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至21日是第28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國家癌癥中心統計,我國胃癌發病率僅次于肺癌,位列所有惡性腫瘤第二位,每年新發病例40至50萬人,男性發病率是女性的2倍以上。
胃癌早期常常沒有特異性癥狀。胃癌大多數由胃潰瘍進展而來,很多人飯后腹痛,這便預示著胃潰瘍形成,如果不及時治療,便會進展成胃癌;胃的體積雖然小,但在進食的過程中可以接納大于體積十幾倍的食物,然而當胃癌發生的時候,胃壁變硬,活動受限,不能繼續容納足夠多的食物,有些人少量進食后便有飽腹感;如果飯后出現腹瀉和黑便的現象,意味著癌癥可能已經進展到中晚期了。
流行病學研究提示,10%的胃癌患者有遺傳傾向,具有胃癌家族史的人,胃癌發病率高于普通人群2~3倍。腌制品、煙熏食品、霉變食品,以及過多攝入食鹽,可增加胃癌風險。萎縮性胃炎、異型增生等病變,會逐漸向胃癌轉變。
早期胃癌術后的5年生存率可達90%,而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不到10%。胃鏡檢查是發現早期胃癌最有效的方式。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 沈琳:從息肉長到癌變,它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你只要在這個時間窗內把它檢查然后切掉,長了可以到十年八年,短的一般來講一年到兩年,你只要在這個時間窗內把它檢查出來,然后切掉,他就不得腫瘤了。
近年來,隨著綜合治療、精準治療模式的推廣,以及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的普及,胃癌5年生存率持續提升。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 沈琳:胃癌我們的治愈率是比歐美要高得很多,他們大概只有不到20%,我們現在已經在36%到40%,那有一些地區像北京和上海,像這種大的醫療條件比較好的城市,已經超過40%了,所以說治愈率是越來越高了。
清除幽門螺桿菌 胃癌發病可下降50%以上
臨床統計,70%以上胃癌和幽門螺桿菌有關,通過藥物治療及時清除幽門螺桿菌,可降低胃癌發生率。
幽門螺桿菌是寄生于口腔和胃黏膜的一種病菌,是慢性胃炎、消化潰瘍、胃腺癌的主要病因,2017年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類致癌物。我國大約50%的人口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其癥狀可表現為輕微胃部不適、食欲下降、口腔異味等。少部分患者的胃黏膜因炎癥不斷損傷、修復,由慢性淺表性胃炎發展成慢性萎縮性胃炎和腸上皮化生,直到非典型增生,增加了患胃癌的風險。研究發現,及時清除幽門螺桿菌,胃癌發病率可下降50%以上。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 沈琳: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成人絕大部分是需要清除的,特別是有炎癥的,包括胃炎、腸上皮化生,特別是像這種潰瘍病等等,合并有幽門螺桿菌感染,這一定要清除的。有些如果是什么感覺也沒有,什么病變也沒有,我覺得也不一定都要清除,所以說它是因人而異,另外在清除的時候,你的家人要同步清除,否則你清除完了以后過一段時間又長出來了,因為他有家族的集聚性。
去泛素化酶(DUB)在逆轉泛素化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該過程將蛋白質靶向蛋白酶體或溶酶體進行降解。去泛素化酶的失調與多種疾病有關,包括癌癥、神經退行性疾病以及炎癥性疾病。去泛素化酶可以分為泛素特......
胃癌(GC),是全球健康領域的重要挑戰,是全球第五大最常見癌癥和第三大癌癥相關死亡原因。胃癌患者的預后通常較差,五年生存率低于30%,作為標準治療方案的傳統化療療效有限,且存在顯著副作用。盡管靶向治療......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陽麗華團隊在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發表了題為:Ananoparticle-basedsonodynamictherapyreducesHelicobacterpy......
在全球范圍內,胃癌(GC)的診斷患病率在癌癥中排名第五,主要死亡原因排名第三。探索基因組調控網絡中影響細胞存活的重要基因對于將分子表征轉化為有用的臨床應用至關重要。由于腫瘤組織細胞及其與微環境的復雜關......
在一項最新研究中,日本名古屋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發現,基質細胞衍生因子4(SDF-4)蛋白是一種可靠的腫瘤標志物,其檢測胃癌的準確率接近90%。目前,檢測胃癌、結直腸癌和乳腺癌等癌癥的血液檢測方法使用的......
從工作起,李軍就經常感覺胃脹得鼓鼓的,只能拼命打嗝來暫時"松一口氣"。更嚴重的時候,他的胃會感到持續的疼痛,必須靠吃大量的胃藥才能緩解。他前陣子做胃鏡檢查發現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伴糜爛......
代謝生物標志物有望解碼胃癌(GC)的表型,并為胃癌診斷和預后提供高性能血液檢測。2023年7月17日,浙江省腫瘤醫院程向東、袁莉和上海交通大學錢昆共同通訊在Gut(IF=25)在線發表了題為“Effi......
癌蛋白CagA對Wnt/PCP信號傳導的破壞似乎會促進胃癌的發生據最新一期《科學信號》雜志報道,日本順天堂大學研究人員闡明了幽門螺桿菌誘導胃癌發生的分子機制,揭示了癌蛋白CagA是如何破壞Wnt/PC......
癌蛋白CagA對Wnt/PCP信號傳導的破壞似乎會促進胃癌的發生據最新一期《科學信號》雜志報道,日本順天堂大學研究人員闡明了幽門螺桿菌誘導胃癌發生的分子機制,揭示了癌蛋白CagA是如何破壞Wnt/PC......
近日,《中國幽門螺桿菌感染防控》白皮書在北京發布。這是中國在幽門螺桿菌感染防控領域的第一部白皮書,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等發起,組織全國相關臨床、基礎、腫瘤、慢病及公共衛生領域專家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