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1-27 11:19 原文鏈接: 上海紐約大學:回到大學教育原點

      它雖然剛剛開門招生,卻已為中國高等教育帶來些許希冀:“不要追求標準答案”的校長開學講話,使人耳目一新。大學一二年級的通識課程設制,亦令人感受到跨地區、跨學科、跨文化教育的真諦。它成否成為中國高校改革的“外援尖兵”,尚需拭目以待,然而它無疑是固執的中國高教領域的一扇窗,既吹來了外部新風,又映照了內部現實。

      上海紐約大學:回到大學教育原點

      正式開學3個月后,上海紐約大學美方校長雷蒙(Jeffrey S. Lehman),即將遭遇一次學生面對面的“批判”。

      他主講的課程:全球視野下的社會(Global Perspective of Society,簡稱GPS),被學生辯論團定為辯論賽主題,內容是:“你認為應該取消還是保留GPS?”學生們甚至邀請雷蒙本人擔任評委,他欣然應允, “讓他們以此鍛煉辯論、談判及領導才能,這是很偉大的事情。”

      從今年9月起,150名中國學生和145名來自其他35個國家的學生,在華東師范大學中山北路校區里,共同參與見證這個“教學特區”的成長。

      “上海紐約大學的意義不在于辦一所大學,而是一種探索,不僅是中外合作辦學的探索,也是中國高等教育的探索。”作為第一所中美合辦高校的第一任中方校長,俞立中如此表示。

      “不是去行政化,而是沒有行政化”

      “你們這是985高校,還是211?”在招生宣講會上,這是俞立中最常遇到的問題。

      俞立中一時語塞,只好用一長串定語來告訴家長:它既非985,又非211,而是由華東師范大學和美國紐約大學合作舉辦、國內第一所由教育部批準、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美合作大學。

      這并不是中國第一所中外合辦大學,卻是被寄予希望最大的一所。2011年,上海紐約大學與南方科技大學同時獲得教育部的辦學許可,消息甫一傳出,便被輿論視為中國高校去行政化的“鯰魚”。

      但在俞立中看來,上海紐約大學根本不存在國內教育界所設想困難:“上海紐約大學不是去行政化,而是沒有行政化。”

      學校從最初就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理事會共8人,美方中方各4人,重大事項,必須至少獲得5人同意;校長沒有行政級別;教職工全員聘用;時間約定細致到了以5分鐘為單位,一位受聘職員說,這里更像是公司。

      上海紐約大學與華東師范大學的合作從2005年開始,先是互派交流學生的海外學習中心,隨著學生數量越來越多,共同創辦一所大學的想法提上日程。

      俞立中曾對媒體回憶,一些大學搞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去找教育部,多是為了爭取招生指標——學生招得越多,成本攤得越薄。俞立中當時和教育部長袁貴仁談的卻是:“你最少允許我招多少學生?”袁答:“就憑這一點,我就覺得你們真想做點事情。”

      獲準籌建后,學校的一切進展極為高效。兩個月后奠基,2012年4月宣布校長人選,兩年后,第一屆295名新生正式入學,迎接他們的,是近百人的教職工團隊:40%來自美國紐約大學,40%來自全球招聘,其中不乏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諾貝爾獎提名者等;另有20%是華東師大或其他國內大學的兼職教師,師生比達到1比8,遠高于國內傳統高校的1比16。

      為吸引名師,學校花了大力氣。文理學院教授張駿本是美國紐約大學終身教授。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到上海紐約大學,得到的啟動基金是紐約大學的4倍;最初允諾的100平方米實驗室,后來變成近200平方米。張駿說,在這種投資和效率下建起的流體物理實驗室,三五年內便可達到國內一流水平。

      通識視野

      感受最深刻的是學生。

      GPS這門課程實在是太難了。上課的第二周,閱讀材料就是康德。2013級新生李海波看了四五遍也沒懂。他請教外國同學,對方回答:“我認識每一個詞,但不知道它們連在一起是什么意思。”

      還有亞當·斯密、哈耶克、墨子、梁啟超、卡爾·馬克思、鄧小平??也有新聞事件,比如2011年的“小悅悅事件”。雷蒙說,這是希望學生們了解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著名社會經濟學論著,從而培養多方向思考問題的能力。

      中國高校的通識教育實驗已進行了近10年,在與傳統教育體制的角逐中依然步履蹣跚,但在上海紐約大學,通識課程自然而然就是低年級學生的主導課程,新生只簡單選定意向即可。2013級新生趙澤宇,意向專業是金融學,第一學期的課程只有四門:GPS、《微積分》《微觀經濟》和《中國傳統哲學》。

      通識課程經過精心設計。比如《科學基礎》,是整合了物理、生物和化學三科的通識課程,三位教授從三個學科各自的角度來解釋同一個現象;商業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Keith Ross則講述:如何結合計算機思維與商業思維創業;學校也考慮了怎樣在通識教育中融入中國元素的問題,俞立中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中國文學、藝術及歷史知識,將是上海紐約大學通識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的將單獨授課,有的則考慮像GPS課程一樣,將多種內容融入其中。

