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站,2003年3月28日由東莞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東機編[2003]33號)批準成立,于2012年2月2日(東機編[2012]9號)完成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方案,保留東莞市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站(加掛東莞市漁業質量監督檢驗站、東莞市黃唇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東莞市海域使用動態監管中心),正科級,公益一類,核定事業編制,設站長1名,副站長3名,人員經費按財政補助一類撥付,直屬市海洋與漁業局領導。并于2012年5月22日以東機編[2012]56號文關于東莞市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站設置內設機構的批復:同意內設4個機構,分別為辦公室、環境生態室、漁業監督室、海域動態監測室,設室主任4名。另外還設站長助理、實驗室(綜合部、質控部、檢測部)部長職務。
東莞市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站
地址:東莞市虎門鎮新灣建設路141號
郵編:523939
電話:0769-23116111
郵箱:dgok@dg.gov.cn
網址:http://yyjc.dg.gov.cn/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化所)包信和院士、研究員潘秀蓮、副研究員焦峰團隊在合成氣催化轉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發現了合成氣轉化中分子篩動態限域作用,并揭示了其對產物選擇性的調控原理。相......
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分黨組書記、院長陳廣浩出講話。周琨攝聘書頒發現場。周琨攝參會人員合影。周琨攝9月5日,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廣州分會(以下簡稱青促會廣州分會)第四屆委員會換屆選舉會議采取“線上+線......
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撫仙湖太陽觀測與研究基地研究人員利用一米新真空太陽望遠鏡(NVST)并結合其他地面和空間望遠鏡的數據,針對太陽大氣中準周期快摸波列的產生過程以及運動學特征進行研究,進一步揭示了準周......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陸曉偉、研究員姜鵬、包信和院士團隊在高靈敏、低功耗人體紅外熱輻射探測器研制及其在非接觸人機交互系統中的應用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先進材料》上。人體自......
近日,記者從中科院深海所獲悉,由“探索一號”“探索二號”科考船組成的聯合航次在南海北部取得重大成果,共發現文物標本66件。科研人員介紹,本次科考在2000-3000米深度的海底發現1處水下文物點和3處......
江門中微子實驗位于廣東省江門開平市,是由中科院和廣東省共同建設的大科學裝置,以測定中微子質量順序、精確測量中微子混合參數為主要科學目標,并進行其他多項科學前沿研究。項目預計2024年建成運行,屆時將成......
澎湃新聞記者8月27日查詢發現,天津商業大學官網“現任領導”欄目更新信息顯示,張亞已經接替史習紅擔任該校黨委書記,主持學校黨委全面工作。公開資料顯示,張亞,男,漢族,1965年11月生,安徽太和人,1......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閆競宇團隊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所研究員賴建強團隊合作,在人乳寡糖高通量絕對定量方法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論文發表在《食品化學》。母乳作為新生兒唯一的天然營......
中新網北京8月27日電(記者孫自法)2022年全國科技周“中科院重大科技成就展”輪值主場活動8月27日在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舉行,中科院科技成就展也由此正式推出,并作為常設展長期對社會開放,以341個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熱帶海洋生物資源與生態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喻子牛團隊在牡蠣生化營養成分周年變化及其性腺發育的關系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相繼發表于《食品化學》(FoodChem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