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辦公廳關于2022年度前沿科學中心立項建設的通知》,南開大學“有機新物質創造前沿科學中心”獲批立項建設,這標志著該校在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平臺建設上取得了新突破。
據悉,“有機新物質創造前沿科學中心”主動對接國家在綠色發展、生命健康、糧食安全、清潔能源等方面重大戰略需求,聚焦含碳化合物及其聚集體的合成轉化和功能應用,開展有機新物質高效合成、有機新物質生物功能研究、有機新物質能量轉化與存儲3個重要方向前瞻性、引領性基礎研究,同時搭建精準表征與計算模擬支撐平臺,通過推進學科縱深發展和交叉融合,貫通有機新物質設計合成-構效規律-功能應用創新鏈條,打造我國物質科學領域自主創新源頭和原始創新策源地,為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夯實科學根基。
從2020年6月開始,以化學學科為核心依托,南開大學按照物理空間實、研究隊伍實、目標任務實、投入保障實的建設要求,在物質科學領域匯聚全校優勢力量資源、深化學科交叉團隊組建、謀劃開放協同創新機制,強化基礎研究前瞻性、戰略性、系統性布局,并取得階段性成效。2022年11月30日,中心建設方案順利通過教育部組織的專家論證。
未來,南開大學將把中心作為新時代南開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著力點,有力推進中心建設與學校“十四五”規劃及“雙一流”建設緊密結合,通過專項經費支持、優秀人才引進、專職隊伍聘任、津南校區前沿交叉學科中心大樓建設等方面持續穩定的政策保障,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內涵式高質量發展新道路,支撐中心產出更多原始創新成果、勇攀物質科學技術高峰,將中心建設成為具有國際“領跑者”地位的學術高地和人才搖籃,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貢獻南開力量。
23日,2024年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主題會議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行。在開放科學基礎設施相關主題會議上,開放科學基礎設施共享協作倡議正式發布。該倡議提出四方面行動:共建全球網絡,增加開放科學基礎設施的數量并......
10月21日下午和10月22日上午,國家計量科學數據中心在恩施市接續2024年度工作會召開了“計量與數字化”學術會議。本次會議共安排了13場精彩的學術報告,展出了系列學術墻報,并為學術墻報獲獎者頒獎。......
記者從中國科協10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讓更多剛剛踏上科研道路,處于人才梯隊“塔基”、職業生涯“破繭期”的青年人才受益,中國科協近日啟動實施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博士生專項計劃,面向高年級在讀博士研究......
關于征集“集成芯片前沿技術科學基礎”重大研究計劃2025年度項目指南建議的通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集成芯片前沿技術科學基礎”2025年度項目指南建議征集已通過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https......
2023年,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保持穩定增長,投入強度持續提升,基礎研究投入取得新進展,國家財政科技支出穩步增加。一、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情況2023年,全國共......
文|卜金婷2021年的一整年,劉俁都在經歷失敗。這是劉俁在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NIST)做博士后的第一年,他轉換了研究方向。彼時,憑借“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干勁,劉俁一入門就接手了一個大難題:利用分......
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南方特色作物遺傳育種團隊聯合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南繁研究院等單位,發現了酸橙辛弗林生物合成分子關鍵基因。相關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同行期刊》(PeerJourn......
中新網北京9月27日電(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通訊-地球與環境》最新發表一篇氣候變化研究論文顯示,自1970年以來,南美洲部分地區每年同時發生極端炎熱、干旱和高火災風險的天數增長......
中新網西安9月27日電(記者阿琳娜)記者27日從西北大學獲悉,該校城市與環境學院徐國保教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自然》)發表了長文“JetstreamcontrolsonEuro......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病醫院/芙蓉實驗室研究團隊基于近十年的自然人群及皮膚病專病隊列的系列研究成果,并結合國際相關領域最新進展,提出中老年女性皮膚疾病分年齡段實現精準防治的新觀點。9月25日,相關成果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