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保衛戰背后的較量
為期一年、被稱為“史上最大規模督查”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工作已過去3個月,從環保部官微無一日停歇的問題通報,到企業擅自撕毀封條強行違法生產、阻撓執法等事件屢次發生可見,各地想要打好這場藍天保衛戰,并非易事。
被納入“2+26”城市督查范圍的山東省菏澤市也不例外,就在20天前,環保部通報了菏澤市11起撕毀封條違法生產事件,一時間,這座城市被“環保風暴”刮到了浪尖。
近日,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來到山東省菏澤市,隨環保部督查組執法人員深入菏澤市曹縣、鄆城縣、巨野縣、牡丹區等區域,現場了解督查組與當地“散亂污”企業的拉鋸與較量。
目前,這場“環保風暴”遠未結束,但帶來的震動與思考已浮出水面。
頂風作“案”與最大規模督查
環保部披露的數據顯示,督查進行3個月以來,該部派駐京津冀及周邊28個城市的督查組共檢查了32408家企業(單位),其中存在環境問題企業20602家,問題率達到63.6%。
記者來到菏澤時,環保部的強化督查工作已進行至第六輪次第二批。第二批第二十一督查組組長張治偉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他們已在菏澤市待了半個月,剛進入菏澤市,每天隨機抽查企業均能發現問題,鄉鎮上隨處可見冒煙的煙囪、排放廢氣的鍋爐。11起企業擅自撕毀環保部門封條事件,就發生在他與第六輪次第一批督察組交接工作的前一天。
6月16日晚,環保部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的第10周周報》中通報,督查組發現已被查封的“散亂污”企業撕毀封條違法生產事件16起,其中山東省菏澤市11起、德州市兩起,河北省邯鄲市、滄州市、河南省焦作市各1起。
環保部的通報材料披露稱,鄆城縣華北化纖有限公司涉及擅自撕毀封條、違規使用1臺6噸燃煤鍋爐,粉煤灰、煤渣露天存放,無防塵措施,揮發性有機廢氣無治理設施等。該公司負責化驗技術和機械維修的田玉將向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解釋其撕毀封條再生產的原因時說,“我們不知道后果會那么嚴重,以為環保風頭可能一陣就過了,因為還剩下一些料沒用完,就想再干完這一單。”
田玉將說,華北化纖的鍋爐在今年4月底已被貼上封條,5月初發現封條被風刮走,但一直未重啟生產,直到6月中旬,迫于客戶催單的壓力,生產線上的工人便決定再次生產,但沒想到鍋爐剛點著,還在加熱階段,就被查處。最終,該企業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責任人被行政拘留7天。
記者來到華北化纖時,鍋爐房的屋頂已被揭開一半,鍋爐在通報下達的第二天從屋頂吊出,煙囪也被推倒,煤氣管道均被拆除,鍋爐房前的粉煤灰、煤渣也全部清除。
距離華北化纖有限公司不到500米的江北化纖也因撕毀封條、違規使用1臺無環評手續的10噸蒸汽鍋爐、1臺導熱油爐被通報。鍋爐現已拆除,企業暫時停產,原來有160余人的企業僅留下幾名工人。
江北化纖的工人刁兆敏說:“大家又不能干等著沒有收入,鍋爐工不懂法律,爬上爐子就把封條給揭了,老板事先并不知情。”
“清除‘散亂污’企業的難處,是人們意識難以轉變,(人們)常抱有僥幸心理。”張治偉說,他們督查工作的重心就是“發現新問題,排查老問題”。他曾在督查時發現,有些企業在門口豎著“鍋爐已清除、關門停產”的牌子,但進去之后仍燒著鍋爐。
張治偉說,為最大程度地發現問題企業,他們會刻意避開省道、大道,專門選取偏僻小道和郊外進行排查,并通過奧威互動地圖進行搜索定位,前往廠房集中分布的區域檢查。此外,環保部也會通過熱點網格分析法,利用衛星反演技術確定污染來源。
“為保證督查情況真實,我們每天排查的地方都是隨機挑選,早上出發前,才知道要去的縣城、鄉鎮,但也只是大致的方向。”張治偉說。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在現場看到,當督察組到達一家企業時,會對現場生產跡象、鍋爐拆除情況、排污設施是否完善等進行詳細檢查,隨后要求企業出具營業執照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格證書,并在專用的“環境監察移動執法平臺”上對該企業的名稱和法人名字進行核對,確認企業類型、經營狀態、經營范圍,若存在問題,立即通過“執法平臺”上報,并通知當地環保部門立即進行整改。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封條被撕事件折射出藍天保衛戰的艱難。”菏澤市環保局局長張善甲認為,鄉鎮政府整治不到位,部分企業主法律意識、環保意識不強、對“散亂污”認識不到位等問題,都在一張張被撕的封條下暴露出來。
