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歷年來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其死亡率居高不下主要是因為其極易發生轉移。如今,原位肺癌的控制與治療已趨成熟,但對于轉移性肺癌依然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因此,深入研究肺癌轉移的發病機理對于肺癌的控制與治療至關重要。
上皮細胞間充質轉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被認為是癌細胞擴散的關鍵驅動因素。EMT過程中常伴隨著表觀遺傳學的染色質重塑,以CDH1為代表的上皮基因,從染色質活躍狀態(以組蛋白乙酰化H3Kac和甲基化H3K4me3為標志)轉變為穩定抑制狀態(以組蛋白甲基化:H3K27me2/3、H3K9me2/3為標志),從而限制上皮基因的轉錄和表達,促進EMT發生。因此,靶向表觀遺傳學修飾是克服腫瘤轉移的有效策略。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李佳團隊聯合臨港實驗室研究員臧奕等在《信號轉導與靶向治療》(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發表題為Phosphorylation of PHF2 by AMPK releases the repressive H3K9me2 and inhibits cancer metastasis的研究論文,揭示代謝調節核心分子AMPK(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表觀調控H3K9me2抑制肺癌轉移的新機制。
研究發現,利用二甲雙胍激活AMPK能夠抑制小鼠肺癌轉移并下調H3K9me2水平。H3K9me2是經典的轉錄抑制標志物,也是惡性腫瘤進展中的常見染色質改變。機制研究發現,作用于H3K9me2位點的組蛋白去甲基酶PHF2是AMPK的下游磷酸化新底物。AMPK通過磷酸化PHF2-S655位點介導其發揮組蛋白去甲基化酶活,減少下游靶基因CDH1啟動子區域的H3K9me2富集,從而抑制EMT的發生。研究人員還發現,AMPK所介導的PHF2-S655磷酸化水平在臨床肺癌中顯著降低,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該研究揭示AMPK抑制肺癌轉移在表觀遺傳領域的新底物和新機制,有助于拓寬AMPK的蛋白調控網絡,促進二甲雙胍的臨床應用,并通過發現PHF2-S655磷酸化成為潛在的臨床肺癌預后標志物,為肺癌的轉移惡化提供了新靶標。
相關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臨港實驗室、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揚帆計劃等項目的資助。
衰老是機體隨時間推移所經歷的生理功能逐漸下降的過程,具有系統性、復雜性和異質性的特征。這一過程會導致器官結構紊亂和功能失調,將提高罹患神經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給社會和家庭帶......
9月12日,《細胞》雜志在線發表論文,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劉光慧團隊、曲靜團隊與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國家生物信息中心)研究員張維綺經過8年研究,發現二甲雙胍——一種常用于2型糖尿病治療的藥物,能夠......
拓撲異構酶I(TOP1,TopoisomeraseI)是一種能促使DNA放松并預防和消除轉錄過程中扭轉應力(torsionalstress)的重要酶類,然而,調節TOP1酶類活性背后的機制,目前研究人......
類風濕性關節炎(RA,rheumatoidarthritis)是一種系統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表現為炎性關節炎,常常會導致關節外疾病表現,尤其是在肺部。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Arthritis&......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健康所醫用光譜質譜研究團隊采取糖酵解控制策略,通過氣相色譜質譜非靶向分析,發現用一種揮發性有機物(VOC)可以識別出肺癌細胞。該研究結果日前發表在《科學報告》期刊上。......
禁食與一系列健康益處有關。禁食信號如何引起蛋白質組的變化以建立代謝程序仍然知之甚少。2024年8月15日,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DavideRuggero團隊(博士后楊浩君為論文第一作者)在Nature在......
現代科學研究正不斷揭示飲食對健康的深遠影響,尤其是在癌癥預防和治療方面。2024年8月15日,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楊博士等在Nature在線發表題為”Remodellingofthetranslatom......
科技日報北京8月13日電(記者劉霞)美國科學家開展的一項新研究顯示,類風濕性關節炎與肺癌風險顯著增加有關。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關節炎與風濕病》雜志。美國梅奧診所瑞貝卡·布魯克斯團隊評估了類風濕性關......
·氣候變化本身并不直接導致肺癌,但會加劇空氣污染,而長期暴露在空氣質量差的環境中是患肺癌的已知危險因素。極端天氣可能導致肺癌治療延誤,對藥物藥代動力學造成挑戰,導致放射中斷,沖擊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導......
人類的基因組被視作是一本書寫生命的“天書”:憑借A、T、C、G四種堿基,排列組合出無數種可能性,蘊含著人類演化與生老病死的奧秘。自人類基因組計劃起,科學家們前赴后繼地開啟了對人類基因組的探索,其中最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