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3-16 20:07 原文鏈接: 我國學者發現全人源納米抗體

    中新網上海3月16日電 (孫國根 陳靜)記者16日獲悉,中國學者發現并篩選到抗新冠病毒的全人源納米抗體,該抗體可同時靶向病毒上兩個不同的“極隱蔽”部位,并高效中和包括奧密克戎病毒在內的各種流行變異株。

    該抗體的優良特性使其有望被制成廣譜全人源納米抗體藥物,并實現霧化給藥,用于新冠肺炎的特效治療。目前,該抗體已在新冠病毒感染的輕癥和重癥模型中顯現出很好的療效。

    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應天雷教授與吳艷玲副研究員課題組與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孫蕾研究員課題組合作獲得的這項研究成果在國際頂尖學術雜志《細胞》(《Cell》)上發表。

    應天雷對記者解釋,該抗體屬納米級小抗體(長約4納米,寬約2.5納米),基因完全來自于人類,因此研究團隊將其命名為“全人源納米抗體”。

    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一系列新冠變異流行株迭次出現。近期在全球大范圍傳播的奧密克戎流行變異株,其刺突蛋白上有多達15個突變,遠超過之前出現的變異株,免疫逃逸能力更強。團隊研究發現,奧密克戎雖然發生了不少突變,但仍有兩個區域未發生明顯的免疫逃逸。研究團隊將這兩個“極隱蔽”部位的兩株全人源納米抗體串聯,獲得全人源納米雙抗。

    全人源納米雙抗雙抗兩端能同時結合病毒,并可鉆進病毒刺突蛋白的“極隱蔽”內部而發揮作用。應天雷介紹,與單抗只能注射給藥不同,該“全人源納米雙抗”可以有效通過霧化方式給藥。在新冠病毒感染的輕癥和重癥模型中,該霧化吸入可顯著降低肺部的病毒滴度,改善肺部病理狀態。據透露,目前該雙抗已進入中試生產階段,正在加快向臨床試驗推進。


    相關文章

    研究揭秘新冠變異毒株OmicronBA.1、BA.2和BA.5的傳播適應性和致病性

    伴隨病毒變異不斷涌現,新冠疫情仍在持續。其中,新冠病毒奧密克戎(Omicron)BA.1、BA.2和BA.5作為主要的變異毒株在全球范圍造成廣泛的感染,因此引起了科學界和公眾的高度關注。這些先后出現的......

    明起實施|外交部宣布,事關入境前新冠核酸檢測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8日宣布,自2023年8月30日起,來華人員無需進行入境前新冠病毒核酸或抗原檢測。新加坡《聯合早報》稱,中國從今年1月8日起大范圍開放邊境,不再對入境人員采取全員核酸檢測和集中......

    發現治療后控制者體內產生的廣泛中和抗體可促進HIV1感染長期緩解

    一些HIV-1攜帶者在數年內接受了早期抗逆轉錄病毒藥物(ART)治療,在治療中斷后能夠長期控制這種病毒。然而,這種治療后控制的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法國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

    晶泰科技高難度GPCR創新抗體藥物研發項目順利開發

    2023年8月3日,晶泰科技與季康生物就創新GPCR靶點的抗體藥物委托研發項目里程碑進展達成一致:在晶泰科技AI賦能抗體發現平臺XupremeHit?和季康生物針對GPCR靶點獨特的know-how轉......

    新研究首次揭示為何一些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從未出現癥狀

    感染SARS-CoV-2冠狀病毒但從未出現癥狀的人---所謂的超級躲避者(superdodger)---可能有遺傳王牌。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這些超級躲避......

    徐迪進等揭示PLSCR1是對抗新冠病毒的重要細胞防御因子

    細胞自主免疫(Cell-autonomousimmunity)是單個細胞內部發生的固有免疫反應,以限制入侵細胞內的病原體比如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的復制與傳播。在人體中,高度特化的免疫系統與免疫細胞是機......

    衛健委:新冠流行風險依然存在 繼續做好疫苗接種工作

    國家衛健委等4部門日前聯合發布《關于做好2023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通知》,明確2023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為89元。2022年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為84元。國......

    最新研究——新冠病毒裝配蛋白速度可能越來越慢

    “在利用人類細胞資源合成病毒蛋白方面,新冠病毒沒有朝著效率最高、機制最優的方向演化,而是呈現‘去優化’的演化趨勢。”6月25日,北京大學教授陸劍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介紹,這一結論來自其與中國醫學科......

    新冠病毒密碼子演化規律揭示,疫苗優化成為可能

    2023年6月2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陸劍教授課題組與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錢朝暉研究員課題組合作,在AdvancedScience雜志在線發表了題為“Optimizationanddeop......

    合成肽:炎癥性疾病檢測的游戲規則改變者

    來自BüHLMANN和EPFL的科學家們開發了肽,作為抗體的替代品來檢測對診斷和監測炎癥性疾病至關重要的蛋白質--鈣蛋白。這些多肽為生物標志物的檢測提供了一種更準確、更穩定和更具成本效益的手段,提高了......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