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木蟻(Camponotus leonardi)身體已被“Ophiocordyceps unilateralis”真菌消耗一空
北京時間8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哈佛大學科學家近日發現了地球上最古老的“僵尸螞蟻”的證據。一種生活于4800萬年前的真菌能夠通過釋放化學物質改變和控制螞蟻的行為,使其變成自己的傀儡,直到螞蟻最終死亡。
這種真菌學名為“Ophiocordyceps unilateralis”,其恐怖之處的證據發現于德國達姆施塔特市附近梅塞爾化石坑的樹葉化石上,這些樹木大約生活于4800萬年前。科學家們發現,這種寄生真菌早在遠古時代就已進化出控制自己所寄生的動物的能力,甚至比喜馬拉雅山脈的隆起時間還要早。
目前,這種真菌仍然存活于地球之上,通常寄生于木蟻身上。木蟻返回樹冠蟻穴前,經過森林地被物時通常會感染這種寄生真菌,其行為從此就會受到真菌的控制。真菌在螞蟻體內不斷生長,并釋放出化學物質影響螞蟻的行為,使其成為“僵尸螞蟻”。一些“僵尸螞蟻”從此離開自己所在的蟻群,獨自在外流浪,尋找新鮮的樹葉。
被真菌控制的“僵尸螞蟻”從此不再有自己的行為和生活,而它們生命的最后階段也是最痛苦、最恐怖的。在生命的最后幾小時內,“僵尸螞蟻”會爬向自己所處樹葉的下方,用下顎死死地咬住樹葉的中央葉脈,從而將自己困死于樹葉之上,同時寄生的真菌也被鎖定于樹葉之上。這片樹葉就成為了“螞蟻墳墓”。
美國哈佛大學科學家大衛-休斯介紹說,“全部都是如此。在一平方米的范圍內,你或許能夠找到20到30個‘螞蟻墳墓’。它們通常都處于距離地面一定高度的樹葉之上,在死亡前會緊緊地咬住樹葉的主葉脈。”
在樹冠上或在森林地被物上,這種真菌無法成長。但是,“僵尸螞蟻”通常會死于兩者之間的樹葉上,也就是距離地面一定高度的樹葉,但未達到樹冠的高度。這種環境的濕度和溫度最適宜真菌的生存。“僵尸螞蟻”死亡后,寄生真菌就會從其頭部長出萌芽,產生孢子并于夜間“發射”到森林地被物上,從而再感染其他的螞蟻。
由休斯領導的科學家團隊注意到,被感染的螞蟻死亡前會用盡所有的力氣死死咬住樹葉,它們如此用力從而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了最后的印跡。它們用自己的下顎在樹葉上產生的小孔形成了一個十分特別的咬痕,呈清晰的啞鈴形狀。
科學家們的研究成果發表于近期出版的《生物學快報》雜志之上。在研究報告中,科學家們介紹了他們是如何從大量的記載被昆蟲、真菌和其他生物體破壞的樹葉的圖片數據庫中發現這些證據的。在研究過程中,他們發現了一幅4800萬年前生活于梅塞爾地區的樹葉的化石圖片。圖片顯示,這種特殊的“死亡之握”印跡來自被感染的“僵尸螞蟻”。在4800萬年前,梅塞爾地區正處于亞熱帶森林地區。
休斯表示,“現在,我們把它看作是行為控制的首個案例,也許是能夠被發現的唯一證據。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行為控制雖然很強大,但卻很短暫,一般不會留下永久的印跡。現在的問題是,這種寄生行為的動機是什么,它們為什么不只是殺死宿主,而是要先控制宿主的大腦和肌肉,然后再殺死它。在所有的寄生生物體中,只有很少一部分進化出操縱宿主行為的能力。”
科學家們目前還未弄清楚寄生真菌究竟是如何控制被感染螞蟻的,但他們知道寄生真菌向螞蟻體內釋放了生物堿化學物質。
近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小良熱帶海岸帶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以下簡稱小良站)站長、生態中心研究員王法明團隊,基于小良站長期模擬氮沉降試驗樣地,揭示了氮沉降增強真菌驅動熱帶森林土壤有機碳固存的潛力及其機......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和關注程度也不斷增強,食品安全監管隨之成為新的關注焦點。據報道,真菌毒素污染在世界范圍內非常普遍,已成為影響世界糧食衛生安全的最......
雖然耐抗生素的細菌在不斷增加,但你可能認為這些潛在的致命細菌主要是在人和其他動物聚集的地方發現的:即地球表面。但是來自加拿大和法國的研究人員在一個更人注目的地方發現了它們。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教授唐明/陳輝團隊分別在MicrobiologySpectrum和IndustrialCropsandProducts發表了菌根......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本周在《內科學年鑒》上發布警告稱,一種罕見的、有時可致命的真菌正在美國多州的醫療機構迅速傳播,相關病例數量急劇增加。CDC表示,這種名為耳念珠菌的真菌感染對多種抗真菌藥......
近日,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員李博強、田世平等制備了一種高效、穩定、易回收、可重復使用、安全性高的棒曲霉素脫除酶制劑,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危險材料雜志》。真菌毒素是真菌產生的次級代謝物,是食品行業中廣泛存在......
真菌不光能吃,它還能作為材料被用來制造箱包、服裝、電子器件甚至是建筑。這類材料往往可塑、可再生、可降解、環保,且生產方式更具有可持續性。提起真菌,你能想到什么?是食物表面的霉菌還是火鍋里的蘑菇?其實真......
近日,國際真菌學協會(InternationalMycologicalAssociation)在其會刊IMAFungus上刊登了中科院微生物所白逢彥研究員獲得JohannaWesterdijk獎的消息......
螞蟻化蛹。圖片來源:DanielKronauer哺乳動物的幼崽由母體分泌的乳汁喂養長大,這一特點正是哺乳動物得名的原因。然而美國科學家發現,螞蟻也會分泌類似“乳汁”的營養液。相關論文近日發表于《自然》......
黃酮是一類主要由植物產生的多酚類化合物,在工業、食品和制藥行業廣泛應用。柚皮素作為一種平臺化合物,是合成黃酮類化合物的關鍵步驟。在植物和細菌中,以對香豆酸(p-CA)為前體,經對香豆酰輔酶A連接酶(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