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05-10 14:51 原文鏈接: “省一號”是如何煉成的?

      今年是“大氣十條”第一階段收官之年。很多地區都在采取硬措施,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有的地區自然條件和工作基礎較好,但仍在進一步挖掘潛力,力爭把工作做得更好;有的地區大氣環境質量處于中游,自然條件方面的優勢也不突出,但仍在多方面發力,努力縮小差距;還有一些地區工作基礎較差,長期處于大氣質量排名末位,要完成今年的目標任務壓力巨大,急需加大力度,鐵腕治污、精準治污,補上這塊短板。本版今日特開辟專欄“完成年度任務 打好藍天保衛戰”,反映各地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所做的探索和努力,以饗讀者。

      湖北省環保廳日前通報湖北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大氣十條”)2016年度實施情況考核結果,十堰市考核得分93.5分,等次為優秀,考核得分位居全省第一。

      此次考核范圍為湖北省17個重點城市,考核實行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完成情況、大氣污染防治重點任務完成情況雙考核,以二者中較低等級為考核結果。

      2016年,十堰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完成情況得滿分,全省第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任務完成情況得分為93.5分,同樣為全省第一。

      “省一號”是如何煉成的?十堰市環保局局長馮安龍說,這是十堰在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各有關單位共同參與下,大力開展“源解析”精準找源、“聯席會”精準尋策、“集團軍”精準施治的結果。

      “氣”不打一處來怎么辦?

      開展源解析精準找源

      “‘氣’不打一處來。”談起十堰大氣污染源,負責大氣源解析工作的十堰市環境監測站副站長胡玉感慨萬千。

      胡玉所說的“氣”,主要是指十堰大氣污染的“罪魁禍首”。經過一年多努力,十堰大氣源解析有了初步結果:二次粒子(含硫酸鹽、硝酸鹽和二次有機碳SOC)、移動源、煤煙塵和城市揚塵是十堰城區大氣PM2.5主要來源。

      記者了解到,十堰開展大氣源解析工作“事出有因”。2015年初,一場重污染天氣不期而至,且數天陰霾不散。

      哪些是十堰內源大氣污染“大頭”,以便更好地尋找精準防治之策?

      因沒有數據支撐,負責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有關人員總是說不清道不明。為了找準污染源,2015年底,十堰在全省率先啟動大氣源解析工作。

      大氣源解析是個“技術活”,需要較深的專業造詣。為提高源解析工作精準度,十堰環保局邀請中國環境科學院有關專家擔任技術指導,并抽調局系統唯一的博士胡玉擔綱,帶領一群碩士并肩“攻堅”。

      大氣源解析工作“雜而多”,并分春夏秋冬四季分別采樣分析,其主要工作包括環境受體樣品采集、識別污染源、各類污染源樣品采集、建立顆粒物成分譜、建立受體成分譜、化學質量平衡模型解析、正矩陣因子分解模型解析等。

      胡玉說,僅各類污染源樣品采集就包括固定燃燒塵、移動源、土壤風沙塵、道路塵、建筑水泥塵、城市揚塵、餐飲油煙塵、生物質燃燒等。為了采集到各類具有代表性的樣品,他們一年四季攀高爬低,常常忙得不可開交。

      部門各自為政怎么辦?

      組織聯席會精準尋策

      “冬季是燃煤鍋爐污染大季,我們要不斷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加快燃煤鍋爐淘汰進度,盡早完成燃煤鍋爐年度淘汰任務……”在一次大氣環境質量分析聯席會上,十堰市大氣辦工作人員王瑩率先發言。

      記者了解到,像這樣的大氣環境質量分析聯席會,十堰市每月召開一次,會期半天。經信、環保、住建、水利、水文、公安、文體、氣象、綜合執法、南調辦等10多個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參與其中,主要研究分析上月空氣環境質量,共同尋求大氣污染治理之策。

      每月圍繞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開展一次分析會,也是一種特殊的《大氣法》學習教育方式。十堰市大氣辦有關負責人王勇說,十堰大氣環境質量分析聯席會開展順暢,各相關部門召之即來,來之即能提出很好的意見和建議。

      除了每月定期召開“聯席會”外,十堰還出臺了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當污染狀態(AQI大于100)超過3小時且沒有明顯好轉時,十堰便立即啟動大氣污染防治聯動響應,督導有關部門采取增加施工工地灑水降塵頻次、排污單位減少污染物排放量、增加道路沖洗降塵頻次等舉措,各負其責,防治大氣污染。

      當污染狀態達到連續24小時均值的AQI大于200時,十堰便啟動重污染天氣Ⅳ級(藍色)預警,督促各部門做好重污染天氣的應急響應工作。

      治污措施如何落實?