      “我常常聽到別人——特別是中國領導人——說,中國需要像史蒂芬·喬布斯這樣的人,”Keith Ross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這樣的課程就是幫助產生這樣的人的,上海紐約大學的天性就是跨學科學習。”

      自主與開放

      2013級新生趙澤宇來自江蘇蘇州,是個英語口語好、個性開朗而驕傲的男生。高考后,他在廈門大學與上海紐約大學之間選擇了后者——雷蒙校長曾去他的高中宣講,他因此對接受與國內傳統高校不同的教育充滿了興趣。

      這里果然突破了他的想象:根據他填寫的關于“入睡時間、禁忌、性格”的調查問卷,他與一位生活習慣基本一致的美國同學同室——中外學生混搭的宿舍分配制度是上海紐約大學的一大原則;學生中藏龍臥虎,微積分,趙澤宇考了96,自詡優秀,沒想到還有超過滿分的——連附加題也答對了;有一位美國女孩,會十多種樂器,包括中國的笛子;學校還聘用了一批名校畢業的博士,為學生們擔任學術指導,可隨時在網上預約時間??

      開學不久,GPS課程便要求寫一篇論文:不做是非判斷,要求觀點既要有爭議性、又可以自成一體。趙澤宇選擇以馬丁·路德·金一篇關于黑人非暴力反抗的論文為基礎,結合梁啟超的論著,闡述他的觀點:在消除種族隔離的過程中,與游行示威的黑人相比,那些中立的白人影響更大。

      他說,進入大學后感受到最大的不同是,需要更勇敢、積極地表達觀點——這在高中是被明令禁止的。他平生第一次參加了新生學生會選舉,自己設計印制海報、找競選伙伴、發表競選宣言。他很自豪地介紹他的競選口號:This is where it begins!“怎么樣,很有范兒吧!”

      “我們做的也許不適合每個學生,”校長雷蒙說,“但我們在尋找那些非常特別的學生,他們有好奇心,有投身世界的熱情,愿意學習一切,毫不懼怕。”校長俞立中則說,他理想中的上海紐約大學學生,“不只服務于國家,還要服務于全人類”。

      這所學校正在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也悄然帶來改變。

      華東師范大學招生辦主任告訴俞立中,今年的自主招生,他們就參照上海紐約大學的“經驗”,將原來四五名教授對一名學生的“審問式”面試,變成了一對一的“談心式”;增加了3分鐘演講環節,題目是“為什么要當老師”;他們還專門設立了一個休息室,放上茶水和點心,供考生放松,“不過花了幾百塊錢,反響卻很好”。

      俞立中說,上海紐約大學的一切努力,不過是盡力做到“以學生為本”和“學術共同體”罷了。“實際上,我們只是在做一所大學應該做的事情;我們為之努力的,只是一所大學應該有的模樣。”

    相關文章

    數字鄉村建設,要提高精準度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數字鄉村建設。智能農機等智慧農業建設快速起步,農村電商等鄉村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互聯網+教育”等數字惠民服務扎實推進……數字鄉村發展給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

    如何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研討會舉行

    9月19日,由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主辦的2023“科學思想匯”科學嘉年華研討活動在全國科普日主會場北京首鋼園舉行。本次研討活動是“科學思想匯”年度重點活動,主題為“如何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

    開啟新一輪合作,紐約大學新任校長到訪華東師大

    9月9日,美國紐約大學新任校長琳達·米爾斯到訪華東師范大學,與華東師大校長錢旭紅代表雙方簽署了新合作周期諒解備忘錄,雙方將繼續支持目前兩校人才培養與聯合科研項目,并積極探索雙贏互利的新興合作模式。錢旭......

    八部門再推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行業頭雁將迎新機遇

    統籌推動教育和產業協調發展,創新搭建產教融合平臺載體,接續推進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完善落實組合式激勵賦能政策體系,將產教融合進一步引向深入。近日,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

    SCIEX學堂系列課程|質譜攻略之操作視頻小課堂

    “玩轉質譜之操作視頻小課堂”,是“SCIEX學堂”平臺中一個專注于分享質譜知識,儀器操作、數據處理的實用技巧小課程。世界萬物皆有重量,質量是一切物質最基本的物理性質之一。質譜就是一個可以稱量世界萬物的......

    呼吁改革高校評價機制,安徽大學黨委書記這么說

    5月25日,“中國教育在線”微信公眾號刊發了安徽大學黨委書記蔡敬民的專訪稿件。該專訪是在第58·59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上,蔡敬民與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對話,就高校如何支撐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交流活動舉行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教育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及黨的二十大對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的部署,推動教師教育在新時代的新發展,近日,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交流活動在江西上饒舉行。教育部黨組......

    兩會進行時:政府工作報告、兩會提案里的職業教育風向

    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介紹中,回顧了2022年工作,指明了2023年政府工作任務。其中,總理肯定了過去五年職業教育領域取得......

    以高質量教育現代化服務支撐中國式現代化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深刻論述,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高校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要深刻把握中國教育現代化與中國式現代化......

    華東師范大學戴立益:呼吁建立國家級教育局長培訓中心

    中新網上海2月23日電(記者陳靜)教育問題一直備受各界關注。當下,教育數字化和高質量發展成為談論最多的議題。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戴立益23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將要舉行的全國兩會上,他將......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