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02-02 14:04 原文鏈接: 三大食品安全焦點折射消費升級

      從線上到線下,從吃得飽到吃得好,過去一年,公眾對食品的消費需求不斷變化。我國食品安全形勢到底如何?食品消費領域出現了哪些新變化?日前,在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年度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專家們對2017年的食品安全熱點問題進行解析。

      從安全到營養,消費需求重心在變化

      2017年,我國食品監管力度不斷加大。比如,出臺《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要求線上線下一起發力,整治外賣亂象;實施被稱為“史上最嚴奶粉新政”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制度,對嬰幼兒乳粉的管理提升至藥品級別;14個部門聯合發文,在全國開展“明廚亮照”質量提升行動,將餐飲制作過程公開展現給消費者,接受監督。

      “不管是政府的監管措施和力度,還是食品企業的安全保障措施,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認為。數據也表明我國食品安全形勢穩中向好,從2014年到2017年,我國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總體合格率由94.7%提升到97.6%。“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仍然很擔心。為什么呢?”

      陳君石分析了五個原因: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要求零風險;假冒偽劣食品仍然較多;消費者維權意識高漲;政府監管力度加強,以前沒有顯現的問題現在顯現出來;政府傳播的食品安全信息和消費者掌握的信息嚴重不對稱。“但從根本上來講,是因為人們對安全、高質量、健康食品日益增長的訴求,與我們稍顯落后的農業和食品加工生產結構之間存在矛盾。”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認為,公眾對食品安全過于擔心,與消費需求的升級有關。近年來,公眾對食品問題的關注,從單一的安全問題開始轉向營養健康問題。

      “近兩年的食品安全熱點中,與食品營養健康相關的內容逐漸增多。”她說,特別是2017年,對傳統食品的評價出現一些有爭議的觀點,如中式咸魚致癌、喝白酒抗癌、喝普洱茶致癌、喝王老吉可延壽10%等。再加上對保健食品的熱衷,這些均顯示出一個趨勢,就是公眾對食品安全的需求向營養健康升級。

      面對消費升級,食品和農產品產業需要調整結構,進行健康轉型。“食品與生命科學的學科交叉、科技與產業的深度對接,已成必然。”孟素荷說。

      “互聯網+”時代,傳統監管遇到新課題

      在“互聯網+”時代,網絡深刻地刺激著公眾食品消費需求的改變。近年來,網絡餐飲、“網紅食品”等火熱現象,讓很多人始料不及,傳統的監管方式也一度“捉襟見肘”。

      據相關調查,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我國互聯網第三方餐飲外賣市場用戶規模已達2.75億人,交易規模突破千億元。但在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馮恩援看來,網絡餐飲快速發展面臨三大挑戰:入網商家資質與餐食偷工減料問題,考驗網絡平臺的管理智慧;外賣餐盒、配送箱的環保、安全問題,是必須跨越的門檻;對派送員安全送餐的教育與培訓,決定行業的社會影響。

      不過,這些問題并非無解。馮恩援認為,第三方平臺可利用互聯網技術為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管理提供數據分析和技術支持;推行配送箱清潔消毒標準、冷熱雙溫箱、包裝封簽、安心環保餐盒等措施,促進餐飲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網絡餐飲的特點是快捷,未來應更多與中央廚房或現代食品工業對接,以食品工業全產業鏈的安全管控保障消費者的食品安全。”

      合規添加污名化亟待治理

      對營養健康的追求以及老齡化加劇,使得保健食品和各種膳食補充劑等越發受到歡迎。但在2017年的食品安全熱點中,與這些食品相關的關鍵詞是欺詐、虛假宣傳,這從反面也襯托出國人對食品消費升級的期待。

      孟素荷介紹,合法的食品聲稱,是告訴消費者在標準范圍內“我有什么”。但一些食品在標準之外,宣傳“我沒什么”“不含有什么”。在國際上,以貶損同行為目標,以聲稱“不含有某某某”為內容的標簽,被稱為“陰性標簽”。

      “在食品廣告中,以宣稱‘不加防腐劑、不加糖、不加食品添加劑’的宣傳,將合規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污名化,打擦邊球,具不良誘導的嫌疑。”孟素荷說,此外,一些地方電視臺的養生節目中,大量傳播“偽科學”觀點,成為謬論傳播的官方平臺,應予以有效治理。

      “通過對年度食品安全熱點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上述三個焦點,既折射出我國食品消費的增長升級,同時也是新一輪安全問題和矛盾的關注點,更是政府工作的著力點和創新點。”孟素荷說。

    相關文章

    總局發布《食品安全違法案件查辦通用指南》和《食品安全執法辦案指南(一)》

    為切實有效提升基層執法效能,市場監管總局啟動“1+N”食品安全違法案件查辦指南體系建設(即1個案件查辦通用指南+N個辦案指南),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近日首批制定發布了《食品安全違法案件查辦通用指南》和......

    山東出臺指南規范外賣封簽使用

    為貫徹落實《山東省食品安全條例》,全面推廣并規范使用封簽,切實提高網絡餐飲食品安全水平,山東省市場監管局日前公布了《山東省外賣封簽使用管理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南》自2025年1月1日起實施......

    張家港推動食品安全風險防控能力再提升

    今年以來,江蘇省張家港市市場監管局積極探索推行食品安全“觸發+穿透式”監管,深化“信用+”監管運用,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風險防控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系統化治理食品安全問題。截至目前,該局已對8家食品生......

    市場監管總局:30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1657批次樣品,檢出30批次樣品不合格。產品抽檢結果可查詢https://spcjsac.gsxt.gov.cn/。對抽檢發現的不合格食品,有關省級市場監管部門......

    遼寧推進校園大宗食材電子化溯源管理

    “截至目前,我司直接采購的77類產品,掃碼覆蓋率達到93.5%,供應商食材掃碼覆蓋率也達到92%。借助‘食安遼寧’溯源碼,人工節省最為明顯,其次是簡化了溯源流程,還有就是節省大量材料打印紙張。”在遼寧......

    市場監管總局:三季度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不合格率為2.95%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消息,2024年第三季度,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2087424批次,依據有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等進行檢驗,發現不合格樣品61572批次,監督抽檢......

    市場監管總局通報2024年第三季度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2024年第三季度市場監管部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的通告〔2024年第26號〕2024年第三季度,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2087424批次,依據有關食品......

    湖北省竹山縣公共檢驗檢測中心嚴把質量關筑牢食品安全防線

    11月1日,湖北竹山縣公共檢驗檢測中心受理來自南山五福堂(竹山)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5批次蔬菜樣品委托檢測。據了解,該公司所種植的蔬菜將供應至竹山縣各大商超和學校食堂,急需產品檢測報告。竹山縣公共檢......

    黑龍江省伊春市檢驗檢測中心開展食品安全快檢活動

    為切實保障轄區各單位食堂食品安全,及時消除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隱患,有效防控食品安全事件發生,近日,黑龍江省伊春市檢驗檢測中心利用“移動式快速檢測實驗室”——食品安全快速檢驗車,深入轄區各單位食堂開展......

    衛健委公開征集2025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建議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公開征集2025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建議的函國衛辦食品函〔2024〕397號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國家認監委、國家標準委、國家糧食和儲備......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