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性期前收縮,起源于竇房結以外心房的任何部位。正常成人進行24小時心電檢測,約60%的人有房性期前收縮發生。各種器質性心臟病患者均可發生房性期前收縮,并經常是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出現的先兆。
1.器質性心臟病
任何器質性心臟病均可發生,多見于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肺心病(尤其是多源性房性期前收縮)、心肌炎、高血壓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
2.藥物及電解質
洋地黃、普魯卡因胺、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銻劑及各種麻醉劑等的應用均可出現房性期前收縮。在酸堿平衡失調、電解質紊亂時,如低血鉀、低血鈣、低血鎂、酸堿中毒等亦可出現房性期前收縮。
3.神經異常狀態
房性期前收縮的出現可無明顯誘因,但與情緒激動、血壓突然升高、過多飲酒、吸煙,喝濃茶、喝咖啡、便秘、腹脹、消化不良、失眠、體位突然改變等因素有關。此原因所致的房性期前收縮在睡眠前或靜止時較易出現,在運動后或心率增快后減少或消失。還可因心臟的直接機械性刺激(如心臟手術或心導管檢查等)引起房性期前收縮。
4.內分泌疾病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腎上腺疾病等。
5.正常健康心臟
房性期前收縮在各年齡組正常人群中均可發生,兒童少見。中老年人較多見。可能是由于自主神經功能失調所引起,交感神經或迷走神經亢進均能引起期前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