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1-17 17:53 原文鏈接: 全球大型調查揭示科學家工作生活壓力

    一項針對4000多名科學家的調查描繪了一幅關于他們工作文化的糟糕圖景,表明高度競爭和充滿敵意的環境正在損害研究的質量。

    約80%的調查參與者(大多是英國研究人員)認為競爭塑造了苛刻或激進的工作條件,一半的人描述了與抑郁或焦慮的斗爭。近2/3的受訪者表示目睹過欺凌或騷擾,43%的人則表示曾親身經歷過。

    “這些結果構成了令人震驚的科研境況側寫,而我們必須要改變。”這項調查的主要研究資助機構惠康基金會的負責人Jeremy Farrar說。該機構位于英國倫敦,與市場研究機構Shift Learning共同進行了這項調查。

    “糟糕的研究文化最終會導致糟糕的研究。”Farrar表示,支持全球約1.5萬名科研人員的惠康基金會,致力于解決調查中突出的問題,并呼吁整個研究系統參與進來。“從資助者到研究帶頭人,再到大學和機構負責人,所有人都必須認識到從事研究工作的壓力,并采取行動。”

    惠康基金會于1月15日公布了這項調查結果,并將其作為改善科學工作環境舉措的一部分。調查稱,追求卓越的驅動力創造了一種令人不安的文化。“很明顯,我們目前的研究實踐是不可持續的。”領銜惠康基金會研究文化調查計劃的Beth Thompson說,“從與科學家的討論中,從備受矚目的欺凌案件、行為不端報告中,我們覺察到不妥之處。”

    這一結果來自一項針對所有研究人員的開放在線調查,共有不同職業階段和學科的4300人回答了問題。受訪者來自87個國家,3/4在英國。與36名英國研究人員的研討和對94名研究人員的深入訪談也證實了這一發現。

    大多數研究人員說,他們對所在研究機構感到自豪,并對自己的工作充滿熱情,但也談到了所處環境對個人造成的巨大損失。許多人承認壓力和工作時長“越境”,其中2/3的人稱自己每周工作超過40小時。而且研究人員說情況正在惡化,工作穩定和自主、靈活、創造性的工作已無法抵消負面影響。只有不到30%的受訪者認為研究職業有保障。

    很多研究人員指責資助者及研究機構強調績效指標和衡量標準,比如發表的論文數量和期刊的影響因子。他們說,強調這些指標的重要性,鼓動研究人員利用這個系統,實際上加大了壓力,降低了士氣。一些人表示,良好的管理可以使科學家免受這種扭曲的壓力,但這種管理很少得到應用。

    1/4的受訪者認為,在缺乏支持性的工作環境中,研究質量受到影響。同樣比例的人感受到了上級的壓力,他們通常要求研究人員拿出一個特別的結果。

    其他關于工作條件的調查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在《自然》2019年針對數千名博士生進行的一項調查中,半數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工作文化要求長時間甚至通宵工作。另一項針對德國馬普學會9000名員工的調查顯示,約18%的受訪者曾遭受過欺凌。

    “全球范圍內總體格局是一致的。”馬普學會副主席、化學家Ferdinand Schüth說。下個月,該學會將在慕尼黑的中央總部成立一個部門,旨在改善研究文化,例如為科學家提供領導能力和指導方面的培訓。Schüth說,“我們需要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以吸引最好的科學家。”

    未來幾個月,惠康基金會將在英國大學舉行一系列會議討論調查中提出的問題。今年3月即將舉行一次首腦會議,制訂一項行動計劃


    相關文章

    格爾利希:有時間思考的自由,是最重要的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1/488921.shtm宣布獲獎37天后,11月6日,德國科學家迪爾克·格爾利希(DirkG......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永久會場啟用

    11月4日下午,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永久會場啟用,海智國際研發社區揭牌儀式舉行。此次完工的會議中心面積達7.1萬平方米,由會議區域和圖書館、劇院組成。會議中心主會場可容納近3000人舉行會議。接下來,這......

    巴西大選結果出爐,為何科學家松了口氣?

    10月31日,據《自然》報道,LuizIn&aacute;cioLuladaSilva在巴西總統大選中獲勝,讓科學家們松了一口氣。他們表示,現任領導人無視科學、削弱環境政策、輕視少數群體。因此......

    印度擬撤銷近300個科學獎項,科學家一片嘩然

    榮譽表彰與科研獎項是鼓舞科研人員士氣的重要激勵措施,這代表了學界對科研人員學術成果的認可和嘉獎。倘若科研獎項突然大幅縮水,科學家該如何是好?據《自然》10月26日消息,印度政府計劃撤銷近300個科研獎......

    科學家在職業生涯早期最具創新性

    一項新研究提供了迄今為止的最佳證據,表明科學家在職業生涯的早期最具創新性和創造力。該研究10月7日發表于《人力資源雜志》。“我們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生物醫學科學家的工作就不那么具有創新性和影響力了。......

    全球頂尖科學家排名發布:施一公、鐘南山等上榜!

    2022年10月10日,愛思唯爾發布“全球頂尖科學家排名”的第四版,超過8300名中國科學家入榜。“全球頂尖科學家排名”依照學者科研產出、GoogleScholarMetrics期刊評分、H指數、成果......

    6部國產科學家電影面向公眾展映

    10月8日至10月30日期間,中國科技館舉辦“喜迎二十大,科學家精神公益展映活動”。本次活動將面向公眾公益展映《星河一葉》《詩與真》《谷魂》《我是醫生》《袁隆平》《錢學森》6部國產科學家電影,這些影片......

    科學家繪就全球首張家蠶超級泛基因組圖譜

    家蠶是重要的經濟昆蟲和新興模式生物,10月9日,西南大學發布最新科研成果: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團隊完成家蠶大規模種質資源基因組解析,在全球首次繪就家蠶超級泛基因組圖譜,并率先創建“數字家蠶”......

    中外科學家借助大數據揭示地球大氣氧化過程

    中新社武漢10月9日電(馬芙蓉陳國雄)記者9日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悉,該校聯合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加拿大地調局等機構科研人員,利用深時地學大數據和機器學習技術,重建了高精度的地球大氣氧化歷史,據......

    2022年首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獎正式在中國上海揭曉

    2022年10月8日獲悉,2022年首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獎(英文:WLAPrize)于9月29日正式在中國上海揭曉。美國計算機科學與統計學家邁克爾·I·喬丹(MichaelI.Jordan)因其“對......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