張善甲提到,很多“散亂污”企業在當地存在已久,甚至成為不少企業主的“生存之道”,轉變他們的觀念需要時間。
菏澤市環保局總工程師趙連柱解釋稱,菏澤屬于林木產品加工基地,以曹縣為例,由于擁有豐富的楊樹資源,曹縣木板廠的發展歷史近30年,已發展為伐木、削皮、壓板、加工、銷售出口的完整產業鏈,木材加工早已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
趙連柱稱,“散亂污”企業的整治主要由最基層的部門來承擔,面對動態變化且隱蔽性強的“散亂污”企業,鄉鎮政府缺少治理經驗,所以出現了一些問題。“現在鄉鎮干部每天騎個自行車在村里轉,看看哪個地方有煙囪在冒煙,哪個地方有機器響,再納入整改取締范圍。”
張善甲表示,撕毀11張封條的企業均由鄉鎮政府和環保所進行查封,部分封條的粘貼手續并不規范。但他提到,粘貼封條需要走很多工作程序,首先要了解企業過失,調查取證,確認實施之后經過多次開會決議,再由單位領導批準。但有些鄉鎮為應付督察組和領導檢查,“頭天弄個封條給企業貼上以表整治態度”,并沒有進行相關備案。
張治偉在鄉鎮督查時,也發現了張善甲提及的問題。
環保部通報16家撕毀封條企業后,張治偉在鄆城縣黃安鎮又發現了3家撕毀封條的企業,分別為銀盛木業有限公司、翔云木業有限公司、祥泰木業有限公司。
一些當地鄉鎮政府工作人員告訴張治偉,他們采用“兩斷三清”的方式對上述“散亂污”企業進行治理,但斷了電后他們又私自接上,斷了水后也不影響他們生產,無奈之下,只得貼封條進行處理。
排查銀盛木業有限公司時,張治偉發現,被撕毀的封條就在鍋爐上放著,封條上沒寫日期,只蓋了一個“鄆城縣黃安鎮人民政府”的公章,整個車間彌漫著一股刺鼻的氣味。
黃安鎮副鎮長戚雪華承認鎮政府一共貼了5家企業的封條,但此前沒有粘貼封條的經驗,也不了解批復粘貼封條的相關手續。因為屢次勸告上述企業停止生產無果,“實在沒辦法了,就去打印了5張封條貼上。”戚雪華回應,沒寫日期應屬于工作人員的疏漏。
在環保督察人員看來,貼封條的整治模式與企業撕封條的沖動,恰恰折射出整治中雙方的較量。
一清到底的決心
張善甲認為,環保部對撕毀封條事件的通報給菏澤治理“散亂污”企業按下了“加速鍵”。這位剛上任1個月的環保局局長坦言壓力不小,但督察組的大力督察,環保部的持續通報“更加堅定了我們一清到底的決心”。
事發后,11家企業所在的5個縣的縣委、縣政府連夜組織執法人員對11家企業的燃煤小鍋爐進行拆除。此外,市政府制定了《進一步加快“散亂污”企業清理取締及燃煤小鍋爐取締淘汰實施方案》,確定6月18日至7月31日,對全市“散亂污”企業及燃煤小鍋爐進行一次拉網式清理整治,力爭7月20日前完成取締淘汰任務,7月31日前驗收完畢。
在7月5日的《菏澤市“散亂污”企業、燃煤小鍋爐取締淘汰進展情況日通報》中,“散亂污”企業清理取締、整改提升工作已完成94.69%,燃煤小鍋爐取締情況已完成99.77%。
“我們原來計劃是5月底處理30%,7月底處理70%,9月底完成100%。”張善甲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自6月21日起,菏澤市環保局每兩天會向市政府上報一期《菏澤市“散亂污”企業、燃煤小鍋爐取締淘汰進展情況日通報》,記者對比前7期通報發現,“散亂污”企業清理取締、整改總數增加了1147家,燃煤小鍋爐總數增加了3293個。
菏澤市市委書記孫愛軍也在6月26日的通報中批示:“各縣區要強化網格化管理,進行拉網式排查,不要遺漏一家‘散亂污’,一個小鍋爐。”
趙連柱說,菏澤市環保局對“散亂污”企業的整治標準有兩項:一是關停取締存在無證無照、涉嫌違法違規經營、高污染、高能耗、低產出等情況的企業;二是停產整治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環境污染較小、能耗標準較低、安全基礎較好的“散亂污”企業。
記者隨環保部督察組在菏澤市定陶區半堤鎮隨機排查已停產企業時,宏達鑄造廠老板焦圣發剛把廠里剩余的40多噸鐵以較低價格賣出,機械設備也已關停多日。焦圣發說:“我們這行污染太重了,既然不環保,以后就不干了,去謀點別的出路。”
半堤鎮環保所相關負責人說:“我們對‘散亂污’企業也不是一棍子打死,只要對方有能力和資金保障進行改造,并寫下愿意提升改造保證書,我們會給予緩沖空間,但7天內完不成,還納入取締處理,若企業沒有環評手續,一律納入取締處理。”
不過,也有人質疑:那些被取締的“散亂污”企業會不會到別的省份重起爐灶,形成污染轉移?
