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8-14 17:25 原文鏈接: 石墨重走稀土老路:“低出高進”式能源尷尬待破解

      石墨,作為一種不可再生的天然資源,正在以每噸3000多元初級產品出口的方式持續流失。然而,國內企業需要的石墨尖端產品,只能再以出口石墨上百倍的價格,每噸幾十萬元進口買回來。

      在我國大量出口石墨初級產品的同時,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卻早早把石墨列為了戰略資源,嚴格控制開采。美日韓是進口中國石墨最多的國家,也是石墨深加工產品的主要供應者。由于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對石墨深加工的技術進行封鎖,一直無法實現技術突破的國內企業幾乎沒有生產頂尖石墨產品的能力。由于國內企業產品缺位,石墨尖端產品的需求只能通過高價進口得以滿足。初級產品低價出口,高端產品高價進口,中國石墨產業的損失難以估量。

      “低出高進”石墨之殤

      粗放經營、低出高進、深加工薄弱。這是我國當前石墨行業的現狀。據wind數據,截至2014年4月,中國有127家石墨和滑石開采企業,919家石墨和炭素制品企業。中國經濟周刊報道,近千家石墨企業中,石墨資源濫采亂掘、粗放經營的現象比較普遍,開采和加工呈現無序化狀態。我國石墨初級產品出口價格長期保持在每噸3000~4000元人民幣之間,但經國外加工提純再進口至中國的深加工產品價格暴漲。例如,我國核電站使用的“各向同性石墨”幾乎全部來自日本的東洋碳素,每噸價格約45萬元,而成本不過5萬元。由于先進石墨加工技術被美日歐盟等少數國家壟斷,導致我國石墨資源“低出高進”狀態長期存在。

      “對于能源領域出現的‘低出高進’的局面,主要是因為我國并沒有掌握能源深加工核心技術,而先進能源深加工技術被美日歐盟等少數國家壟斷,所以導致我國資源‘低出高進’、外國‘以購代采’的狀態長期存在。而且在銷售領域,由于大多為原料銷售,市場秩序混亂相互競價成為常態,致使資源低價流失海外”。中商情報網產業研究院行業研究員馬思明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道。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周修杰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由于我國能源行業起步較晚,核心技術、核心設備、核心ZL多被國外巨頭把持,國內企業在該領域的攻關工作始終無法趕超,低端出口、高價進口變成了諸多企業生存的重要模式,極大地影響了行業的健康發展和附加值的提升,資源浪費、產能過剩、結構失衡等問題也接踵而至。

      黑龍江奧宇石墨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劉金柱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石墨初級產品大約以每噸3000元~4000元價格出口,但被加工成一個人工心臟瓣膜,價格高達12萬元。

      對于這樣“低出高進”的尷尬局面,中國石墨行業協會輪值會長、日新集團董事長張彬警告稱:“如果不改變石墨行業的格局,再過20年,中國將無石墨可采!”他認為,國家層面應該更多地關注這一產業的轉型升級。

      其實對于出現的“低出高進”的現象,并不只是石墨行業所特有的。對于鋼鐵行業而言,進口高價鐵礦,出口低價鋼材已經成為常態。稀土領域亦是如此。

      石墨成為下一個稀土?

      稀土是一種叫做鑭系元素的統稱,其中包括17種稀有化學元素,在超導、航空、激光、永磁等高科技領域應用極廣。長期以來,由于各種原因我國稀土資源一直被當作白菜大規模賤賣。據統計,我國稀土儲量僅剩2700萬噸,在世界總儲量中占比由過去的70%以上下降至目前的30%。中國并非世界上唯一擁有稀土的國家,卻在過去幾十年承擔了供應世界大多數稀土的角色,結果付出了破壞自身天然環境與消耗自身資源的代價。按現有生產速度,我國的中、重類稀土儲備僅能維持15至20年,未來極可能需要高價進口。

      中國雖然出口稀土,但是這些低價出口的稀土,在國外經過深加工之后,往往以幾十倍甚至百倍的價格再賣給中國。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光憲曾表示,1995年到2005年10年間,因為低價出口稀土,造成中國外匯損失高達數百億美元。

      業內人士表示,天然石墨作為一種前景很好的不可再生資源,應該適當限制其初級產品的出口,將更多的精力花在扶持高端產品的發展上,“不能讓石墨走稀土的老路”。

      馬思明表示,石墨對于工業發展的重要意義,比稀土有過之而無不及。石墨作為一種天然碳材料,被發達國家日益重視,而中國卻依然只是產業鏈條中的原料供應者。一些發達國家也有石墨礦藏,但考慮到其重要性、稀有性以及開采的環境成本,都把本國石墨資源作為戰略資源進行儲備,限制開采,轉而從中國等其他國家低價進口石墨初級產品,用于生產或儲備;我國目前約有近千家石墨企業,石墨資源濫采亂掘、采富棄貧、粗放經營、管理水平低的現象比較普遍,開采和加工呈現無序化狀態。長此以往,石墨就有可能演變成當前稀土的狀況。

      周修杰指出,石墨行業跟稀土行業一樣,都已經成為中國低端制造業的典型代表,國家層面政策把控不嚴、地方政府整頓工作不利、龍頭企業技術落實,多重因素使得我國石墨行業一直以低端制造、低端出口為主。這在我國能源行業、資源類產業中廣泛存在,粗放型的發展方式是導致這類問題長年發生的根本原因。

