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月11日報道,加拿大和英國科學家首次在量子計算機上模擬了基本量子粒子——重子,最新研究使科學家能借助量子模擬研究中子星,了解更多宇宙早期的情況,并發掘量子計算機更多革命性的潛力。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量子計算研究所的研究員克里斯蒂娜·穆斯克說:“這是科學家們首次在計算機上模擬重子,未來某一天,量子計算機也許可以讓我們模擬這些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屆時,科學家們或許不需要在加速器中讓粒子相撞,他們可以在量子計算機上模擬這些相互作用來研究宇宙的起源等。”
穆斯克領導的量子交互小組主要研究晶格規范理論的量子模擬。這些晶格規范理論主要用于描述包括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在內的物理學理論。規范理論包含的場、力、粒子、空間維度和其他參數越多,就越復雜,越難以利用經典超級計算機進行建模。
在最新研究中,穆斯克所在的IQC團隊與英國約克大學的蘭迪·李維斯合作,開發了一種資源高效的量子算法,允許他們在IBM的云量子計算機和經典計算機上,對一些基礎物理學和物質開展簡單的模擬。他們首次模擬了基本粒子重子。
重子由夸克組成,夸克是科學家們認為不能再分割的一種基本粒子,質子和中子都屬于重子。研究人員指出,通過這一里程碑式的步驟,他們正在開辟一條用量子計算機模擬規范理論的道路,而這種模擬遠遠超出了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的能力。
滑鐵盧大學物理系和天文學系博士后張景磊(音譯)說:“對于我們來說,這些結果令人興奮的一點在于,未來我們可以考慮在更高密度下模擬物質,這超出了經典計算機的能力。”
研究人員指出,隨著科學家不斷開發出更強大的量子計算機和量子算法,他們將能夠模擬更復雜的物理現象,揭示迄今最好的超級計算機也無能為力的有關宇宙的秘密。
12月22日,在2023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暨金融科技標準認證生態大會上,北京金融科技產業聯盟秘書長聶麗琴介紹了聯盟旗下量子技術聯合實驗室的戰略規劃和最新進展。聶麗琴表示,量子技術、生命科學等是未來產......
近日,廣東省極端條件重點實驗室的啟動會暨2023年極端實驗條件研討會在東莞松山湖科學城的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成功召開。該實驗室由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牽頭,中山大學、東莞理工學院共同合作建設,并于2023年......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T2125010)等資助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張強教授等與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單位科研人員合作,首次實現了一套以器件無關量子隨機數產生器(D......
韓國基礎科學研究所(IBS)量子納米科學研究部與日本、西班牙、美國等國的聯合研究團隊成功實現了具有多個電子自旋的“多量子比特”平臺,實現了設計研發新型量子計算機的重要一步。聯合研究團隊的核心技術是利用......
英國政府宣布將在布里斯托爾建造新的歐洲最強超級計算機(Isambard-AI),以推動英國人工智能研究和創新。布里斯托大學將領導建設人工智能研究資源(AIRR),作為國家設施發揮世界級AIRR集群作用......
半導體已經變得無處不在,但它們也有局限性。半導體中會產生激子(電子-空穴對),這意味著能量以熱的形式損失,信息傳輸是有速度限制的。發表在26日《科學》雜志的論文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化學家團隊描述了迄今......
美國量子計算機制造商“原子計算”公司近日宣布,他們成功研制出了全球首臺能運行超過1000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打破了此前由IBM公司的“魚鷹”創造的433個量子比特的紀錄。這一重大突破有望提高量子計......
電動汽車、智能電網、高速列車等新興工業應用的快速發展,對高精度的電流傳感器提出了更高要求。與傳統電流傳感器相比,基于量子效應的傳感裝置可以利用量子態操控技術來提高測量的精度。這些優勢使得基于量子效應的......
近日,美國計算機學會公布了獲得首屆戈登·貝爾氣候建模獎提名的研究工作名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新一代神威超級計算機上的應用成果(EstablishingaModelingSystemin3-kmHori......
黏附在STM尖端的鐵原子與一個鈦量子比特(藍色)“對話”,用它讀取和寫入其他兩個量子比特(紅色)的信息,并讓它們執行基本的量子計算。圖片來源:量子納米科學中心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