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發布《2017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將繼續深入推進金融機構改革,通過增加供給和競爭改善金融服務。
圖片來源于網絡
深入推進金融機構改革,旨在完善治理良好、結構合理、競爭力強、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金融機構體系,這也是建立現代化金融體系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作為市場主體,金融機構穩健運行,才能保障穩健中性貨幣政策的順暢傳導,也是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基石。
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報告》主要聚焦3個方面:一是全面落實開發性金融機構、政策性銀行改革方案;二是著力完善存款保險制度功能;三是農村信用社改革進展順利。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并指出‘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央行提到的相關改革舉措,正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全面深化改革精神、推動金融體制改革的重要體現。
落實開發性、政策性銀行改革
具體來看,去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積極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多次召開改革工作小組會議,穩步推動落實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改革方案,已完成對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注資以及3家銀行章程修訂工作。
《報告》指出,目前,人民銀行正會同改革工作小組成員單位有序推動建立健全董事會和完善治理結構、劃分業務范圍等改革舉措,國家開發銀行新一屆董事會、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會已分別于2017年11月6日、2018年1月15日成立并運轉。此外,人民銀行還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完善風險補償機制、制定審慎監管辦法等相關工作。
為更好完善開發性、政策性銀行運行機制,去年11月份,銀監會正式出臺政策性銀行監管辦法,明確“一個定位”和“四項機制”。其中,“一個定位”要求3家銀行圍繞國家戰略要求服務經濟社會——國家開發銀行要發揮中長期投融資作用,加大對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進出口銀行要支持外經貿發展、對外開放、國際合作、“走出去”等;農發行主要服務國家糧食安全、脫貧攻堅等領域。“四項機制”則分別是資本約束、公司治理、內部控制和激勵約束。
董希淼評價稱,對3家銀行劃分業務范圍、完善風險補償機制等,有助于開發性銀行明確其市場定位和支持領域,提升自身風險抵御能力,進而更好地支持我國國民經濟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存款保險制度穩步落地
“到去年四季度末,金融機構50萬元限額內的客戶覆蓋率為99.6%,保持穩定。”《報告》稱。作為我國金融改革的重要一環,存款保險制度能更好地保護存款人權益,進一步加強和完善金融安全網絡。自2015年《存款保險條例》正式施行以來,存款保險制度實施各項工作穩步推進,金融機構存款平穩增長,大、中、小型銀行存款格局保持穩定。
《報告》指出,2017年,人民銀行繼續做好風險差別費率實施工作,完善存款保險風險評價和費率機制,更好地發揮差別費率的風險約束和正向激勵作用。同時,加強對各類型投保機構的風險監測與核查,依法采取風險警示和早期糾正措施。另外,對于農村信用社,及時將風險通報地方政府,落實省級人民政府的管理和風險處置責任。對于村鎮銀行,及時將風險通報監管部門和主發起行,落實監管責任和主發起行風險處置責任。積極與地方政府、監管部門溝通協調,推動風險依法處置。積極開展存款保險宣傳和業務培訓。做好存款保險保費歸集和基金管理工作。
在上述措施中,董希淼建議,由于銀行在經營過程中也會面臨道德風險、逆向選擇等一些問題,下一步,應通過實施風險差別費率等舉措,發揮差別費率的風險約束和正向激勵作用,增強銀行體系的自我約束,提升銀行體系抗風險能力。
農信社改革不斷推進
農信社改革方面,截至2017年末,全國共組建以縣(市)為單位的統一法人農村信用社907家,農村商業銀行1262家,農村合作銀行33家。2017年末,全國農村信用社各項存貸款余額分別為27.2萬億元和15萬億元,占同期全部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余額的比例分別為16.1%和11.9%,其中,涉農貸款余額和農戶貸款余額分別為9萬億元和4.4萬億元,比上年末分別增長9.5%和11.6%。按貸款五級分類口徑統計,2017年末,全國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余額和比例分別為6204.3億元和4.2%,資本充足率為11.7%;2017年實現利潤2487.8億元,比2016年增加146.7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在2月4日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提出“要推動農村信用社省聯社改革,保持農村信用社縣域法人地位和數量總體穩定”。這是中央一號文件連續3年提及“省聯社改革”——2016年提出“開展省聯社改革試點”;2017年提出“抓緊研究制定省聯社改革方案”;2018年提出“推動農村信用社省聯社改革”。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俊表示,省聯社改革不僅要把職能理順,還要有一個清晰的定位,目前,中國人民銀行正在牽頭推進這方面的工作,有關改革方案正在逐步完善。
“目前來看,隨著農信社改革的不斷推進,省聯社與已經改制完成的農商行以及農信社之間的沖突也在升級和深化。”董希淼認為,下一步,應進一步深化農信社改革,厘清農信社、農商行產權關系,理順公司治理體系,建立市場化機制。一方面,充分發揮省聯社服務和統籌職能;另一方面,強化農商行和農信社獨立法人地位,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在談到下一階段的主要政策思路時,《報告》指出,將繼續深化金融機構改革,通過增加供給和競爭改善金融服務。持續深化大型商業銀行和其他大型金融企業改革,完善公司治理,規范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與管理層關系,完善經營授權制度,形成有效的決策、執行、制衡機制,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風險控制能力。繼續推動農業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深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激發縣事業部活力,不斷提高服務縣域經濟的能力和水平。推動全面落實開發性金融機構、政策性銀行改革方案,會同有關單位根據改革方案要求和職責分工,抓緊做好健全治理結構、業務范圍劃分、完善風險補償機制等后續工作,通過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符合中國特色、能更好地為當前經濟發展服務、可持續運營的開發性和政策性金融機構及其政策環境。
根據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加強科學技術部推動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優化科技創新全鏈條管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等職能,強化戰略規劃、體制......
王朗自然保護區。徐衛華供圖中國是生物多樣性的一片沃土,約占地球陸地面積6%的廣袤土地上,有濕潤的熱帶森林,有一望無垠的平原草場,也有巍峨險峻的冰川雪山,千里冰封的永久性冰原……這里擁有全世界15%的脊......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做出的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是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可與檢驗檢測監督管理司對外發布關于對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改革措施文件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在改革工作征求意見稿中,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主要通過取消“產品質量檢驗機......
傳達學習紀檢監察機關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工作情況通報,審議并原則通過《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紀律規定》《2019-2020年推進雄安新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方案》《生態環境部咨詢機構改革方案》以及“綠盾2......
近日,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市檢測院)第一屆理事會成立大會召開。理事會的成立,標志著深圳成為全國國有檢測認證機構實施法定機構改革的“探路者”。深圳市副市長黃敏、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局長鄺兵......
近日,解放日報1版報道,黨中央、國務院正式批準上海市機構改革方案。昨天下午,上海市機構改革動員會舉行。市委書記李強指出,這次機構改革是一場系統性、整體性、重構性的深刻變革。改革方案體現了堅決維護黨中央......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的《上海市機構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昨天,市委、市政府召開市機構改革動員會,明確上海市機構改革的任務書路線圖,對全面推進改革進行動員部署。圖片來源于網絡機構改革后......
11月11日,《上海市機構改革方案》獲批。至此,31個省份的省級機構改革方案已全部獲中央批復同意。在機構改革方案獲批后,各省區市將正式步入省級機構改革的全面實施階段。記者梳理發現,在機構設置上,各省份......
近日,黨中央、國務院正式批準上海市機構改革方案。至此,沿海11省區市機構改革方案全部獲批,標志著這些省區市機構改革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圖片來源于網絡為了更好地發揮海洋優勢,山東、廣西兩省(區)分別組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