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應該怎么做,才能實現低碳生活方式,并進而推動低碳經濟發展?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在今年世界環境日發布的兩份報告給出的答案出人意料——實現“消除碳依賴”這一目標也許比想象的要容易:你只需采用氣候友好的生活方式,這不會對你的生活方式造成太大改變,更不用做出什么大的犧牲!
這兩份報告中的一份名為《改變生活方式:氣候中和聯合國指南》(Kickthe Habit:TheUNGuideto Climate Neutrality),是以低碳生活方式為目標的概略性指南;另一份名為《旅游業如何適應和緩解氣候變化》(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and Mitigationinthe Tourism Sec-tor),是由同UNEP、世界旅游組織合作的專家們共同編寫的。
6月10日,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共同發布了《中國生態足跡報告》,表明在中國推行低碳生活方式、推進低碳經濟發展形勢緊迫。報告指出,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中國的人均生態足跡持續增長了約兩倍。中國如果希望減少生態赤字,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即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和優先解決見效慢的問題。
接踵而至的這幾份報告,從不同角度呼應了今年世界環境日主題——“轉變傳統觀念,推行低碳經濟”,一方面表明如果人們能夠改變傳統的高排放生活方式,那么對于低碳經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也凸顯,在全球變暖日益加劇的背景下,世界各國正努力減少碳足跡,以推進低碳經濟發展。
中國人均生態足跡:50年增長兩倍
《中國生態足跡報告》是受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和WWF(中國)的聯合委托,由全球生態足跡網絡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合作完成的。
報告分析了中國從20世紀70年代早期總體開始出現的生態赤字,指出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創新路徑,以實現其長期對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
報告分析指出,作為一個國家,中國消耗了全球生物承載力的15%;盡管生物承載力不斷增加,中國的需求仍是其自身生態系統可持續供應能力的兩倍多。
報告指出,中國的人均生態足跡是1.6全球公頃,也就是說,平均每人需要1.6公頃具有生態生產力的土地,來滿足其生活方式的需要。中國的人均生態足跡在147個國家中列第69位,這個數字低于2.2全球公頃的全球平均生態足跡,但仍然反映出中國面臨的重要挑戰。事實上,中國消耗的資源已經超過了其自身生態系統所能提供資源的兩倍以上。
報告的結論顯示,中國如果希望減少生態赤字,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即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和優先解決見效慢的問題。
從簡單的事情做起,能夠產生快速的、短期的收益,推動社會向著降低生態足跡的方向發展。而要徹底減少中國的生態赤字,需要考慮到現在所做出的很可能會有長期影響的決定。
報告還提出了減輕生態足跡的“CIRCLE ”方式:壓縮城市發展(C )、個人行動(I )、減少潛在廢棄物量(R )、碳減排戰略(C )、土地管理(L )和提高能效(E )。
報告也指出,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亞太區的人均生態足跡相對較低。然而,龐大的人口數量使得本地區的總生態足跡在世界居于首位。
低碳生活方式:小舉動帶來大變化
生活在發達國家以及一些快速發展的城市里的人們可以馬上“消除碳依賴”——實際上,這并不難。
《改變生活方式:氣候中和聯合國指南》指出,只要采取一些很簡單的措施,就可以減少一個人每天一半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如果像電力公司、汽車制造商、以及航空設備制造商這樣的企業也努力實現綠色經濟,那么我們可以削減更多的溫室氣體排放。
研究表明,如果每個飛機旅客將攜帶的行李減少到低于20公斤,就可能在全球范圍內,每年削減200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其他在家里或在旅行中可以采用的低碳生活方式包括:
——鼓勵航空公司提供免費公交車或鐵路獎勵里程,而不是免費的飛行里程,以便促進旅客采用更環保的交通工具;
——使用傳統的發條鬧鐘,取代電子鬧鐘,每人每天可以節省48克的二氧化碳排放;
——選擇晾曬衣物,避免使用滾筒式干衣機,每天可以減少2.3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
——用在附近公園中的慢跑取代在跑步機上的45分鐘鍛煉,這樣可以節省近1公斤的溫室氣體排放。
開始你的“低碳的一天”:將碳足跡減半
《改變生活方式:氣候中和聯合國指南》中有很多小的“不后悔的選擇”,可以幫助減少每天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這些方法的使用者可能來自澳大利西亞、歐洲或北美洲——這是歷史上造成全球變暖的幾個主要地區,采取以上方法有可能將人均排放量從38公斤減至14公斤。
這些建議對人們生活舒適造成的影響很小甚至沒有,同時也可能部分地與一些發展中國家、城市、部門和人有關,因為他們的碳足跡正在急劇升高。
造成溫室氣體排放的一半是我們可以人為控制的,例如我們的駕車方式、航空旅行方式、房屋的能源以及取暖方式。