      組建“集團軍”精準施治

      按鈕一按,自制的渣土車頂蓋徐徐合攏實;開關一合,可移動的噴霧炮水聲陣陣抑塵忙;車輛一上,門口的地面噴淋噴薄而出沖洗凈……連日來,記者走進十堰城區有關渣土工地與建筑工地,類似場景屢見不鮮。

      這是十堰市為精準治理工地揚塵污染所采取的實際舉措。記者了解到,為切實做好工地施工現場揚塵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市空氣質量,十堰市對工地揚塵“約法三章”,要求施工現場濕法作業、施工車輛封閉運輸、施工道路噴霧降塵等。

      為防止道路揚塵,十堰市還添置10多輛霧炮車,全天候在城區主干道進行路面噴霧作業,對重點施工路段等地增加噴灑次數,最大限度遏制揚塵。為防止工業企業廢氣污染,十堰市大力實施油氣回收改造。

      為推進燃煤鍋爐與黃標車淘汰,十堰市還采取過獎懲相結合的辦法。

      獎——制定出臺燃煤鍋爐淘汰與黃標車淘汰補貼政策,對提前完成淘汰的給予一定資金補助;懲——對于淘汰遲緩的,加大執法力度,必要時采取強制拆除、處罰等舉措。

      通過努力,2016年十堰市中心城區累計淘汰燃煤鍋爐158臺近700蒸噸,完成黃標車淘汰3100多輛,對中心城區50多座加油站、兩座油庫、79輛油罐車完成油氣回收改造。

      空氣環境質量趨好更有說服力:去年十堰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295天,達標率80.6%,達標率首超80%;PM10、PM2.5年均濃度分別為81μg/m3與51μg/m3,兩者較2015年同期分別下降10%、8.9%。

      千斤重擔眾人挑,人人身上有責任、有指標。十堰市環保局副局長、大氣辦主任鮑偉說,按照“大氣十條”,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約有1/3任務在環保部門,有2/3任務在其他相關部門,所以擔負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集團軍”要各負其責,精準施治,真正形成攜手“保衛藍天”的合力。


    相關文章

    預算報告:中央財政2023年污染防治資金這樣安排!

    3月6日,《關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發布,其中提到,支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落實財政支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支持農作物......

    針對大氣污染,生態環境部大氣司副司長張大偉發話了

    12月26日,《中國碳中和與清潔空氣協同路徑》2022年度報告發布會在線上召開,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副司長張大偉在會上發言致辭。張大偉表示,近年來中國的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但大氣污染治理形勢依然嚴峻......

    精準阻擊大氣污染源藍天白云漸成常態

    在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的主樓里,懸掛著一幅特殊的日歷圖,日歷圖顯示著北京2013年以來每一天細顆粒物(PM2.5)的濃度情況。“顏色越深越紅,表明空氣質量越差;顏色越淺越綠,表明空氣質量越好。”黨的......

    朱彤院士:大氣污染與人群健康息息相關

    在健康管理中,個人雖然是第一責任人,但卻難以控制外部環境的影響。大氣污染是一類致癌物,數據顯示,每年因大氣污染而過早死亡的人數約有700萬,其中因PM2.5死亡的人數有400多萬。整體而言,空氣污染具......

    91.5億!財政部下達2022年大氣污染防治資金(第二批)

    財政部關于下達2022年度大氣污染防治資金預算(第二批)的通知財資環〔2022〕58號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為支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促進大氣質量改善,......

    放大二氧化氮身份標識快速鎖定大氣污染“元兇”新方法

    通俗地講,就是把吸收到的二氧化氮光譜信號進行有效放大,再通過我們開發的可靠算法進行計算,最終實現對大氣二氧化氮的精確探測。基于多模激光的振幅調制腔增強吸收光譜技術,適用于長期穩定運行、免人工維護的二氧......

    亞熱帶丘陵區排放氨氣近源沉降特征獲揭示

    丘陵區稻田氨氣排放、近源沉降及大氣轉化示意圖。課題組供圖氨氣是大氣中含量最高的堿性氣體,主要來自于農田氮肥施用及畜禽糞便導致的氨揮發。氨氣與酸性氣體反應會形成大氣氣溶膠,因此它也是一種大氣污染物。中國......

    多部門聯合:這個秋冬季將實施城市空氣質量達標管理

    2021-2022年秋冬季,很可能是近幾年來,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措施最密集的一個。近日多部門印發的《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方案》稱,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上半年“兩......

    交通污染或可導致人體外周血多條通路出現紊亂

    近日,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闞海東教授、陳仁杰教授課題組,帶領博士后杜喜浩、張慶麗等,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上海市三年公共衛生行動計劃的資助下,通過一項隨機交叉對照研究,首次采用多組學檢測技術,探索了......

    千萬大單花落誰家!北京通州公布大氣污染儀器采購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北京市通州區生態環境局公布了大氣污染在線源解析建設項目中標公告。本次采購涉及顆粒物在線源解析質譜儀、PM2.5在線源解析質譜監測系統-車載款(不含車)、VOC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