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譜成像儀是天宮一號搭載的有效載荷之一。在軌運行期間,多個應用單位利用它的“火眼金睛”開展了地質調查、礦產和油氣資源勘查、森林監測、水文生態監測、環境污染監測分析等,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高光譜成像儀由中科院長春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和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共同研制,是目前我國空間分辨率和光譜綜合指標最高的空間光譜成像儀,在空間分辨率、波段范圍、波段數目以及地物分類等方面達到了國際同類遙感器先進水平。
“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上安排高光譜遙感對地觀測,主要是利用高光譜成像儀‘圖譜合一’的特點以及在地表覆蓋識別能力、蘊含地物光譜信息等方面優勢,有針對性開展研究。”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張善從介紹說。
在林業方面,高光譜成像儀在森林覆蓋制圖與變化監測方面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由于空間遙感可以獲得較大范圍的數據,因此利用遙感數據可較好地估算森林的生物量和碳儲量。
高光譜成像儀在森林防火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我國森林防火主要應用的是中低空間分辨率、高時間分辨率的衛星數據,對于較大面積火場非常敏感,但對燃燒初期的明火通常較難探測到。天宮一號高光譜成像儀可同時獲取不同波譜范圍的數據,更好地滿足我國森林防火預警撲救的需求。
海洋遙感是20世紀后期海洋科學取得重大進展的關鍵技術之一。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對天宮一號高光譜遙感數據進行解譯、信息提取,用于海岸帶信息與海冰信息監測,同時針對土地利用、濱海濕地、潮間帶、岸線變遷、保護區、石油平臺監測等信息進行了制圖。
在數字化土地利用監測方面,目前大多光譜數據由于受空間、光譜分辨率等限制,難以滿足現實需要。天宮一號高光譜成像儀具有較高光譜分辨率,在類別細分方面具有一定優勢。
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所研究人員利用天宮一號高光譜數據對北京通州地區城市土地利用類型進行監測,并與同一時期其他來源的遙感數據進行了對比。“對比顯示,天宮一號高光譜數據分類結果更精細,可清晰識別出主干道、細小河流、田塊邊界等。”遙感地球所研究員劉良云說。
6月中旬,我國將擇機發射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繼續實施交會對接試驗。“神十任務結束后,我們還會安排開展高光譜成像儀相關專題應用,比如湖泊生態監測、青藏高原監測以及城市環境監測等。”中科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系統工程部副主任李緒志說。
近日,北京科技大學發布《北京科技大學紅外長波遙感高光譜成像儀采購項目》,預計花費5561900.00元采購紅外長波遙感高光譜成像儀。詳細信息如下:一、項目基本情況1.項目編號:BMCC-ZC23-07......
北京冬奧會開幕當天,一份來自火星軌道上的祝福,穿越了3.2億千米的漫長星際旅程,到達地球。正在執行我國首個行星際探索任務的“天問一號”探測器,與五星紅旗、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會徽的同框照片傳回地球,送......
2021年7月5日北京時間7時28分,風云三號E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上海技物所承擔研制中分辨率光譜成像儀(微光型)、紅外高光譜大氣探測儀Ⅱ型、紅外地平儀等3臺(套)光電產品隨星入軌,將按預定......
摘要在小型化成像光譜儀的研制和應用中,如何同時實現輕量化、高地面分辨率和高信噪比是目前亟待突破的技術難題。本文通過將線性漸變濾光片分光技術和數字域時間延遲積分技術相結合,并對鏡頭進行緊湊化處理,設計了......
中新社北京8月23日電(郭超凱)8月23日是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奔火滿月之日。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截至23日12時,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飛行里程8650萬公里,距離地球927萬......
2019年9月26日,德國ETTLINGEN訊——布魯克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BRKR)今日宣布,自6月以來,德國聯邦內政、建筑和社區部采購局已訂購8臺HI90FTIR高光譜成像儀。德國聯邦內政、建......
4月2日,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流星般從天外回歸,結束了長達7年的太空之旅。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證實,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墜落于南太平洋中部區域。再見,天宮一號,但屬于你的精彩瞬間永遠難......
3月30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官方網站發布公告顯示,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平均高度已下降至189.5公里的軌道上,近地點高度約181.8公里、遠地點高度約197.2公里、傾角約42.68度。《中國科學報》記......
北京時間6月25日上午,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組合體成功分離,神舟十號飛船從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上方繞飛至其后方,并完成近距離交會。中國首次成功實施航天器繞飛交會試驗,達到了預期效果。7時05分,天宮一號與......
高光譜成像儀是天宮一號搭載的有效載荷之一。在軌運行期間,多個應用單位利用它的“火眼金睛”開展了地質調查、礦產和油氣資源勘查、森林監測、水文生態監測、環境污染監測分析等,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高光譜成像儀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