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7-05 16:52 原文鏈接: 清華創刊NanoResearchEnergy,主打能源牌

    Nano Research Energy(e-ISSN:2790-8119) 作為Nano Research姊妹刊,是清華大學出版社2022年3月創辦的全英文開放獲取期刊,由曲良體教授(清華大學)和支春義教授(香港城市大學)擔任主編,2023年之前免收APC費用,首期于六月正式出版。

    能源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是當前世界面臨的重大機遇與挑戰,迫切需要深入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的重要支撐技術。Nano Research Energy作為一本國際化的多學科交叉期刊,聚焦納米材料和納米科學技術在新型能源相關領域的前沿研究與應用,包括但不限于電催化和光催化、燃料電池、新型電池技術、先進儲能裝置、超級電容器、生物能和生物燃料、碳捕集和儲存技術、氫能、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核能、水能、能源經濟、能源安全等主題,對標國際頂級能源期刊,致力于發表高水平的原創性研究和綜述類論文,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Nano Research Energy的辦刊宗旨是通過出版和傳播具有持久價值、卓越見地的研究成果,為納米材料和納米科技的發展服務。辦刊目標是集聚全世界相關領域最權威的顧問、最敬業的編輯和最優秀的作者,努力建設成為能源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學術期刊之一。除了發表原創的研究文章外,Nano Research Energy還將發表來自相關領域各方面的研究快報、綜述、新聞、專家觀點、研究亮點及評論。

    在曲良體教授和支春義教授領導的清華大學學術編輯團隊組織下,本刊已經擁有來自全球的37名具有高國際學術聲譽和影響力的學者構成的編委團隊,其中25位編委來自海外,國際化比例高達68%,青年編委成員共有51位。首期文章圍繞能源領域的四個熱點主題:納米材料、新型電池技術、先進儲能裝置、電催化和光催化,共刊發了來自相關領域頂級學者的 11 篇論文,其中主編寄語 1 篇,新聞與觀點 1 篇,原創性論文 4 篇,綜述論文 5 篇。2023年之前免收APC費用,歡迎各位老師踴躍投稿。投稿請聯系:NanoResearchEnergy@tup.tsinghua.edu.cn.

    全部論文均為開放獲取,歡迎免費下載閱讀:


        

    相關文章

    清華團隊研制石墨烯智能“人工喉”,為失聲者帶來好消息

    從清華大學獲悉,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教授任天令團隊第一次將被稱為“黑金”的石墨烯轉換成具有“收發一體”的可穿戴智能人工喉設備,幫助語言障礙者重獲新“聲”。該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機器智能》上。在......

    我所提出電催化二氧化碳到多碳產物催化劑的設計新策略

    近日,我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理論催化創新特區研究組(05T8組)肖建平研究員團隊和南京大學鐘苗研究員團隊合作,在二氧化碳轉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通過合金化策略增加電化學還原CO2反應中關鍵中間體的......

    清華大學李偉課題組揭示熱帶雨林退化的升溫效應

    森林是陸地碳匯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影響著地表能量收支。森林退化會增加碳排放,加劇全球變暖(生物地球化學效應)。同時,森林退化可以直接改變地表生物物理特征(如反照率、蒸散發、地表粗糙度等),進而影響局......

    我國科學家通過生物電催化二氧化碳加氨一鍋合成甘氨酸

    二氧化碳高效生物轉化對推進綠色經濟發展和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甘氨酸在食品、醫藥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目前大多通過化學法合成,生物法合成則需要以葡萄糖為底物。 近日,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

    清華博士全校通報!違規下載數據庫致全校使用受影響

    近日,清華大學連續通報兩起校內違規使用電子資源問題引起網友關注。2月17日,清華大學圖書館發布《近期校內違規使用電子資源通報(1月16日簡氏數據庫)》:1月16日清華大學有用戶違規使用簡氏數據庫一事已......

    清華通報兩起校內違規使用電子資源問題

    一周內,清華大學圖書館連續通報兩起校內違規使用電子資源問題。2月17日的通報稱,1月16日我校有用戶違規使用簡氏數據庫一事已查實。土木系博士研究生張某某將賬號借與他人使用,造成違規下載簡氏數據庫資源,......

    清華教授的反思,中國教育已如風中殘燭

    近日,ChatGPT火爆投資、科技、教育圈,針對#哪些職業容易被人工智能代替#的討論也一度登上熱搜榜單。對此,有人認為:“AI不會取代你,一個使用AI的人將取代你”,也有人認為“機器永遠不能代替人”。......

    “2022年顧毓琇電機工程獎”獲獎人,來自這所大學

    2月9日,2022年“顧毓琇電機工程獎”在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年會上頒發,獲獎人為清華大學教授吳維韓。吳維韓是我國電力系統過電壓領域的開拓者之一,在電磁暫態數值計算和電力系統防雷保護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清華團隊探微揭秘!飛秒激光改寫材料“基因”

    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是探究低維量子材料微觀物理機制的重要探測手段,并且其中超短、超強脈沖激光還可作為電子結構及物態的有效調控手段,實現平衡態所不具有的新物態、新效應。周樹云研究組和合作者首次在半導體材料......

    大連化物所證明從電催化脫硝轉向合成氨過程的必要性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理論催化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肖建平團隊在氮氧化物(NOx)轉化研究方面取得進展,揭示了過渡金屬電催化脫硝的機理限制并強調了合成氨的重要性。NOx......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