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5日,長征二號運載火箭搭載著天宮二號升上太空,國人振奮。
而對于盼了多年的科技工作者來說,天宮二號的意義可能更加重大。作為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上搭載的三大領域、八大主題的十余項空間科學和應用任務,意味著許許多多的“第一次”。
如今,兩年過去了,天宮二號上的這些科學實驗開展的怎么樣了,又取得了哪些成果呢?
“在深入研究國際空間科學和應用技術發展態勢的基礎上,空間應用系統充分利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平臺支持能力和優勢環境條件,安排了一批體現科學前沿和戰略高技術發展方向的科學與應用任務。”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研究員、天宮二號空間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呂從民說。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可在太空中,水未必能往低處流。在此次天宮二號的液橋熱毛細對流實驗中,中科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康琦團隊利用空間的微重力環境,在太空中“玩”起了水。
“太空特有的微重力環境為我們深入剖析熱毛細對流的真實過程提供了絕佳條件。”康琦說。他們的團隊利用3年時間,研制出一臺抽屜大小的液橋熱毛細對流實驗箱,它能夠在空間精準控制液橋的高度和注入液體的體積,也就是讓液橋一會“高大上”,一會“土肥圓”。
籍此,科學家發現了很多新的科學現象,例如,“瘦”液橋的流體失穩強烈地依賴于升溫速率,并會直接表現出不同的失穩形態;而“胖”液橋的流體失穩對升溫速率的變化只有量的提前或滯后。
其實,康琦之所以能如此順利地完成這個實驗,還離不開一個“秘密武器”的助力,那就是中國首個基于虛擬現實技術建立的遙科學實驗平臺。
遙科學實驗平臺是目前國際上支持太空科學實驗最有效的方式。它能夠把遠距離的空間實驗與地面上的人連接在一個回路里,科學家可以一邊觀察實驗現象,一邊遠程控制實驗。2017年1月,團隊還將天宮二號液橋實驗過程進行了網絡直播,大量的關注讓科學家體驗了一把當“網紅”的感覺。
在高等植物培養實驗中,科研人員首次開展了開展微重力環境下植物光周期調控機理的研究。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鄭慧瓊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在天上研究植物,除了科學意義外,還對未來的長期載人航天提供保障。
“在空間站這種密閉系統中,能量供給非常有限,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現有資源,我們就要把植物的調控過程給研究清楚。比如調控植物的開花,如果航天員要吃的是植物種子,就讓它早點開花;如果要吃的是植物葉片,就讓它晚點開花。”鄭慧瓊說。
此次高等植物培養實驗首次證明,光周期對植物開花的誘導確實會受到微重力的影響。科研人員驗證了利用植物光周期調控植物營養與生殖生長的設計思路,為有效利用空間資源進行最大化的植物生產提供了重要依據。
除了“吃”的,還有“用”的。在天宮二號飛行任務中,空間材料生長制備實驗團隊完成了半導體光電子材料、金屬合金及亞穩材料、新型功能單晶、納米及復合材料等12種樣品的空間制備實驗和后續科學研究,并成功實現了航天員在軌參與實驗。
“雖然在這次天宮二的一次飛行任務中取得了一系列有價值的成果,但這些結果基本是定性的探索型實驗。”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潘明祥坦言。
“未來,我們將從探索型為主的實驗轉向規律性研究的材料科學實驗,希望會獲取更多的原創性科學成果,貢獻于世界。”他希望,這些實驗也為中國高質量和尖端材料的制備,指導和設計開發特種材料提供科學與技術儲備,幫助中國實現在外太空制造材料的能力。
5月7日,華南理工大學-廣東保倫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保倫電子)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暨聲光電視訊設備技術交流活動在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舉行。活動上,華南理工大學副校長、未來技術學院院長徐向民,保......
細胞培養中的無菌技術無菌技術事細胞培養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保持實驗無菌性、防止污染對于保證細胞狀態、維持實驗結果的完整性和穩定性而言,都有著重要意義。污染會嚴重影響實驗結果,危及整個實驗的完整性。......
各市科技局、各有關單位: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科技創新戰略部署,系統構建以省實驗室為核心、省重點實驗室為支撐的省級實驗室體系,加強有組織科研攻關,更好地為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貢獻......
4月11日上午,湖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忠林到湖北九峰山實驗室調研,并出席湖北實驗室建設推進會。他強調,要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堅持“四個面向”,加壓奮進、攻堅突破......
4月11日上午,湖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忠林到湖北九峰山實驗室調研,并出席湖北實驗室建設推進會。他強調,要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堅持“四個面向”,加壓奮進、攻堅突破......
2023年3月23日,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上海市計測院)與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默飛世爾)共建的“集成電路檢測技術應用示范實驗室”揭牌儀式在上海張江舉辦。賽默飛色......
摘要:國外頂尖國家實驗室建設的主要特點包括:關鍵實驗室由國家部委直接管轄,實施實驗室主任負責制;人均研發經費較多,非競爭性經費遠多于競爭性經費;實驗室人數由研究需求決定,但總體規模效應明顯;人事管理靈......
據《科學》報道,目前,全球各地研究已知最致命病原體的高密封實驗室數量正在激增。一項新分析警告說,越來越多的實驗室正在增加意外釋放或濫用埃博拉病毒和尼帕病毒等病毒的風險。德國里姆斯島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數......
為進一步優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布局,引導高校面向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科學前沿技術,開展有組織科研,匯聚和培養高質量創新人才,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行業、區域發展需要,教育部于2021年啟動首批“十四五”......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通知,擬開展2023年度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市場監管技術創新中心申報工作,申報時間為2023年3月15日—5月15日。市監科財函〔2023〕56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