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自然》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癌癥學研究,美國科學家團隊描述了通過限制熱量“餓死”癌細胞的最新線索——飲食模式抑制胰腺癌小鼠模型腫瘤生長的獨特機制。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發現的目的并不是推薦飲食,而是真正了解潛在的生物學機制,其描述了熱量限制飲食如何抑制癌細胞生長,并為未來新藥的研發提供了方向。
熱量限制和生酮飲食等低血糖指數飲食干預,被認為能改變腫瘤生長——能讓血糖水平和胰島素水平的峰值控制在最低,該效應與一些動物模型的腫瘤生長受到抑制有關。但是,與這類飲食相關的其他代謝變化是否會影響腫瘤生長,一直有待研究。此次的最新分析表明,限制熱量能通過改變腫瘤的血脂水平限制腫瘤生長。
美國麻省理工科赫綜合癌癥研究所科學家馬休·凡達·海登和哈佛大學醫學院丹娜—法伯癌癥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合作,分析了熱量限制和生酮飲食對胰腺癌小鼠模型的影響。實驗發現,正是熱量限制而非生酮飲食能降低血漿和腫瘤的血脂水平,還會降低癌癥用來適應低血脂環境的一種酶的活性,這會打破不飽和脂肪和飽和脂肪的平衡,從而使得腫瘤生長顯著減慢。雖然生酮飲食也會破壞這種酶的活性,但生酮飲食會同時提供大量的脂肪,使血脂增多,從而將不飽和脂肪與飽和脂肪的比例維持在對腫瘤生長有利的水平。
除了小鼠實驗外,研究團隊還分析了1165名胰腺癌患者的飲食模式與生存時間之間的關系。初步的發現顯示,脂肪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含量低的飲食可能與患者生存時間更長有關。
但研究人員也指出,低血糖指數飲食并不適合所有癌癥患者,這種飲食有時很難堅持和耐受,體重下降也可能限制治療方案的選擇。他們認為,進一步研究飲食會如何影響干預腫瘤生長的代謝變化,或能指導如何在已有的癌癥治療策略中加入模擬這類作用的飲食或療法,同時開發新藥以抑制這種酶的活性。
美國科學家的研究表明,蝗蟲不僅能“嗅出”癌細胞和健康細胞之間的差異,還能區分不同的癌細胞系。研究人員說,這項工作可以為使用昆蟲感覺神經元的設備提供基礎,從而僅通過呼吸就可以實現癌癥的早期檢測。日前,研......
光熱療法是利用具有較高光熱轉換效率的材料,將其注射到人體內部,使其聚集在腫瘤組織,并在外部光源(一般是近紅外光)的照射下將光能轉化為熱能來殺死癌細胞。它具有選擇性高,全身毒副作用小,并且治療時間短(大......
根據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癌細胞會產生少量自身形式的膠原蛋白,形成一種獨特的細胞外基質,影響腫瘤微生物群,并保護免疫反應。這種異常的膠原蛋白結構與人體內生成的正常膠原蛋白......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PLoSONE上題為“ChaperonincontainingTCP1asamarkerforidentificationofcirculatingtumorcellsinbl......
腫瘤細胞在轉移過程中會消耗遠超正常細胞需要的能量,德國癌癥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發現了與能量代謝相關的新型癌細胞轉移的促進因素,相關成果在《Nature》發表,論文的標題為:MitochondrialRN......
腫瘤細胞在轉移過程中會消耗遠超正常細胞需要的能量,德國癌癥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發現了與能量代謝相關的新型癌細胞轉移的促進因素,相關成果在《Nature》發表,論文的標題為:MitochondrialRN......
腫瘤細胞在轉移過程中會消耗遠超正常細胞需要的能量,德國癌癥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發現了與能量代謝相關的新型癌細胞轉移的促進因素,相關成果在《Nature》發表,論文的標題為:MitochondrialRN......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癌細胞轉移是癌癥治療最具挑戰性的課題,若能夠提早預測腫瘤是否轉移,就能更精準且及時針對患者進行治療與防范。臺灣大學醫學系教授黃韻如團隊歷時5年研究,從基因體結構出發,利用“高......
乳腺癌,是目前世界第一大癌癥,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署(IARC)發布的2020年全球癌癥負擔數據,全世界每年新增超過226萬乳腺癌患者。通常情況下,乳腺癌是腫瘤中預后較好的類型,如果及早發現,患......
一些腫瘤非常接近身體的重要器官,為避免治療時損害身體健康部位,開發新的癌癥治療方法至關重要。據英國《衛報》近日報道,一個國際科研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種革命性的療法,可以“點亮”并清除微小的癌細胞。這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