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基因挖掘法從藍色鏈霉菌中發現了一組活性基因簇,通過該基因簇可制造出無耐藥性的新型抗生素,該研究有望為鏈霉菌的藥用開發提供一條新思路。相關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微生物學》雜志上。
鏈霉菌是生活在土壤中的一種常見細菌,其家族包含多種細菌。不同于其他細菌,鏈霉菌在生長中會形成或長或短的孢子絲,為了生存,在繁殖前鏈霉菌會產生大量的天然抗生素以抵御競爭者。利用這一特性科學家已制造出了包括鏈霉素、四環素和紅霉素在內的多種抗生素。
與此同時,為保護自身免受這些高濃度致命代謝物的傷害,鏈霉菌同時也積累了相應的抗生素耐藥基因和調節基因,而這些基因也被認為是病原細菌獲得性耐藥因子的最初來源。
2002年英國科學家完成了對藍色鏈霉菌的基因測序工作,發現這種鏈霉菌擁有800多萬個堿基對和7825個可疑基因,是迄今為止擁有最多基因的細菌。
當年5月9日發表在英國《自然》雜志上的文章,還專門描繪了3種當時未知的抗生素裝配藍圖,并稱這3種抗生素一旦被識別,就可作為藥物開發中的啟動化合物加以使用。
新研究中,格羅寧根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基因挖掘的方法成功識別出了藍色鏈霉菌中一組被稱為cpk的基因簇,并可通過實驗手段自如控制其活性。
實驗顯示,由該基因產生的新型抗菌化合物可對包括大腸桿菌在內的多種細菌產生抗菌效果。
負責該研究的格羅寧根大學佐藤高野教授稱,細菌性傳染病感染早期一般都較為溫和且容易治愈,而一旦惡化就極易致命且具有極強的耐藥性,現存的大多數藥物對其都無顯著療效。
因此,必須盡快開發出能對抗此類疾病的新型抗生素。利用基因挖掘法他們首次在藍色鏈霉菌中識別出了有效的基因簇,此外,該法也可同樣用于對其他絲狀真菌以及微生物的基因篩選。
未來,隨著科學家們對鏈霉菌次級代謝分子調控機制研究的進一步深入,鏈霉菌將成為一個極為豐富的醫藥寶庫。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日前宣布,該機構參與的科研團隊成功識別出一種新分子NM102,能夠在不破壞宿主微生物群的前提下,使致病菌在面對免疫系統時“解除武裝”。這一成果有望推動新型藥物開發,并解決抗生素耐藥......
一項新研究警告稱,全世界數百萬公里的河流攜帶的抗生素污染水平足以促進耐藥性并危害水生生物。該研究首次估算了人類使用抗生素造成的全球河流污染規模——每年約有8500噸抗生素進入世界各地的河流系統,這個數......
加拿大和美國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發現了一種靶向細菌核糖體的新型廣譜套索肽抗生素,對多種致病細菌表現出殺傷力,其中包括對現有藥物具有耐藥性的菌株,為應對抗生素耐藥性問題提供了新路徑。相關論文近日發表在英......
多重耐藥致病真菌的全球傳播對人類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有必要發現具有獨特作用模式的抗真菌藥物。然而,由于已知化合物的高頻率重新發現和缺乏新的抗真菌藥物靶點,傳統的基于活性的篩選先前未描述的抗生素受到......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分析認為,到2040年,全球牲畜抗生素使用可能比2019年增長近30%。這項發現凸顯出在畜牧業領域開展全球協調行動的必要性,以減少抗生素的使用。相關研究4月1日發表于《自然—通......
日前,2024年湖北省科技獎結果揭曉,武漢輕工大學副校長、教授侯永清主持的“豬禽腸道健康營養調控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侯永清教授。武漢輕工大學供圖28年潛心飼料替抗研究腸道是營養......
12月2日,默沙東(MRK.US)的抗生素組合注射用亞胺西瑞(亞胺培南500mg+西司他丁500mg+瑞來巴坦250mg)在華獲批上市。根據臨床試驗進展,推測此次獲批的適應癥為呼吸機相關性細菌性肺炎(......
近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交叉創新研究院修復生態學研究團隊在光催化降解抗生素領域取得進展,以活化生物炭(ACB)為載體,通過水熱反應聯合化學共沉淀法研發了新型N,S共摻雜生物炭基Ag3PO4復合光催化劑(......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近日在英國學術期刊《柳葉刀》上發表論文說,2025年至2050年間,全球預計將有超過3900萬人死于抗生素耐藥性。研究人員17日表示,抗生素耐藥性已成為全球公共衛生的重大挑戰,必須采取......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JournalofAllergyandClinicalImmunology上題為“Microbialintestinaldysbiosisdriveslong-terma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