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09-15 10:26 原文鏈接: 關于食品添加劑的是是非非

      在食品常見的添加物中,有哪些是在國家規定范圍之內的食品添加劑?哪些又是新的、尚存在爭議的添加物?有沒有根本就不允許添加的物質?對食品中隨處可見的防腐劑,如何進行監管?

      對這些公眾關心的問題,食品專家進行了解讀。專家認為,目前引起消費者缺乏安全感的,并非食品添加劑,而是禁止被添加的非食用物質。比如轟動一時的三聚氰胺、“蘇丹紅”等。

      “面粉增白劑”去留引爭議

      過氧化苯甲酰是我國上世紀80年代末從國外引進的,在面粉中普遍使用,被俗稱為“面粉增白劑”。

      近年來,是否允許在面粉中繼續使用“增白劑”,已成為爭論不休的問題。爭論主要集中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否危害使用者的食用安全,另一方面是國家是否已經禁用。

      主張禁用過氧化苯甲酰的人認為,過氧化苯甲酰只是面粉增白劑,對面粉只有增白作用,對面粉質量無實質提高。有人認為,長期食用過氧化苯甲酰可能引起慢性苯中毒。

      “這完全是誤解。”食品安全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對記者說:“如果說面粉中使用過氧化苯甲酰會帶來安全問題,必須拿出數據才能證明。”

      陳君石曾明確表示,不贊同禁用過氧化苯甲酰。

      在剛剛結束征求意見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過氧化苯甲酰被定位為面粉“處理劑、漂白劑”,最大使用量是每公斤0.06克。這一用量與過去的標準相比,沒有發生改變。

      “我國對食品添加劑的限量制定標準是非常謹慎的。在這一標準下使用,不會引起安全問題。”陳君石強調,這有明確的實驗數據。

      “一滴香”是否屬添加劑無定論

      根據報道顯示,“一滴香”的成分中含有“酶解肉膏、水解食物蛋白、氨基酸等”物質。

      個別餐館使用“一滴香”作為調味品,制作米線、火鍋、麻辣燙等食品,其標榜的“雞湯”、“大骨湯”實際都是用其調制而成的。

      根據目前的信息看,“一滴香”并不都是添加劑,更像復合調味料。

      北京一輕高級技術學校食品檢驗專業主任王旭峰表示,“一滴香”更像是一種復合食品添加劑,就像是商家知道了某一種濃湯的物質成分后,就用化學方法和香精去合成。

      對于正規食品添加劑廠家生產的“一滴香”,王旭峰認為,只要符合國家管理規范,在烹飪過程中使用可起到調香作用,但是對于小企業生產的“一滴香”,王旭峰則提醒消費者要多加注意。

      防腐劑濫用有風險

      “如果沒有防腐劑,這個世界會是什么樣子?你只能吃新鮮的食品,不能長途運輸,就可能造成人類食物不夠的問題,還會引來食物漲價。”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計國毫不隱晦地說,無論是不是化學物質,只要在適量范圍內使用,就是安全的。

      在食品添加劑名單中,防腐劑被定義為,防止食品變質,延長食品儲存期的物質。隨便一搜索,就能在征求意見稿中,尋找到一連串的防腐劑名稱:苯甲酸及其鈉鹽、硫磺、山梨酸鉀……

      “防腐劑有利于食物的保存和持續供應。比如飲料,如果腐敗變質而產生天然毒素,危害性更高。但是現在主要的問題是,出現了用得太多的風險。所以主要的方式就是要進行嚴格的使用劑量的管理。”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霍軍生認為。

      亞硝酸鹽

      限量內使用不會引起中毒

      能夠進入食品添加劑名單的物質,都要經過毒性的試驗,但是在食品添加劑中,卻有一種有毒的物質名列其中,它就是亞硝酸鹽。亞硝酸鹽俗稱“硝鹽”,主要指亞硝酸鈉和亞硝酸鉀,是一種白色不透明結晶的化工產品,形狀極似食鹽。肉類制品中也允許作為發色劑限量使用,由亞硝酸鹽引起食物中毒的幾率較高。

      在剛結束征求意見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記者搜索到了“亞硝酸鉀、亞硝酸鈉”的名稱。

      “對于這樣的物質,用與不用需要根據情況進行取舍。”何計國說,亞硝酸鹽毒性相對比較大。“但是,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禁止在香腸里面添加亞硝酸鹽。”何計國解釋道,它可以抑制肉毒梭狀芽孢桿菌的繁殖,而這種菌所產生的肉毒毒素毒性很強,是已知的最毒的一種毒素,純品4克就可以毒死50萬人。

      何計國說,我國對肉類食品的亞硝酸鹽含量定了兩類標準,中式肉制品是不大于30毫克每公斤,西式是70毫克每公斤。“這也可以理解,中式火腿往往是煮熟了做的,但是西式往往是生肉制作,所以菌會多。不然無法控制肉毒菌的滋生。”他強調說,這兩種標準都是安全的。

      食品添加劑可提高營養價值 不能不用

      我們能否不用食品添加劑?

