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至31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在杭州召開院士座談會。所長林安寧、常務副所長兼黨委書記景乃禾、黨委副書記郭金華、副所長劉小龍與中科院院士龔岳亭、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載平、中科院院士洪國藩、中科院院士戚正武、中科院院士張友尚、中科院院士張永蓮、中科院院士林其誰、中科院院士王恩多共聚杭州,為研究所發展出謀劃策。
林安寧首先匯報了研究所的工作情況,包括創建國際一流研究所、國家專家顧問委員會、年輕PI學術顧問制度、研究領域劃分、人事人才工作、蛋白質科學中心籌建、研究所的學術活動安排、科研評估體系調整、研究所公共財政等事項。
院士們針對研究所的情況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提出了很好的建議。院士們非常關心蛋白質科學中心的籌建,關注中心的規模、人才引進、管理模式等,建議及早明確中心章程,用以指導籌建,規范管理。院士們建議研究所關注國際學術交流的同時,也要關注國內學術交流,積極參與組織“香山會議”。
據廣州大學新聞網10月1日消息,該校在大學城校區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升旗禮,校黨委書記歐陽謙出席升旗禮。該消息顯示,歐陽謙已任廣州大學黨委書記。歐陽謙簡歷歐陽謙,男,漢族,1970年8月......
11月21日,《細胞生物學趨勢》(TrendsinCellBiology)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陳玲玲研究組與西湖大學于洪濤研究組合作完成的綜述論文(Emergingroleso......
捷克科學院有機化學與生物化學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和帕拉茨基大學的聯合研究團隊,通過實驗證實了芳香族分子中電子密度不均勻分布以及π孔的存在。科研團隊通過使用具有特定功能化尖端的開爾文探針力顯微鏡,從亞原子......
2023年9月25-27日,為促進蛋白質組學的研究和學科發展,增進國際間合作交流,由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CNHUPO)主辦,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北京、醫學......
為發現細胞特別是在體細胞的新現象揭示其機制,建立“定量、動態、系統”研究的新方法和新范式,孕育生命科學研究前沿的新方向,更好地推動我國生命科學基礎研究發展,國自然原創探索計劃“細胞生物學研究中的新發現......
研究人員在細菌中發現了一種新的途徑,有可能使各種行業脫碳。這一突破可以大大減少燃料、藥物和化學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的排放。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之間的合作研究工作已經催生了能......
1月5日,浙江農林大學省部共建亞熱帶森林培育國家重點實驗室沈錦波教授團隊在線發表題為“運用植物pHluorins(pH敏感型熒光蛋白)活體檢測細胞器pH”的技術論文。論文刊發在《植物科學趨勢》。“該論......
植物細胞器pH傳感器類型與工作原理。(課題組供圖) 1月5日,浙江農林大學省部共建亞熱帶森林培育國家重點實驗室沈錦波教授團隊在線發表題為“運用植物pHluorins(pH敏感型熒光蛋白)活體......
中國科學院院士、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家張友尚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12月23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7歲。張友尚,1925年11月2日生于湖南長沙。1948年畢業于浙江大學化工系,1961年中國科學院......
6月29日上午,“量子計算產業賦能”高峰論壇暨量子計算生物化學行業應用生態聯盟成立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辦。安徽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姚群出席會議并致辭。會上,8家企業聯合發起成立量子生物化學行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