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08-11-10 17:22 原文鏈接: “食品安全”懲戒之棒必須打到痛處

        食品添加劑行業有兩個問題亟需解決,其一是非法添加,其二也是更為重要的,監管合法添加,防止濫用。專家的呼聲,顯然已經引起了相關部門的注意。據悉,已經經過多次修改的《食品安全法》草案,有望吸收大家的意見,增加條款明確規定防止食品添加劑使用的不規范和濫用。

        
    難覓無添加劑食品
       
        眼下,添加劑食品已經擠占了無添加劑食品的位置。但記者察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卻發現,《標準》只對可添加的品種目錄進行了規范,卻沒有對添加品種的總量進行限制。比如新鮮出爐的面包,《標準》允許加入的添加劑多達102種,卻沒有一個配伍禁忌或者總量控制,實際上,每只面包制作過程中,可能需要數十種添加劑。
       
        而《標準》的添加劑使用章節,也只提到“在達到預期效果下盡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用量。”市食藥監管所副所長李潔表示,國家希望能不用盡量不用添加劑,可這只是推薦原則。
       
        因為沒有強制性,這些原則被生產企業人為忽略。有一位專家說:“國內許多食品企業多數只力求迎合消費者的喜好,并不真正關心有害沒害。”

       
    風險評估尚不到位
       
        添加劑充斥食品市場,但這些合成物對人體的影響,科研部門目前尚無定論。
       
        以糖精為例,糖精是一種沒有任何營養價值的甜味劑,進入口中很快產生甜感,甜度是蔗糖的350—450倍,但價格卻低許多。于是,一些食品生產廠家便大量使用糖精,在某些劣質飲料、蜜餞和果脯中,糖精超標的現象比比皆是。
       
        據悉,對于糖精的爭議,從上個世紀初就開始了。當時,美國FDA經過動物試驗后發現,糖精有致畸性,分解物環己胺會引起膀胱癌和染色體的變異。但是后來又撤銷了其研究的結論,稱無誘變作用,對人體無生理危害。
       
        糖精到底有沒有危害?科學界至今未給出定論。在我國,相關的規定只是不允許在嬰兒食品中使用。
       
        諸如此類問題在食品添加劑行業還有很多。面對添加劑使用方法沒有細致指導的現象,相關專家呼吁,行政部門應根據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及時對食品添加劑的品種、使用范圍、用量的標準進行修訂,對經過風險評估證明安全可靠、技術上確有必要的,才能列入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范圍。
       
        上海應用技術學院香料香精技術與工程學院院長肖作兵教授說,新增一個允許加入的食品添加劑,必須慎之又慎。“按理說,應該先經過動物實驗,隨后再進入人體試驗,這樣的過程可以參看藥品準入的程序。”

       
    懲戒之棒打得太輕
       
        無論對于政府部門還是對于企業,提升食品安全都需要成本。遺憾的是,愿意花這種代價的人并不多。前幾年,某研究機構歷時10多年,研制出一種名叫乳酸鏈球菌素的防腐劑,這是一種高效、無毒的天然食品防腐劑,在一定范圍內可替代合成的山梨酸鉀和苯甲酸鈉。但很少有企業愿意使用,原因就是成本太高。
       
        在中國,食品添加劑行業無論從產量還是規模,都是一個小行業,行業門檻很低,生產企業不計其數,僅一個食用香精行業就有2000余家企業。專家表示,這個行業的結構是紡錘形的,大企業非常少,大部分是一些中型偏小的企業。這種結構,讓整個產業非常不穩定,競爭非常激烈。近年來,企業為了提高競爭力,紛紛選擇擴大規模,最終由于整個行業缺乏宏觀調控,廠家又不得不競相壓價,壓價的惡果,就是節約安全成本。
       
        面對這種情況,監管部門的監管力度明顯不夠,懲戒之棒也打得太輕。專家們表示,政府有關方面對于食品添加劑行業的信息透明要求不夠,對食品安全評估研究不夠,對監管的覆蓋面不夠,對檢測力度的科研投入不夠。同時,懲戒力度更不足。
       
