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08-05-28 14:45 原文鏈接: 重金屬污染土地修復,碰撞中推進

    研究團隊的階段性成果要及時與業界、用戶及各行業管理部門積極溝通,以促進技術的交流與及時轉化、應用。


    酸和重金屬復合污染土地寸草不生。


    礦業污染已經成為嚴重社會問題
     
    “軟骨病、砷中毒、癌癥……種種痛苦的病癥正悄悄地襲擊越來越多的人群,包括皮膚病、肝病也成為一些地方的常見多發病。在這些災難背后,隱藏的是礦產資源過度開發產生的廢渣、廢水污染,如果不及時治理,其危害將更加嚴重。”
     
    日前,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環境修復中心、地表環境化學過程與健康實驗室和“863”計劃重點項目“重金屬污染土壤聯合修復”項目辦公室,在京聯合召開的重金屬污染土地修復暨“863”重點項目進展研討會上,華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黨志教授概述研究成果時說了上述這段話。
     
    國土資源部耕地司土地開發整理處處長盧麗華介紹,據估算,中國在生產建設過程中因挖損、塌陷、壓占、污染等各種人為因素造成破壞和廢棄的土地有近2億畝,其中因采礦破壞的土地面積近一半。有些100多年前開采過的礦區,當地老百姓至今還因污染深受其害。由于被破壞土地未得到及時復墾利用,人地矛盾激化,生態環境惡化,老百姓生產生活條件下降,在部分地區,耕地被大量破壞,一些人陷入“無房可住、無地可種、無崗可上、無水可用”的困境,嚴重影響社會穩定。
     
    “礦業污染已成為一個重大生態環境問題,礦產開發污染常常伴隨著重金屬的污染,污染生態系統包括水體、土壤和大氣。礦冶活動導致土地污染事件頻頻發生,比如,浙江有萬畝連片農田受鎘、鉛等重金屬污染,致使10%的土壤基本喪失生產能力。”
     
    作為“863”計劃重點項目“重金屬污染土壤聯合修復”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環境修復中心主任陳同斌介紹,單從金屬礦產來說,我國金屬礦產豐富但品位低,礦山有28萬個,礦石總產量50.8億噸,礦業產值2913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31.7%。其中,砷、鎘、鉛、銅是礦產中常見的伴生元素,在采冶過程中容易進入周圍環境。
     
    礦業活動導致的土地污染并不僅僅是礦山周圍的局部問題,而是一個區域性環境問題。有研究表明,礦區砷、鉛、鎘等重金屬可以長距離遷移,導致20~60公里的農田受到嚴重污染。
     
    礦業活動導致的重大中毒事件也不鮮見:2007年,湖南冷水江市鉛鋅礦尾砂庫泄漏,鉛、鋅、鎘、砷等超標,致使冷水江市及下游新化縣城停水;2006年,甘肅徽縣鉛冶煉活動致使附近2000名居民鉛中毒,周邊土地和農作物遭受嚴重污染……
     
    “我國礦業污染土地亟待復墾和修復。采礦占用、破壞土地743萬公頃,每年遞增4萬公頃,但礦山土地復墾率仍不足10%;我國大型金屬礦山進入集中閉坑期:26%銅礦、40%鉛鋅礦已經閉坑或接近閉坑,如果不進行復墾或修復,會導致嚴重的環境健康問題。” 陳同斌表示。
     
    污染土地修復面對極大社會需求
     
    “某化工廠嚴重污染,搬遷后導致土地無法利用,甚至達不到標準無法作為建設用地,一房地產企業拍賣得到這塊土地,但需要附加1億元進行修復。土地的污染問題也是房地產開發的一個限制因素,現在也有公司跟我商談希望推薦合適人選幫助他們做土地污染修復工作,社會對這方面科研人員的需求很大。”陳同斌介紹。
     
    1998年,陳同斌帶領其研究團隊在中國境內首次發現了砷的超富集植物——蜈蚣草,蜈蚣草含砷比普通植物高數十萬倍,并且生長快、生物量大;2001年,他們在湖南郴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砷污染修復基地;隨后又在廣西和云南建立了砷、鉛等重金屬污染及酸化土壤修復的示范工程,建立了超富集植物與經濟作物間作的修復模式,做到邊修復污染土壤、邊開展農業生產,推動了重金屬污染土地修復工作的突破性進展。
     
    陳同斌介紹,“十五”以來,我國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領域得到快速發展。據有關專家估計,目前全國從事這方面工作的單位至少超過200家,從業科技人員和研究生數百人,一批大型環保企業也開始涉足此領域的產業化工作。
     
    “十一五”期間科技部將“金屬礦區及周邊重金屬污染土壤聯合修復技術與示范”列入“863”計劃的重點項目。該項目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主持,聯合了中科院南京土壤所、中山大學、北京礦冶總院等14家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和企業,研究涉及多學科領域,試圖通過多單位協作、多學科交叉,構建我國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的平臺,并通過建立修復基地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
     
    我國重金屬污染土地修復技術成果除不斷得到政府和農民的認可之外,這些理論和技術成果也受到國際同行的廣泛關注。比如,2007年,就有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生態系、越南科學院環境研究所等5個研究所(中心)的所長和多位專家,到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環境修復中心訪問交流相關研究進展。
     
