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9-20 18:15 原文鏈接: 升為交叉學科一級學科!智能學科向何處去

    2002年,北京大學成立全國首個智能科學系,最早設立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2022年9月13日,教育部發布《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年)》,智能科學與技術正式成為交叉學科門類中的一級學科。

    前瞻布局20年,北京大學何以把握時代脈搏?智能學科向何處去?北京大學智能學科建設20周年大會暨2022全國人工智能院長論壇在京舉行,人工智能領域各路“大咖”出席、發表觀點,對上述問題給出一些答案。

    白皮書輸出“通班”樣板

    北京大學智能學院院長朱松純在北京大學智能學科建設20年總結報告中提出,智能學科建設能成為北京大學“新工科”戰略的先鋒隊,得益于老一輩北大智能人的高瞻遠矚,北大雄厚的學科基礎。

    朱松純介紹說,當前,北京大學已打造“通班”“智班”等人才培養品牌,構筑了卓越的師資隊伍,收獲了豐碩育人成果。未來,北京大學將堅持以“大交叉、大平臺、大任務”為導向,持續引才,開展有組織的科研,堅持“為機器立心,為人文賦理”的價值追求。

    北京大學信息與工程科學學部高文院士在視頻致辭中說,北京大學智能學科建設雖只有20年,但它的發展歷史由來已久。他指出,當前一代人工智能正在改變著人類、改變著世界。北大智能學科建立20周年意味著未來機遇的新起點,他寄語“乘風前行,再續榮光”。

    2022全國人工智能院長論壇在北京大學舉行。論壇發布了《人工智能人才培養方案》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

    白皮書闡述了人工智能的學科背景、概述了通用人工智能人才培養體系,詳細介紹了通用人工智能本碩博人才培養方案。圍繞本科生的人才培養,白皮書重點介紹了依托于北京大學元培學院建設的通用人工智能實驗班(簡稱“通班”)的情況:一方面會立足于人工智能的學科內涵,即對內融合,依托北京大學智能學院開展工作,學生以人工智能的具體子領域為研究方向,旨在突破前沿基礎理論;另一方面會立足于人工智能的學科外延,即對外交叉,依托北京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開展工作,學生選擇人工智能的交叉學科進行研究,旨在產生創新的跨學科交叉探索成果。

    白皮書還具體展開了清華自動化系“因材施教”培養計劃的詳細內容。

    “大咖”熱議“智能學科向何處去”

    智能科學與技術正式成為交叉學科門類中的一級學科,是本次會議的一大關鍵詞。智能學科向何處去?朱松純就這一主題,圍繞“智能學科前沿進展與展望”作主題報告。他提出,上世紀末以來,“符號落地”“常識獲取”是籠罩在人工智能領域上空的兩朵揮之不去的“烏云”。怎么解讀各種智能現象?智能學科未來怎么發展?通過回顧人工智能的歷史與現狀,朱松純給出了“從弱人工智能向通用人工智能轉化,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必經之路”的學科趨勢研判。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朱松純認為,未來人工智能發展有三大趨勢:一是計算機視覺、多智能體、機器人學、機器學習、認知推理、自然語言理解等六大領域的交叉、融合與統一;二是智能學科的對外與理工醫等學科的交叉、升級、開拓;三是人工智能與人文社科的碰撞,以及未來人機共存的智能社會的治理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長鄭南寧在圍繞人工智能學科建設作特邀報告時指出,當前的人工智能面臨指數級復雜性的任務,常識與直覺的關系、情感創作與想象力等問題。“有問題的學科才有生命力”,他認為,解決人工智能當前面臨的問題,途徑就是回到腦認知和神經科學領域,從人類大腦和智慧中獲取靈感和啟示。

    以“新時代智能學科的定位與發展”為主題,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吉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浙江大學、南方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的智能學科相關學院負責人,圍繞智能學科的內涵、外延、學科體系,智能科學與計算機科學的區別、聯系,各類高校的智能學科、智能學院與智能研究院如何協同發展等熱點問題,線上線下展開了研討。研討會上,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原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遲惠生表示,智能學科的定位與發展問題是一個面向未來的大命題,各高校相關學院、學科應該發揮特點、聯手合作、共同探討,在人才培養、學科發展的實際工作中相互借鑒、共同前進。

    相關文章

    人工智能時代,教育何為大學何為?

    自從ChatGPT出現以來,關于人工智能對教育影響的討論已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對于每一位從事教育的人來說,除了關注如何用人工智能技術更好地去學習,還需要思考兩個問題:首先,我們是否知道未來社會到底需要......

    科學家利用人工智能在天文大數據應用研究領域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葛健帶領的國際團隊,運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方法,對國際斯隆巡天三期釋放的類星體光譜數據進行了微弱信號搜尋和數據分析,發現了稀少的107例宇宙早期星系內的冷氣體云塊成分的關鍵探......

    科學家利用人工智能在天文大數據應用研究領域獲進展

    5月15日,上海天文臺研究員葛健帶領的國際團隊運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方法,對國際斯隆巡天三期釋放的類星體光譜數據進行了微弱信號搜尋和數據分析,發現了稀少的107例宇宙早期星系內的冷氣體云塊成分的關鍵探......

    GPT4o為OpenAI開啟超級入口

    ·基于ChatGPT或GPT-4o,未來人類獲得信息的方式很可能會改變,GPT-4o或為OpenAI開啟了一個超級入口,這可能會對谷歌帶來影響。接下來,OpenAI需要判斷的是在產品上的極致體驗是否是......

    人工智能加速賦能千行百業

    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數據顯示,我國人工智能發展取得積極進展,企業數量超4500家,智能芯片、通用大模型等創新成果加速涌現,智能基礎設施不斷夯實,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加快建設,為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

    2024年“河南省企業科技領軍人才綜合能力提升培訓班”

    2024年4月14日-20日,河南省科學技術廳在復旦大學成功舉辦2024年“河南省企業科技領軍人才綜合能力提升培訓班”。來自河南省2020、2021年度“中原科技創業領軍人才”、“中原產業創新領軍人才......

    中關村豐臺園園區企業獲批豐臺區第一家外資研發總部

    近日,在園區管委和區商務局的共同努力下,園區企業北京智云悟飛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北京市外資研發總部認定,成為豐臺區第一家外資研發總部。北京智云悟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9月2日,是香港智齒博創科技有......

    《北京市人工智能大模型行業應用分析報告》發布

    2024年4月27日,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在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未來人工智能先鋒論壇上發布了《北京市人工智能大模型行業應用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分析報告》)。《分析報告》......

    專家熱議以信息技術助推產業升級

    “電子信息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中堅力量。”以“信息科技·新質生產力”為主題、由中國電子學會舉辦的第十七屆中國電子信息年會近日在浙江省寧波市開幕,工業和信息化......

    當ChatGPT遇上CRISPR

    在探索CRISPR基因編輯系統的過程中,研究人員從溫泉、泥炭沼澤、糞便甚至酸奶中搜尋各種微生物。現在,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進步,他們可能只需按一下按鈕就能設計出這些系統。據《自然》報道,日前,研究人員......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