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糖尿病巨頭諾和諾德(Novo Nordisk)近日宣布,評估口服版semaglutide(索馬魯肽)治療2型糖尿病的IIIa期PIONEER 6研究達到了主要終點:在伴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高風險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聯合標準護理時,與安慰劑相比,口服semaglutide在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方面表現出非劣效性。相關結果已于近日在舊金山舉行的美國糖尿病協會(ADA2019)第79屆科學會議上公布。目前,口服版semaglutide治療2型糖尿病的監管申請在美國和歐盟已進入審查。
PIONEER 6研究是PIONEER IIIa期臨床開發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包括10項IIIa期研究,共入組9543例2型糖尿病患者。PIONEER 6是一項評估口服semaglutide的事件驅動、批準前心血管預后研究,這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共入組了3183例伴有心血管事件高風險的2型糖尿病患者,評估了口服semaglutide與安慰劑分別聯合標準護理治療的心血管安全性。主要終點定義為首次發生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的MACE復合終點。
此次公布的結果基于累計137例首次MACE和中位隨訪16個月的數據。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相比,口服semaglutide在心血管安全性方面達到了非劣效性,風險比(HR)為0.79(p<0.001),有利于口服semaglutide。
MACE的結果由心血管死亡(口服semaglutide 15例[0.9%]事件 vs 安慰劑30例[1.9%]事件;HR=0.49,p=0.03)和非致死性卒中事件(口服semaglutide 12例[0.8%]事件 vs 安慰劑16例[1.0%]事件;HR=0.74,非顯著性)驅動。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事件方面,口服semaglutide與安慰劑無顯著性差異(37例[2.3%]事件 vs 31例[1.9%]事件;HR=1.18,非顯著性)。在次要終點中,口服semaglutide組在全因死亡數量方面顯著低于安慰劑組(23例[1.4%]事件 vs 45例[2.8%]事件,HR=0.51,p=0.008)。
該研究中,口服semaglutide的安全性與GLP-1受體激動劑類降糖藥一致,并與皮下注射semaglutide的安全性一致。
該研究的首席調查員、加拿大多倫多總醫院研究所Ted Rogers心臟研究中心主任Mansoor Husain博士表示:“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致殘和死亡原因。PIONEER 6研究表明,口服semaglutide不會增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風險,同時為semaglutide的總體心血管輪廓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
諾和諾德執行副總裁兼首席科學官Mads Krogsgaard Thomsen表示:“PIONEER 6研究的結果進一步強化了整個臨床試驗項目中報告的強有力的臨床數據,從而進一步強化了口服semaglutide的整體臨床證據。我們對口服semaglutide成為2型糖尿病患者中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口服GLP-1療法的潛力感到興奮。”
semaglutide(索馬魯肽)是一款新的長效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以葡萄糖濃度依賴性機制促胰島素分泌并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大幅改善,并且低血糖風險較低。同時,semaglutide還能夠通過降低食欲和減少食物攝入量,誘導減肥。除此之外,semaglutide還能夠顯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重大心血管事件(MACE)風險。
2017年12月初,每周一次皮下注射劑型semaglutide獲得美國FDA批準,以品牌名Ozempic上市銷售,該藥被譽為全球最好的GLP-1激動劑,2024年的全球銷售額預計將達到42.5億美元,僅次于禮來的GLP-1激動劑Trulicity。
目前,諾和諾德也正在開發口服版semaglutide,這是一種每日口服一次的片劑,其中含有促進吸收的賦形劑SNAC。醫藥市場調研機構EvaluatePharma預計,作為全球首個口服GLP-1受體激動劑,口服版semaglutide具有非常好的商業前景,2024年預計銷售額將達到22.3億美元。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研究員林旭團隊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TheAmericanJournalofClinicalNutrition)上以Replacingwhitericebars......
近日,北京地鐵乘客猝死事件引發公眾關注。國家心血管中心2019年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達55萬,另據數據推算,中國心血管病現患人數達到3.30億。9月29日,世界心臟日來臨。這些關于心......
飲食習慣與慢性非傳染性疾病(NCDs)之間的關系已被廣泛研究,為特定飲食因素(如水果,蔬菜,加工肉類和反式脂肪攝入量)與非傳染性疾病之間潛在的因果關系提供了支持證據(缺血性心臟病,糖尿病和結腸直腸癌等......
1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一般人群明顯要高。更令人費解的是,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許多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與2型糖尿病相關的已知危險因素并不一致。哈佛大學醫學院約斯林......
日前,西安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馬樂與哈佛大學相關科研人員合作,分析了大豆制品及大豆異黃酮攝入量與冠心病發生之間的關系,發現大豆制品對心血管的保護作用,對于膳食指南的制定和心臟保護劑篩選具有重要的實......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在心血管疾病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圖片來源:CC0PublicDomain【1】BMJ:一天一個雞蛋或并不會增加機體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d......
心血管疾病(CVDs)是全球第一大死亡原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的人比死于其他原因的人要多--2016年估計有1790萬人死于心血管病,占全球死亡人數的31%。在這些死亡......
人體的生物鐘是新陳代謝,血壓和心率按計劃運行的保證。但是,如果睡眠周期遭到破壞之后,會給人體生理帶來怎樣的影響呢?近日,由布萊根婦女醫院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新研究對參與者的睡眠時間和時間進行了測量,發......
大氣細顆粒物(PM2.5)污染導致的健康危害廣受關注,但是由于我國大氣污染監測網絡建成較晚,大氣長期污染對我國人群心血管疾病發病和死亡的危害缺乏較為明確的人群證據。日前,我國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長......
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Ingelheim)近日公布了CARMELINA心血管結局試驗的亞組分析結果。數據顯示,與安慰劑相比,利格列汀(中文商品名:歐唐寧?,linagliptin)沒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