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食藥監總局昨日公布了2017年我國“舌尖上安全”的成績單:國家組織抽檢23.33萬批次樣品,總體平均抽檢合格率為97.6%;責令下架封存、召回不合格食品1108噸;嬰幼兒配方乳粉方面責令停產整改19家企業。
從抽檢發現的問題看,2017年食品抽檢總體不合格率為2.4%。最主要的問題是微生物污染超標,占不合格樣品的32.7%;其次是食品添加劑超范圍、超限量使用,占不合格樣品的23.9%;居第三位的是質量指標不符合標準,占不合格樣品的19.9%。緊隨其后的是農藥獸藥禁用及殘留不符合標準,占不合格樣品的9.6%;此外重金屬污染超標,占不合格樣品的8%并排名第五位。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因此移送司法機關案件線索278件次,責令下架封存、召回不合格食品1108噸。
“雖然抽檢不合格率只有2.4%,但由于我國食品體量大,對應的不合格產品數量也不小。”食藥監總局副局長孫梅君說,“對于食品安全問題來說,即使是0.01%的不合格,落在任何一個人頭上,都是100%的不安全。”
為此,食藥監總局印發了2018年食品安全抽檢計劃,全國抽檢任務總量將超過135萬批次。其中,國家組織抽檢25.55萬批次,省級組織抽檢26.5萬批次,市縣兩級組織食用農產品抽檢83萬批次。今年食藥監部門要聚焦農獸藥殘留等重點項目,瞄準大型批發市場、校園周邊等重點區域,加大抽檢力度。
對于備受關注的嬰幼兒配方乳粉,2017年的抽檢平均合格率達到99.5%。食藥監總局安全監管一司司長張靖披露,“我們已經責令停產整改企業19家,立案查處10家,吊銷食品生產許可證2家,對相關人員給予一定年限的從業禁止處罰。”
3月25日,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近期該局組織抽檢糕點、酒類、糧食加工品、蜂產品、食鹽、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嬰幼兒配方食品等7類食品140批次樣品。其中不合格樣品10批次,不合格樣品涉及質量指標......
3月25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曝光了一批不合格樣品。近期該局組織抽檢了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制品、酒類、調味品、餅干、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飲料、方便食品、糕點、淀粉及淀粉制品12大類......
3月19日,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近期該局組織抽檢飲料、蛋制品、食用農產品、肉制品、糕點等5類食品116批次樣品。其中6批次飲料檢出不合格,不合格樣品涉及微生物指標、質量指標不達標問題。4批次樣品......
3月19日,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近期該局組織抽檢糕點、肉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蔬菜制品和飲料5類食品400批次樣品。其中,不合格樣品5批次,涉及肉制品2批次、蔬菜制品3批次。通報顯示,2批......
3月13日,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7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本次公告的監督抽檢信息涉及14大類食品1021批次,包括:糧食加工品、食用油(含油脂及其制品)、飲料、方便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水......
3月2日,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7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報7批次不合格食品。5批次食用農產品檢出農藥殘留超標,分別為太原市尖草坪區鑫隆達建偉生鮮食品店銷售的韭菜,五臺縣華澳綜合超市有......
2月28日,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新一期食品抽檢相關信息,涉及18大類食品2137批次,包括:食用油(含油脂及其制品)、調味品、乳制品、飲料、方便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酒類、蔬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
2月19日,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該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蜂產品、飲料、水產制品、肉制品、保健食品、餐飲食品、淀粉及淀粉制品、冷凍飲品、乳制品、豆制品10大類食品430批次樣品,其中蜂產品、飲料、......
2月12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4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了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調味品、酒類、肉制品、飲料、餐飲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食用農產品、豆制品、速凍食品、水......
2月6日,貴州省市場監管局通報,近期該局組織抽檢餐飲食品、水產制品2類食品250批次樣品,發現不合格樣品2批次,不合格樣品涉及蒂巴因、罌粟堿、可待因、那可丁指標。通報顯示,義龍新區白味火鍋店使用的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