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08-20 07:53 原文鏈接: 藥品鑒別專家教你辨假藥:假藥藥盒露出6個馬腳

      
    圖為正規藥品包裝上的標記。

      開欄的話:老百姓掌握一定辨別假藥的知識,是杜絕假藥的重要一關。本期開始,我們邀請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特邀藥品勘驗鑒別專家曹國營從“看、剖、感、試、驗、核、析”七個角度,教您找出假藥的蛛絲馬跡。

      看包裝是辨別假藥的第一步。仔細看一看藥盒,就能發現假藥露出的很多“馬腳”。

      馬腳一:藥名有暗示。“抗癌膠囊”、“皮癬一掃光”、“抗風濕藥酒”,這些藥名暗示能根治某些疾病,正規藥品名稱不會含有這些內容。

      馬腳二:文號不規范。“藥衛監字000000號”、“藥消準字000000號”,這樣的批準文號不規范。目前藥品批準文號格式為“國藥準字―字母―八位數字”,字母包括H(化學藥品)、Z(中藥)、S(生物制品)、F(藥用輔料)等。

      馬腳三:沒有有效期。如果從藥盒上找不到生產日期和有效期,也是一個“馬腳”。正規藥廠批號規范,有效期標注準確。如藥品生產批號為20080731,三年有效期,失效期2012年7月。

      馬腳四:說明書混亂。藥盒上會有簡要的說明書,表述疾病治療范圍時,中(成)藥只能說“功能主治”,化學藥品制劑為“適應癥”,生物制品是“作用與用途”或“接種對象”。假藥的說明書經常表述混亂,比如某中成藥介紹它的“適應癥”是“牛皮癬等皮膚病”。

      馬腳五:標記不明確。某藥品在藥盒正面的右上角標有黃色的“外用藥品”。正規藥品標注藥品分類,如處方藥、非處方藥(OTC)、特殊藥品(外用藥品、精神藥品等),而且標注清晰、色彩規范。假藥或者沒有標注,或者標注文字圖案線條模糊、色彩運用不規范。比如,按規定“外用藥品”標注應為紅色,有些假藥卻是褐色或黃色。

      馬腳六:包裝喊口號。藥品包裝上是不允許隨意標注其他內容的。如廣告性質的口號、標題;超出說明書內容以外的宣傳資料等。如果遇到有宣傳以上情形的,可以懷疑為假藥。藥品生產地址、聯系電話等的一致性、真實性也是判定真假藥的一個方面。

      如果您手上的藥品露出了上述“馬腳”,請盡快報告給當地藥監部門,以便執法人員采證、檢驗,做出最后判定。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