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05-31 11:30 原文鏈接: 世界無煙日:承諾戒煙,共享無煙環境

      5月31日是第34個世界無煙日,根據國家衛健委的通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承諾戒煙,共享無煙環境”。

      世界無煙日始于1987年的第6屆吸煙與健康國際會議,當時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將每年的4月7日定為世界無煙日(World No Tobacco Day)。然而從1989年開始,世界無煙日改為每年的5月31日,原因是第二天就是國際兒童節,希望下一代免受煙草危害。

      吸煙危害健康是眾所周知的事實。香煙中除本身已含有的250多種致癌物質或有毒物質外,還存在釙210這類具有放射性的物質,如果每天抽1包半的香煙,一年下來,受到的輻射量相當于做了300次X光胸透片。

      為了增強人們對煙草危害的認知水平,引導公眾自覺控煙,5月2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2020》。該報告是在《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2012版)》的基礎上修訂的,重點更新了吸煙和二手煙暴露的流行情況及危害健康的證據,特別是與呼吸系統疾病、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四大慢病”的關系,同時新增了電子煙對健康的危害內容。

      吸煙的危害

      報告指出,當前我國吸煙人數超過3億,2018年中國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為26.6%,其中男性吸煙率為50.5%。我國每年100多萬人因煙草失去生命,如果不采取有效行動,預計到2030年將增至每年200萬人,到2050年增至每年300萬人。

      癌癥吸煙致癌在世界范圍內公認的事實,并且與肺癌的關系最為密切。吸煙者患肺癌的風險是不吸煙者的13倍,如果人們每日吸煙在35支以上,則其危險性比不吸煙者高45倍。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煙者高10~13倍,大約85%的肺癌死亡是由吸煙造成的。

      心血管疾病吸煙會損傷血管內皮功能,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改變,使血管腔變窄,動脈血流受阻,引發多種心腦血管疾病,吸煙還會影響心腦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險因素,產生協同作用。統計資料表明,冠心病和高血壓病患者中75%有吸煙史。冠心病發病率吸煙者較不吸煙者高3.5倍,冠心病病死率前者較后者高6倍,心肌梗塞發病率前者較后者高2~6倍。

      呼吸道疾病吸煙損害肺部結構、肺功能和呼吸道免疫系統功能,引起多種呼吸系統疾病。有充分證據說明,吸煙可以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系統感染、肺結核、多種間質性肺疾病,吸煙量越大,吸煙年限越長,疾病的發病風險越高。

      糖尿病吸煙使拮抗胰島素的激素分泌增加,影響細胞胰島素信號轉導蛋白的合成,抑制胰島素的生成,長期吸煙還可引起脂肪組織的再分布,上述因素均可增加胰島素抵抗。有充分證據說明,吸煙可以導致2型糖尿病,吸煙量越大,起始吸煙年齡越小,吸煙年限越長,發病風險越高。吸煙可以增加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發癥的發生風險。有證據提示,長期戒煙可以降低吸煙者的2型糖尿病發病與死亡風險。

      二手煙二手煙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質與致癌物,不吸煙者暴露于二手煙,同樣會增加吸煙相關疾病的發病風險。研究發現,經常在工作場所被動吸煙的婦女,其冠心病發病率高于工作場所沒有或很少被動吸煙者,而被動吸煙的男性,其陽痿發病率也明顯高于沒有或很少被動吸煙者。據國際性的抽樣調查證實,吸煙致癌患者中的50%是被動吸煙者。

      另外,二手煙暴露并沒有所謂的“安全水平”,短時間暴露于二手煙之中也會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危害,排風扇、空調等通風裝置存在也無法完全避免非吸煙者吸入二手煙。

      除以上影響外,吸煙還會影響大腦健康、增加白內障發病率等。有充分證據表明,電子煙是不安全的,會對健康產生危害。對于青少年而言,電子煙會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成長造成不良后果,同時會誘導青少年使用卷煙。

      戒煙方法

      “吸煙有害健康,戒煙有益健康”,這是眾人皆知的事情,但是對于吸煙人士而言,戒煙絕非易事。研究表明,吸煙人群在戒煙成功之前,平均會嘗試六次到九次才會戒煙成功。科學戒煙,十分重要。