在余下的個人難以控制的50%中,有大約一半間接來源于為我們的工作提供能源,有10%以上來源于對基礎設施和政府部門的維護,剩下的大約20%來自于商品的生產。
《改變生活方式:氣候中和聯合國指南》提出,應怎樣開始“低碳的一天”呢?在你關掉發條時鐘后,穿上日曬干燥的衣服,接下來的刷牙和早餐應該怎么做呢?請考慮以下幾方面:
——選擇非電動牙刷將避免近48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用烤面包機烤面包,而不是用15分鐘的烤箱,這樣可以少排放近170克的二氧化碳;
——用節能燈替換60瓦的燈泡,可以將產生的溫室氣體減少4倍;
——將火車而不是汽車作為日常上下班的工具,僅僅8公里的路程,就可節省1.7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
——在午休和下班后關掉你的電腦和平板顯示器,將使這些設備造成的排放減少1/3;
——購買使用節水型淋浴頭,不但每分鐘會節省10公升的水,而且也將洗3分鐘熱水澡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削減到一半。
如何盡力減少航空旅游排放量
《改變生活方式:氣候中和聯合國指南》指出,跨大西洋的飛行所造成的碳排放相當于駕駛汽車1年。
對于經常飛行的人士——不論你是成功人士還是普通游客,乘飛機是目前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短距離空中旅行與鐵路相比較,每名旅客產生約3倍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而作為一個行業整體,則約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2%~3%。
長途公交車可能是市際旅行的很好選擇,因為一些新的超高速鐵路服務會造成可觀的碳排放。同時,技術創新可以幫助提高運送人員和貨物的效率。
《旅游業如何適應和緩解氣候變化》報告提出了其他的一些方法,使航空和旅游業可能有助于過渡到低碳經濟。
除了削減手提行李、削減飛機上的免稅額等措施外,專家們還提出了其他建議:
——鼓勵旅游經營者預訂直航航線,而不是那些繞路或是中途需要經停的航線;
——鼓勵航空公司之間更加緊密的合作,將載客率提高到80%,目前歐盟的平均載客率是65%;
——大幅增加公務艙旅客票價,以真正反映其占據的額外空間,這些空間可以被用來運送更多的旅客,從而使飛機更加環保;
——制定措施減少服役飛機的平均年齡。在瑞典,飛機的平均年齡剛剛超過10年,而在美國,1/3的飛機的平均年齡是25年。先進飛機可以減少每名旅客每公里高達30%的廢氣排放量。(記者 黃勇)
相關鏈接
近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石化、電力、鋼鐵、建材行業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工作指南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宣傳習近平......
近日,財政部集中下達2024年多項生態環保相關資金預算,包括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城市管網及污水處理、農村環境整治等,預算分別為109億、87億、41.065億、20億。2024年大氣污染防治資金......
標準是行業發展、產品升級的重要牽引。近日,省市場監管局、省發改委等7部門聯合印發的《河北省以標準提升牽引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方案》明確,加快制修訂節能降碳、環保、循環經濟等領域標準,推動更多產......
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同意阿科瑪(常熟)氟化工有限公司等13家企業2024年度含氫氯氟烴和氫氟碳化物生產配額調整的復函。阿科瑪(常熟)氟化工有限公司,阿科瑪(常熟)特種材料有限公司,中化藍天氟材料有限公司......
6月3日下午,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原告青海某化工有限公司與被告某環保科技公司、被告某低碳科技公司、第三人北京綠色交易所有限公司碳排放權交易糾紛兩案,案件涉及核證自愿減排量(以下簡稱CCER......
4月27日,我國第一個以大學生環保社團命名的公益基金在北京林業大學宣告設立。這項基金名為山諾生態文明基金,以該校堅持了30年的環保學生社團“山諾會”命名,旨在資助開展與生態文明相關的公益項目,支持包括......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安徽省太和縣淙祥現代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徐淙祥等全國人大代表向大會聯合提交了《關于逐步放開禁燒秸稈,發展綠色生態循環農業的建議》,提出在堅持環保原則的同時,應逐步放開秸稈禁燒政策......
10萬噸有色冶煉廢物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化驗室、實驗室設備及配套設施采購項目計劃公示項目名稱:10萬噸有色冶煉廢物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化驗室、實驗室設備及配套設施采購項目項目規模:采購化驗室、實驗室設備及......
廣東省節能減排標準化促進會團體標準批準發布公告2024年第4號。廣東省節能減排標準化促進會批準發布《數智化時代高質量綠色發展優質產品評價AI智能家用電冰箱》(T/GDES82.1—2024)、《數智時......
高效新能源存儲與轉換技術在經濟可持續發展等方面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促進節能減排的重要需求。以多種方式高效利用廉價、高豐度的氣態反應物(如N2等)向高附加值化學品的轉化是重要的手段。然而,由于N2分子的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