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是我們這個星球上最重要的元素之一,碳原子具有極輕的原子質量和極強的共價鍵。碳是元素周期表中最多樣化的元素之一,它可以與自身或者幾乎所有的元素以多種雜化方式成鍵,獲得結構豐富的碳網絡,很多碳分子具有獨特的π電子共軛體系,并展現出優異的力、熱、光、電等屬性。
碳材料一直被認為是一種未來材料,甚至有的材料學家認為人類社會將由現今的“硅基電子時代”邁入到未來的“碳基電子時代”。通過調節碳材料的帶隙,可以使其表現出迥異的電學性質(如金屬、半導體和絕緣體),從而在晶體管、能源存儲器件、超導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碳材料的性能與其拓撲結構密切相關,因此,研究新的二維碳同素異形體,特別是具有帶隙的新型結構,建立結構與物性之間的關聯,具有重要意義。制備新型碳材料一直是材料領域的前沿科學問題,以富勒烯、碳納米管、石墨烯、石墨炔為代表的新型碳材料的每一次發現都引發了材料學家的研究熱潮。1985年,Robert F. Curl、Jr、Harold Kroto和Richard E. Smalley發現C60(獲1996年諾貝爾化學獎);2004年,Andre Geim和Konstantin Novoselov成功地從石墨中分離出石墨烯(獲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同一種元素構成的物質,由于原子排列不同,展現出不同的物理化學性質,稱之為同素異形體。碳有多種同素異形體,包括金剛石、石墨、富勒烯、碳納米管、石墨烯和石墨炔。
6月15日,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鄭健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上發表了題為Synthesis of a monolayer fullerene network 的新成果。該工作在常壓下通過簡單的反應條件,創制了一種新型碳同素異形體單晶——單層聚合C60。這是一種全新的簇聚二維超結構,由 C60簇籠在平面上通過C-C鍵相互共價鍵合形成規則的拓撲結構。這種新型碳材料具有較高的結晶度和良好的熱力學穩定性,并具有適度的禁帶寬度,為碳材料的研究提供了全新思路。
迄今為止構筑二維材料的最小單元是單個原子,被稱為人造原子的納米團簇作為基本單元構筑更高級的二維拓撲結構一直未能實現。由于碳碳成鍵的反應收率不是100%且反應不可逆,因此使用傳統化學反應自下而上通過分子“壘磚頭”的方法制備二維團簇碳材料單晶幾乎無法完成。鄭健課題組歷時5年,利用摻雜聚合-剝離兩步法,成功制備了單層二維聚合C60單晶,獲得了確鑿的價鍵結構。
通過調節鎂(Mg)和C60的比例,他們在常壓條件下制得了兩種緊密排列的準六方相和準四方相的Mg插層聚合物單晶,通過新的有機陽離子切片策略,使用四丁基水楊酸銨作為切割試劑,從準六方相結構中剝離得到單層C60聚合物。研究人員利用單晶X射線衍射(XRD)和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STEM)對該單層C60聚合物進行了結構表征,結果顯示C60之間通過C-C橋連單鍵和[2+2]環加成的四元環橋連鍵在平面內連接形成了一種全新的二維拓撲超結構。單層聚合C60的帶隙約為1.6 eV,是典型的半導體,預示其在光/電半導體器件中具有潛在應用。此外,該結構具有良好的熱力學穩定性,在約600K(326.85℃)下仍舊穩定存在。
由于不對稱成鍵結構,單層聚合C60中每個C60單元被拉伸成方向一致的橢球形,從而使得這種新的碳材料具有顯著的平面各向異性,如各向異性聲子模式和電導率,這意味著該材料在非線性光學和功能化電子器件方面可能具有應用前景。此外,由于其獨特的共軛碳結構、巨大的超晶格和多孔骨架結構,該二維簇聚碳材料或在超導、量子計算、自旋輸運、信息及能量存儲、催化等領域也具有潛在應用價值。
該研究工作由中科院化學所有機固體實驗室獨立完成。該工作得到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學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和北京分子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的支持。
圖a:準六方聚合C60的單晶結構示意圖,每個C60與周圍6個C60通過C-C共價鍵相連。圖b:單層聚合C60的STEM圖片,C60籠簇在STEM圖片中顯示為圓環。
自然界中,生物離子通道能夠精準篩分離子。這激發了研究人員構筑仿生離子篩分材料的靈感。這些材料可以分離一種陽離子跟其他陽離子,也能夠將一種陰離子跟其他陰離子分開,廣泛應用于化工和環境領域。用于分離陽離子......
記者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悉,該校李偉偉教授與清華大學南策文院士等共同研制出一種新型介電儲能材料,其能量密度是主流商用介電儲能材料的數十至數百倍,有望成為下一代高功率脈沖技術的核心器件。國際頂級學術期刊......
金屬材料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產生的疲勞失效是威脅重大工程安全的隱形殺手。經過多年攻關,我國科學家日前破解了這一難題,成功讓金屬材料在保持高強度、高塑性的同時,還大幅提升了抗疲勞能力。這一成果北京時間4日凌......
有多種成本低且儲量豐富的材料,可利用濕度變化,直接從空氣中捕碳。圖片來源:美國西北大學美國西北大學科學家開展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有多種成本低且儲量豐富的材料,可利用濕度變化,直接從空氣中捕碳。他們稱之......
金屬是重要的基礎材料,廣泛應用于建筑、能源、交通等領域。但當金屬受到非對稱的循環外力時,會產生塑性變形,塑性變形逐漸累積就會形成“棘輪損傷”。這種損傷會導致金屬突然斷裂,嚴重威脅工程安全。為了攻克這一......
圖(a,b)高熱穩定性熱電器件的原子級界面設計,(c)全鎂基器件在不同溫差下的轉換效率與現有器件的對比,(d)全鎂基熱電模塊的熱循環可靠性評估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U23A20685、521......
在金屬材料的世界里,有一個“不可能三角”規律,即:金屬的強度、塑性、穩定性,這三者不可兼得,此消彼長。我國科學家經過多年研究,提出了一種全新的結構設計思路,成功讓金屬材料在保持強度和塑性的同時,大幅提......
3月29日,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平行論壇——“企業發現與發明論壇”在北京召開。這是該論壇連續第三年舉辦,此次以“強科學發現之源、筑材料發明之基”為主題,邀請全球科學家、企業家和專家學者,圍繞具有戰略......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基礎研究,夯實科技自立自強根基”的重要論述,進一步推動民營企業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助力關鍵核心技術突破,2月28日,寧波市科技局會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計劃與政策局......
關于2024年重慶市中小企業技術研發中心擬認定和復核結果的公示根據《重慶市中小企業技術研發中心認定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市經濟信息委開展了2024年重慶市中小企業技術研發中心認定和復核工作,經相關工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