        肖作兵打比方說,一個企業如果要達到歐盟標準、美國標準,也許需要花費至少100萬元的成本,可一家企業一次違法的成本,卻最多僅需要10萬元,而它所獲得的利潤卻是驚人的。據了解,在面粉面食品質改良劑中,2005年衛生部就下達通知,取消使用溴酸鉀。可根據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中心2007年5月的報道,檢測的1748個小麥粉樣品,有7.04%的面粉檢出有溴酸鉀。
       
        “有一些人就是拿著錢等你來罰款,可很多時候,他們恰恰能逃過監管,省下這筆錢。”肖作兵認為,既然是懲戒違法,就必須打得違法者痛到不敢再犯。

    相關文章

    從農場到餐桌每個階段都有更多的微塑料進入你的食物中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在全球范圍內,微型和納米塑料以及塑料添加劑廣泛存在于我們的食品供應中。雖然我們了解它們是如何到達那里的,但我們對它們對人類健康、食品安全和安全的影響了解不多。平均每人每年丟棄約77磅......

    3種食品添加劑新品種4種新食品原料公開征求意見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日前對3種食品添加劑新品種:食品工業用酶制劑新品種絲氨酸蛋白酶、擴大使用范圍的食品添加劑乳酸鈣和三贊膠,以及4種新食品原料:桃膠、油莎豆、腸膜明串珠菌乳脂亞種、吡咯并喹啉醌二鈉......

    這18項食品相關國家標準將修改

    各有關單位:根據《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我委組織起草了《食品添加劑愛德萬甜》等18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請于2022年10月10日前登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管理信......

    “三新食品”新食品添加劑解讀

    一、食品添加劑新品種(一)乳糖酶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來源的乳糖酶申請作為食品工業用酶制劑新品種。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法國食品安全局、丹麥獸醫和食品局等允許其作為食品工業用酶制劑使......

    食品的“零添加”致富經又能收割一波年輕人

    食品中的“海克斯科技”不只是短視頻博主們的流量密碼。逛完超市之后,周緣發現,線下調味品的陳列和營銷也緊跟“潮流”。在某大型超市的醬油貨架,視線所及的最佳位置上,擺滿了周緣過去沒怎么見過的各品牌頭部產品......

    鐘薛高雪糕高溫不化,“雪糕刺客”引添加劑焦慮

    近日,一位網友發文稱,鐘薛高旗下一款海鹽口味的雪糕在31℃的室溫下放置近1小時后,仍然沒有完全融化,該事件連續兩天登上熱搜榜。這款不化的雪糕一直在引發網友推測,到底是防腐劑還是凝固劑?圖來自微博鐘薛高......

    歐盟評估L胱氨酸作為添加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0年2月28日,據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消息,應歐盟委員會要求,歐盟動物飼料添加劑和產品(FEEDAP)研究小組就一種L-胱氨酸(L-Cystine)作為所有動物品種的飼料和飲用水的營養添加......

    歐盟評估異亮氨酸作為所有動物添加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0年2月18日,據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消息,應歐盟委員會的要求,歐盟動物飼料添加劑和產品(FEEDAP)研究小組就谷氨酸棒桿菌KCCM80189發酵產生的異亮氨酸(L-Isoleucine......

    歐盟食安局評估木質磺酸鹽作為添加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0年2月12日,據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消息,應歐盟委員會要求,歐盟動物飼料添加劑和產品(FEEDAP)研究小組就木質磺酸鹽(lignosulphonate)作為添加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發表科......

    日本發布《食品、添加劑的規格標準》的部分修改單

    2020年1月15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了《食品衛生法實施規則相關省令》及《食品、添加劑的規格標準》的部分修改單,主要內容如下:1.添加劑相關:(1)新增二碳酸二甲酯為指定添加劑;(2)設定了二碳酸二......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