      藥物治療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戒煙方法,能夠通過減少戒斷癥狀從而增加戒煙成功率。在2008年5月美國公共衛生署頒布的有關煙草使用和依賴治療的新版臨床實踐指南中,就推薦了7種能夠有效增加長期戒煙效果的一線臨床戒煙用藥,包括5種尼古丁替代療法(NRT)的戒煙藥(尼古丁咀嚼膠、尼古丁吸入劑、尼古丁口含片、尼古丁鼻噴劑和尼古丁貼劑)和2種非尼古丁類戒煙藥(酒石酸伐尼克蘭片和鹽酸安非他酮)。

      除藥物療法外,對于想要戒煙的吸煙人士而言,還可通過以下方法嘗試戒煙:首先必須要樹立戒煙的決心和信心,不要因抽煙歷史較長而灰心。其次,應形成系統戒煙的思路,抽煙成癮者往往是在下意識狀態下抽煙的,所以在戒煙前要制定一個戒煙計劃,將下意識抽煙習慣轉變為有意識的抽煙。再者,控制好環境,有意識地在身邊以瓜子、糖果等食物代替香煙,減少對香煙的可及性,等等。


    相關文章

    上海控煙條例實施13年成人吸煙率不足兩成

    中新網上海2月28日電(記者陳靜)記者28日獲悉,上海成人吸煙率呈持續下降趨勢,目前為19.4%。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方面透露,上海控煙監管執法力度不斷加強,2022年,全市控煙監管執法部門共檢......

    機器學習鑒別出八種戒煙藥物

    美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的機器學習方法,可通過計算機程序分析數據集的模式和趨勢來識別藥物,他們借此鑒定出了8種有助戒煙的藥物,包括用于治療感冒咳嗽的右美沙芬等。相關研究刊發于最新一期《自然·遺傳學》雜志......

    研究揭示吸煙影響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障礙

    認知障礙被認為是精神分裂癥患者的一個核心特征,表現為工作記憶、執行功能和注意力等多方面的缺陷。超過60%的精神分裂癥患者是吸煙者,且他們對尼古丁的依賴性更高。P50抑制缺陷通常代表感覺門控缺陷,這意味......

    全基因組研究識別出飲酒吸煙相關變異

    根據《自然》近日發表的遺傳學研究,在一項涉及近340萬人的多血統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中,發現了近4000個與吸煙和飲酒行為相關的遺傳變異。這些發現對這類復雜行為的潛在遺傳影響提供了見解。吸煙和......

    《自然》:近4千種遺傳變異與吸煙或飲酒有關

    中新網北京12月8日電(記者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項篇遺傳學研究論文稱,在一項涉及近340萬人的多血統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中,研究人員發現了近4000個與吸煙和飲酒行為的遺......

    戒煙將是我國控制慢病負擔的最有效戰略之一

    12月1日,《柳葉刀·公共衛生》雜志發表了中國醫學科學院王辰院士團隊、牛津大學陳錚鳴教授團隊、北京大學李立明教授團隊聯合開展的一項我國50萬人隊列研究《吸煙與470多種疾病的風險:中國的一項前瞻性隊列......

    戒煙后,肺會有哪些變化?戒煙盡量不要超過這個歲數

    吸煙對身體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每年由于吸煙患病而去世的人數也不在少數,或許大家不知道中國每年大約有100多萬人由于吸煙而失去生命。預計到2030年時,我國因吸煙而喪命的人數會增加到每年200萬,人若是到......

    浙大團隊分析近13萬癌癥患者數據發現,吸煙者短壽5.9年

    近期,浙江大學的科研團隊在《癌癥通訊》雜志上發表論文,對23種癌癥中近13萬名患者的分析數據顯示,吸煙與癌癥生存期有顯著相關性。相對不吸煙的人,吸煙者死亡風險升高19%,預期壽命縮短了5.9年[1]。......

    一人吸煙全家患癌,醫生表示也要小心“三手煙”

    近日,河南一女子體檢時發現自己患上肺癌。醫生詢問后得知,該女子丈夫長期抽煙,幾年前就查出肺鱗癌,女子因長期吸丈夫的二手煙、三手煙也患上肺癌。醫生表示,“三手煙”是煙民"吞云吐霧"后......

    研究揭示低中收入國家女性吸煙和二手煙暴露現狀

    近日,山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席波團隊在《國際環境》(EnvironmentInternational)在線發表文章,闡釋了低中收入國家女性吸煙和二手煙暴露現狀及趨勢。吸煙、二手煙暴露和家庭固體燃料使......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