      “不能!但我們完全可以和食品添加劑‘和平共處’。”原因有兩方面:首先,離開食品添加劑將無法滿足人們對食品的需求。具體來講,食品添加劑在食品工業中主要起到以下作用:

      ◆保持和提高食品的本身營養價值。如食品添加劑中的營養強化劑,能夠補充原始食物中營養成分的缺損,為身體提供更多的營養。而由于賴氨酸在谷物中含量比較低,因此就有了賴氨酸面包的出現。

      ◆作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例如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糖,我們就可以用低熱量無營養的甜味劑木糖醇來代替。

      ◆提高食品的質量和穩定性,改進其感官特性。如在含油脂較多的食品中加入抗氧化劑,可以使這類食品在長時間的貯存過程中抵抗空氣中氧的作用,防止其變色變味,產生油脂酸敗,即“油味”、“油哈喇子味”。又如在餅干、面包和糕點中加入膨松劑可使這些食品變得酥脆柔軟,從而達到改善其感官特性的目的。

      ◆便于食品的生產、加工、包裝、運輸或者貯藏。如在食品中加入防腐劑山梨醇,能夠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防止食品腐敗變質,延長保質期,而其本身屬于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參與人體正常代謝,最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幾乎無害。

      為何有關食品添加劑的問題層出不窮?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

      食品中加入非法添加劑

      ●把嚴禁在食品中使用的化工原料當食品添加劑使用:典型例子就是2008年三鹿奶粉中添加的“三聚氰胺”。“蘇丹紅”事件和“瘦肉精”事件也是類似事件。

      ●食品級的添加劑用工業級的添加劑代替:如面制品中使用的碳酸氫鈉,曾有某地燒餅店用工業級碳酸氫鈉代替食品級碳酸氫鈉加工燒餅,結果造成多人發生鉛中毒。

      這些事件使消費者誤解了食品添加劑,導致食品添加劑替非法添加劑背了黑鍋。

      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

      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有可能出現在食品生產的各個環節之中。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

      ●超范圍使用:指超出了強制性國家標準(GB2760-2007)所規定的某種食品中可以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的種類和范圍。比如硫磺作為漂白劑只限于蜜餞、干果、干菜、粉絲和食糖等使用,但有些經營者在饅頭的制作過程中濫用硫磺熏蒸饅頭,使饅頭中維生素B2受到破壞,且引起二氧化硫嚴重殘留。 ●超限量使用:指超出了強制性國家標準(GB2760-2007)所規定的最大量。比如常見的有面粉增白劑、甜味劑、漂白劑和防腐劑的超限量使用。

      ●食品添加劑本身質量不合格:指食品添加劑不符合其應有的質量要求。

      專家看法

      安全性與種類多少無關

      對于一種食品含有多種添加劑的現象,福建省中檢所風險監測中心孟鵬博士表示,國家對食品添加劑的使用量有嚴格規定,拿一根雪糕來說,要求水的含量要占到90%以上,十幾種食品添加劑的量總計不能超過1%。因此,在一種食品中添加劑種類可能會很多,但實際總量很小。到目前為止,我國已批準2500余種食品添加劑。

      “食品安全性和添加品種多少沒有直接關系,種類多不一定總量多。食品添加劑只要在國家標準規定的范圍內使用,是不會影響人體健康的。”孟鵬指出。

      友情提示

      “天然”未必優于“人工合成”

      “天然食品添加劑”優于“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劑”,這種說法并不完全準確。有些合成的食品添加劑在體內不參與代謝,很快排出體外,但有些天然的食品添加劑往往會因為原料加工時造成污染而降低安全性,因此不能絕對而論。建議消費者不要理會商家的噱頭,理性選購相關食品。
     

    相關文章

    開學季!四部門聯合部署秋季學校食品安全工作

    市場監管總局近日聯合教育部、國家衛健委、公安部印發《關于做好2022年秋季學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有關部門全面做好秋季學校食品安全各項工作,全力守住校園食品安全底線。這是記者31日從市場監管......

    2022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2022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場活動29日在京舉辦,國務委員、國務院食安委副主任王勇出席并講話。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

    我國已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1455項,包含2萬余項指標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29日在2022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場活動上介紹,截至目前,我國已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1455項,包含2萬余項指標,涵蓋了從農田到餐桌全鏈條、從過程到產品各環節的主要健康危害......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來一場別樣知“食”比拼

    食品的保質期指的是什么?剩菜放進冰箱后,應該如何處理?外出就餐剩下的食物多,哪種菜不適合打包?近日,2022北京市公民科學素質大賽特別推出“知‘食’比拼健康同行”專項競答活動,旨在促進公眾樹立健康飲食......

    @必勝客!又因食品安全被罰……再上熱搜

    7月20日一早,“記者臥底必勝客后廚”登上微博熱搜第一,必勝客再次因為食品安全問題站上了風口浪尖。據新京報報道,今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其記者應聘進入必勝客北京和諧廣場店和魏公村店,發現后廚存在多種食......

    食品安全消費提示|熱水泡檸檬,會不會破壞維生素C?

    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李建)一款最高售價將近500元的超大號網紅款水杯——“噸噸桶”最近在短視頻平臺和小紅書上持續火爆。“偶像們”用“桶”喝水的內容推送,讓不少年輕人愈發感到喝水的重要。而如果覺得喝白......

    中消協:食品安全、醫美、預付費成上半年投訴熱點

    今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551780件,同比增長5.71%,消費者投訴總體呈上升態勢。其中涉及消費安全問題,如食品安全、醫美安全、預付安全等;精神層面消費問題,如在線培訓、網絡游戲、寵物......

    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抽檢,發現10批次不合格食品!

    據市場監管總局消息,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食糖、乳制品、酒類、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餅干、薯類和膨化食品、蛋制品、豆制品、蜂產品、罐頭、蔬菜制品、水果......

    一圖讀懂!GB4806.82022《食品接觸用紙和紙板材料及制品》

    2022年7月2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在其官網發布2022年第3號公告,新發布36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其中,GB4806.8-202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紙和紙板材料及制品》正式發布,并將于20......

    一圖讀懂!GB4806.82022《食品接觸用紙和紙板材料及制品》

    2022年7月2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在其官網發布2022年第3號公告,新發布36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其中,GB4806.8-202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紙和紙板材料及制品》正式發布,并將于20......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