    此次研討會的主要目的是為交流重金屬污染土地修復和礦山土地復墾的研究進展。陳同斌介紹,解決礦山土地污染問題的總體考慮是,對于重度污染土壤,通過固定或鈍化技術控制重金屬擴散;中度污染土壤,通過重金屬去除技術、蜈蚣草等植物修復技術來改善;大量污染土地是輕度污染,要采取防止重金屬進入食物鏈的阻隔技術,比如對于鎘污染土地,施用磷肥、選中適宜的作物類型或者作物品種,就可以防止它進入食物鏈。
     
    陳同斌領導的“重金屬污染土壤聯合修復”項目團隊正在開發富集多種重金屬的植物富集技術。土壤重金屬污染往往表現為復合污染,通過多金屬超富集植物材料的篩選、鑒定和培育,建立多金屬聯合修復技術,可以達到同時去除多種重金屬的目的。
     
    植物修復收獲物可以安全焚燒與資源化利用,收獲后的超富集植物焚燒后,灰渣或煙塵中重金屬含量可達10%以上。借鑒冶金技術等化工技術可回收有價金屬或開發其他產品,進行植物采礦,有些植物對礦的富集量甚至比原礦還要高。
     
    “目前,特別重要的問題是需要建立重金屬污染土地的修復技術規范。”陳同斌表示,從工程應用的角度來看,目前污染土壤修復的相應技術規范的缺乏,限制了其技術的應用和推廣。
     
    但也不排除這種土地修復技術并不被外界所了解的情況。國土資源部耕地保護司副司長劉仁芙不時遇到地方要求申請更多建設用地指標的情況,理由之一是有些土地已經污染,他們沒有處理技術或者處理效果不好。“既尋求發展,又保護耕地,使我們面對很大壓力,修復技術為18億畝耕地的保障看到了希望。技術還是急需的。希望專家們在耕地保護、土地復墾尤其重金屬污染修復方面多作貢獻。”劉仁芙表示。國家環保部自然保護司處長張山嶺介紹,相比較而言,對于土壤污染修復的方方面面,研究工作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以前人們更多關注的是顯性的水、大氣的污染。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十七大已經把土壤和水、大氣并列作為環境污染防治方面特別值得關注的三大問題。
     
    科技部中國二十一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張書軍博士建議,研究團隊的階段性成果要及時與業界、用戶及各行業管理部門積極溝通,以促進技術的交流與及時轉化、應用。
     
    “土壤污染問題已經成為各部門關注的熱點問題。”國家環境保護部科技司產業處處長劉海波表示,僅僅從他們科技司的情況來看,對土壤修復和治理的投入越來越大。“我們希望研究成果能及時反饋過來,為管理提供更多科技支撐,同時希望得到針對環境管理的有意義的建議。”

    相關文章

    科技部征集2025年度“中法科研伙伴交流計劃”項目

    科技部國際合作司發布關于征集2025年度“中法科研伙伴交流計劃”項目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主管國際科技合作的有關司局,各有關......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春節期間食品安全專項抽檢情況的通告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春節節日市場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抽檢,采取現場抽樣和網絡抽樣方式在全國隨機抽取樣品1500批次,檢出14批次樣品不合格。對抽檢發現的不合格食品,有關省級市場監管部門已組織開展核查處置......

    IVD行業迎新變革:不起眼新技術年銷突破百萬套,悄然引領行業新潮流

    紐約-瑞典樣本收集公司Capitainer在周四宣布,它在A輪融資中籌集了670萬歐元(720萬美元,約折合RMB5179萬)。這輪融資由WeVentureCapital領投,Werfen的企業投資部......

    2024年治污攻堅怎么部署?27省工作重點匯總

    新年伊始,隨著全國各地兩會密集召開,各地的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也相繼出爐。記者梳理發現,截至2月18日,共有27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布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各地依據當地經濟發展潛力等因素,錨定了2......

    【中央一號】加強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源排查整治,提升全過程食品安全監管

    近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國務院聯合發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第12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該文件......

    這些“年貨”重金屬污染嚴重超標,快自查→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春節期間食品安全專項抽檢情況的通告〔2024年第3號〕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春節節日市場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抽檢,采取現場抽樣和網絡抽樣方式在全國隨機抽取樣品1500批次,檢出14批次樣品......

    新型傳感器實現土壤磷酸鹽現場連續監測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科合肥智慧農業協同創新研究院院長、研究員王儒敬,院長助理、副研究員陳翔宇課題組與安徽理工大學教授唐超禮團隊合作,研發了用于土壤磷酸鹽現場連續監測的電化學微流體系統。相關......

    事關學術自律自凈,科技部等三部門發文

    科技部辦公廳民政部辦公廳中國科協辦公廳關于開展促進科技類社會團體發揮學術自律自凈作用專項行動的通知國科辦督〔2023〕90號各科技類社會團體業務主管單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

    科學氮素管理能促進土壤氮駐留

    記者近日從海南大學獲悉,該校三亞南繁研究院張金波與孟磊教授團隊發現,基于氮素循環知識的綜合管理可對生態系統氮駐留產生積極影響,這為降低全球氮損失風險提供了新思路。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國際期刊《自然·......

    冬日“保暖神器”使用要注意,一不留神產“毒水”

    天氣一冷,保溫杯成了不少人的“保暖神器”,但如果保溫杯挑選不當,有可能給健康帶來巨大危害。此前,央視曾曝光過一批“奪命”保溫杯50種保溫杯中居然有19種因重金屬含量超標而被認定為不合格產品。經過專業人......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