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今日向媒體通報了2023年2月和1—2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
空 氣 質 量
總體情況
2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3.1%,同比下降8.3個百分點;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1.7%,同比上升0.6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為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4.3%;PM10平均濃度為7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9.1%;O3平均濃度為104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1%;SO2平均濃度為10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1.1%;NO2平均濃度為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7.3%;CO平均濃度為1.1毫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0.0%。
1—2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78.5%,同比下降3.4個百分點;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3.6%,同比上升1.4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為5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8.5%;PM10平均濃度為7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9.7%;O3平均濃度為9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5%;SO2平均濃度為10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NO2平均濃度為27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8%;CO平均濃度為1.2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7%。
圖1 2023年1—2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各級別天數比例
圖2 2023年1—2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六項指標濃度及同比變化
重點區域
(一)京津冀及周邊地區
2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57.9%,同比下降27.8個百分點;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4.4%,同比上升4.4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為7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47.9%;O3平均濃度為9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較多的城市為安陽、濮陽、鄭州等城市。1—2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56.9%,同比下降6.0個百分點;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8.0%,同比上升3.6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為74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8.8%;O3平均濃度為9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2%。
北京市2月優良天數比例為67.9%,同比下降32.1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54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45.5%;O3濃度為7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6%。未出現重度及以上污染天。1—2月,優良天數比例為81.4%,同比下降10.1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3.5%;O3濃度為7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
(二)長三角地區
長三角地區41個城市2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92.2%,同比下降1.5個百分點;未出現重度及以上污染天,同比持平;PM2.5平均濃度為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O3平均濃度為9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1%。1—2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5.6%,同比上升7.0個百分點;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1.1%,同比上升0.6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為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6%;O3平均濃度為99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
(三)汾渭平原
汾渭平原11個城市2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42.9%,同比下降24.0個百分點;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8.8%,同比上升8.8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為8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41.9%;O3平均濃度為9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1%。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較多的城市為咸陽、西安、渭南等城市。1—2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42.7%,同比下降6.0個百分點;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13.9%,同比上升8.5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為9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2.3%;O3平均濃度為8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3%。
圖3 2023年1—2月全國及重點區域空氣質量比較
重點城市排名
2月,168個重點城市中,舟山、海口和拉薩市等20個城市空氣質量相對較好(從第1名至第20名);烏魯木齊、咸陽和西安市等20個城市空氣質量相對較差(從倒數第1名至倒數第20名),見附表1。
1—2月,168個重點城市中,拉薩、海口和福州市等20個城市空氣質量相對較好(從第1名至第20名);咸陽、西安和烏魯木齊市等20個城市空氣質量相對較差(從倒數第1名至倒數第20名),見附表2。
2月和1—2月重點區域出現重度及以上污染天的城市及具體天數詳見附表3。
附表 1
2023年2月168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
排名前20位和后20位城市名單
附表 2
2023年1—2月168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
排名前20位和后20位城市名單
附表 3
2023年2月和1—2月
重點區域出現重度及以上污染天的城市名單
2023年10月16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10月下半月(16—31日)全......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布《關于調整生態環境部職責機構編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根據《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和《黨中央、國務院議事協調機構優化調整方案》,經報黨中央、國......
10月12日,中國機構編制網接連發布五份中辦國辦通知,經報黨中央、國務院批準,調整工信部、生態環境部、國家衛健委、央行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職責、機構、編制。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工業和信息化......
污染源清單是空氣質量數值預報最重要的輸入數據之一,是影響預報準確率的關鍵因子。傳統自下而上源清單由于需要收集的信息量大、制作成本高,難以快速更新,往往需要1年以上才能更新一次,其不確定性在我國大氣污染......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公開征求《重點控制的土壤有毒有害物質名錄(第一批)(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已會同國家疾控局組織編制了《重點控制的土壤有毒有害物質名錄(第一批)》,現聯合公開征求意見。公開征求......
2023年7月31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8月上半月(1—15日)全國空氣......
生態環境部12日發布,今年上半年,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1.4%,同比下降3.2個百分點;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2.6%,同比上升1.4個百分點。數據顯示,1至6......
今年以來,淮北市杜集區生態環境分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深入有序推進,統籌規劃,周密部署,實行“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網格化管理模式,并積極開展三項專項治理(道路揚塵專項治理、渣土運輸專項治理、餐飲油煙專項......
2023年6月30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7月上半月(1—15日)全國空氣......
藍天保衛戰十年,大氣治理幾乎沒有放松的時候。2013年9月,以國務院名義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業界簡稱“大氣十條”)啟動,這是我國針對突出環境問題開展綜合治理的首個行動計劃。“大氣十條”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