張善甲提到,“散亂污”企業治理不僅是菏澤市、山東省、乃至“2+26”個城市的工作,而是全國范圍內的工作,目前各省都在加快進行“散亂污”企業的整治。“大氣污染治理工作持續開展,環保理念深入人心,‘散亂污’企業的生存空間只會越來越小。”
針對“散亂污”企業治理、整改后的產業恢復、升級問題,張善甲表示,目前各鄉鎮已在進行燃氣管道的鋪設工作,菏澤也在進行園區規劃的方案擬定工作,在園區建立大型燃煤供應中心或燃氣站,讓排污措施更加規范化、合理化。
張善甲說:“我們現在所做的工作,不是給企業發展攔路,而是讓其改道,讓企業走得更遠。”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北京市通州區生態環境局公布了大氣污染在線源解析建設項目中標公告。本次采購涉及顆粒物在線源解析質譜儀、PM2.5在線源解析質譜監測系統-車載款(不含車)、VOC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
大氣重污染的成因來源與控制是社會熱點問題之一。在春節和疫情管控期間,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深入分析重污染過程的特征和規律,為2020年打贏藍天保衛戰提供持續的科技支撐。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
由于近些年,我國空氣污染比較嚴重,尤其是秋冬季重污染天氣頻繁,大氣污染問題受到了各界的關注。大氣污染的監測和治理是我國環境保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我國大氣污染的特點,及構建環境空氣自動監測質量......
近年,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建設不斷擴大,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峻,其中最為突出的一項就是大氣污染。大氣污染主要體現在空氣中的浮塵顆粒較大、污染物超標,尤其是在高密度人口的經濟及社會活動中,大量細顆粒......
空氣污染已經嚴重影響人類健康和環境質量。生態環境部公布的《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有239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超標,占70.7%。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作為空氣......
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我國在不斷加強城市文明建設的進程中取得了顯著成效,但與此同時隨之而來的是日益嚴峻的環境污染問題,當各類環境污染成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環境治理就應運而生。對此,我國對大氣污染治理力......
為改善空氣質量,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實施末端控制技術,調整能源消費結構。這些措施使得中國的空氣質量管控計劃產生了顯著的環境效益,但同時也帶來了不可忽略的經濟成本。研究背景在環境決策領域中,成......
大氣重污染的成因來源與控制是社會熱點問題之一。在春節和疫情管控期間,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深入分析重污染過程的特征和規律,為2020年打贏藍天保衛戰提供持續的科技支撐。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
近日,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大氣污染控制化學研究組(陳進生研究團隊)在大氣污染成因與氣溶膠酸度研究方面取得進展:大氣細顆粒物(PM2.5)在準靜止鋒天氣形勢下易出現二次轉化,PM2.5中的液態水含量......
近來,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中國北方地區霧霾頻發的“怪現象”。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1月25日至28日,2月10日夜間至13日白天,京津冀地區先后出現了兩次持續性區域重污染過程,北京甚至在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