的二十年中,新技術、新方法的重大進步使蛋白質組學成為蛋白質科學家、生物學家和臨床研究人員的一個極其強大的工具1。隨著分析儀器的不斷發展,蛋白質組學研究的每一項技術進步都會產生更多的數據。與此同時......

    PCCP:分子動力學模擬可提高質譜儀檢測精度

    質譜儀(MS)具有快速識別樣品中化學成分的能力,如放射性碳定年、蛋白質分析和監測藥物代謝等,已經成為化學和生物實驗室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用于各種實驗。質譜儀器的工作原理是給分析物分子一個電荷,然后讓其通......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