      業內人士表示,對于石墨行業,應借鑒稀土資源管控模式,從全國范圍內調控石墨產能。由于中國在全球石墨資源格局中并不像稀土那樣占據絕對地位,并且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已經在WTO敗訴,管控模式在當前的國際貿易格局下作用有限。然而中國的石墨產業確實需要資源整合和產業升級,以實現從粗放向精細經營的轉變。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對于石墨產品的生產、出口等問題,國內可以借鑒對稀土的操控方式,將資源整合起來。不能等到沒有資源了,才去整合。政府現在需要借鑒管控稀土資源的模式,進行相應的資源整合與技術研發引導,以免讓石墨資源重走稀土的老路。

      破解之道:統籌規劃 轉型升級

      石墨由于其特殊的結構,具有耐高溫性、抗熱震性、導電性、潤滑性、化學穩定性以及可塑性等眾多特性,一直是軍工與現代工業及高、新、尖技術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戰略資源,石墨應用范圍廣泛。曾有專家預言:20世紀是硅的世紀,21世紀將是石墨的世紀。

      目前,我國石墨礦藏濫采亂挖現象頻發,許多沒有正規礦山開采能力的中小企業也混跡其中。而且,不少企業使用的仍是二三十年前的設備和技術,石墨企業生產狀況呈現“小、散、亂”的特點,以至于能耗高、污染重、生產效率低,造成資源浪費的同時嚴重污染環境。治理石墨行業已經迫在眉睫。

      周修杰表示,治理石墨行業,一方面,國家層面、地方政府、國企央企應當及早進行行業整頓,產能優化、結構調整工作必須及時到位,違法違規行為應當徹底根除;另一方面,核心技術、核心設備的研發制造工作需要龍頭企業、科研院校多加努力,產業鏈條各環節的核心競爭力都需要不斷提升,以此來促進石墨行業附加值的增加。

      由于我國石墨出口大都是初級產品,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就是我國對于石墨產品的核心技術沒有掌握,以至于受到國外企業的控制。談及石墨產業,張彬認為不缺資金,不缺市場,主要缺人才。對于石墨技術人才的培養以及提升企業科研開發顯得十分必要。企業科技水平提升的保障是行業能在規范的環境下運行,這方面還要依賴于國家和地方對行業的整頓和對企業的嚴格準入。

      馬思明則指出,要破解石墨“低出高進”的尷尬局面,還需要國家借鑒稀土資源管控模式,從全國范圍內調控石墨產能;鼓勵科技研發,統籌規劃石墨產業發展。相關部門應加大對石墨產業扶持、統籌規劃石墨產業;保護性開發石墨資源,建立石墨資源儲備機制;積極爭取石墨資源的國際定價權;維護中國石墨主權,堅持石墨資源管控的立場;另辟蹊徑,減少中國石墨的國際爭端。

      中國有廣袤的國土,但是如何通盤考慮并最有效率地利用這些資源,有關管理部門考慮得還不夠充分。對于像石墨、稀土等這類資源,如果不進行統籌規劃,任由“低出高進”的局面發展,不僅會造成資源大量外流,也給國內生態環境造成巨大影響。我們必須要通過對內監管來保護珍貴的資源,否則就會淪落到“為他人做嫁衣”的境地。

    相關文章

    第三批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項目)公示

    為持續推進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范應用,加快能源重大技術裝備創新,切實保障關鍵技術裝備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我局組織了第三批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申報及評定工作。根據《國家能源局關于促進......

    我國突破丙烯生產新工藝打破傳統反應熱力學限制

    7月28日凌晨,《科學》雜志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家在化工領域的研究成果——天津大學低碳能源化工研究團隊經過潛心技術攻關,提出從催化劑結構設計到反應熱量高效利用的新概念,成功打破傳統反應熱力學限制,奠定了......

    國家電網公司開展三個專項行動

    “通過改造引入高效供能技術,車間成功上線了三維熱交換回收設備,能讓蒸汽在不同溫度‘階梯’上跑起來,實現了重復利用。”近日,國網杭州供電公司能源數據中心專家楊翾為杭州諾邦無紡股份有限公司算了一筆“節能賬......

    “堆滿中國光伏組件”!能源危機令歐洲“掃貨”,中國光伏出口持續增長

    “歐洲的庫房里堆滿了中國的光伏組件。”美國石英財經網20日援引研究公司雷斯塔能源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目前歐洲囤積的中國造太陽能組件累計價值約為70億歐元,遠超當前實際需求。過去5年,歐洲的光伏進口支出......

    山西電建實現能源項目“三連發”

    山西漳山600兆瓦乏汽改造項目完工,一道道熱網管路縱橫延伸,以“三改聯動”提高電煤利用效率;曲沃“新能源+儲能”300兆瓦光伏項目全容量并網發電,以光惠農;武鄉100兆瓦光儲一體項目全容量并網發電,點......

    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勢頭強勁

    國際能源署近期發布的《可再生能源市場更新》報告認為,由于政策支持、化石燃料價格上漲、太陽能和風能發電項目的積極推進,預計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將新增1/3,明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繼續增長。根據......

    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勢頭強勁

    國際能源署近期發布的《可再生能源市場更新》報告認為,由于政策支持、化石燃料價格上漲、太陽能和風能發電項目的積極推進,預計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將新增1/3,明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繼續增長。根據......

    煤價下行利好火電多家公司業績飆升

    2023年上半年,火電板塊上市公司或迎來較好業績表現。截至目前,披露業績預告的三家企業均宣布業績大幅度預喜,煤炭價格回落以及發電量上升是驅動企業利潤增長的關鍵。7月9日,申能股份(600642)披露業......

    四川出臺新政:集成電路等產業被重點提及

    近日,中共四川省委發布《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到,到2027年,制造強省建設取得新成效,制造業增加值占比明顯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

    “稀土新材料”重點專項2023年度指南項目申報書填報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3年06月25日 來源:科學技術部各有關單位:根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管理工作的總體部署,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發展促進中心已完成“稀土新材料”重點專項2023年度指南項目預......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