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2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評審立項工作接近尾聲,武漢大學牽頭承擔的24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獲批立項。此外,本年度學校還有59個主持的課題和68個一般參與的課題獲批。牽頭項目、主持課題和一般參與課題共計獲批國撥總經費5.77億元。
24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覆蓋了自然科學4個學部的16個學院或獨立科研機構,其中“地球觀測與導航”重點專項獲批4個項目,“生物大分子與微生物組”“催化科學”兩個重點專項分別獲批3個項目,再次鞏固了學校在上述學科領域的優勢地位。水利水電學院、土木建筑工程學院、電氣與自動化學院和動力與機械學院自十三五以來,實現了牽頭項目“0”的突破。高等研究院、計算機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等也首次斬獲牽頭項目,進一步優化了牽頭項目的學科領域分布,增強了武漢大學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服務國家重大需求的信心和能力。
在“地球觀測與導航”重點專項中,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楊必勝教授獲批“復雜空間場景數字孿生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張良培教授獲批“多模態遙感大數據智能融合分析與精準推測”項目、王密教授獲批“面向集群/巨型星座應用的衛星平臺技術”項目,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研究中心耿江輝教授獲批“組件化彈性集成導航與控制關鍵技術及應用驗證”項目。
在“生物大分子與微生物組”重點專項中,泰康醫學院(基礎醫學院)章曉聯教授獲批“結核桿菌感染和宿主抗感染免疫過程中的關鍵生物大分子鑒定、調控機制和應用研究”項目,中南醫院李姝教授獲批“蛋白質翻譯后修飾調控免疫應答信號跨膜傳遞的分子機制”項目,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向立民教授獲批“細胞外囊泡納米尺度空間組學分析與實時動態監測技術的研發”項目。
在“催化科學”重點專項中,動力與機械學院定明月教授獲批“面向重排放工業減排增效的熱分解耦合催化還原”項目,高等研究院沈曉教授獲批“基于自由基中間體精準合成β-氟烷基硅氧烷類偶聯劑的催化新原理和新方法”項目、易紅研究員獲批“工況條件下電催化活潑中間體檢測與反應性研究”項目。
在“國家質量基礎設施體系”重點專項中,電氣與自動化學院范建斌教授獲批“新型電力系統關鍵技術國際標準研制與體系構建”項目,電子信息學院徐逢秋副研究員獲批“基于數字孿生的磁浮精密工作臺虛擬測量與智能評價”項目。
在“重大自然災害防控與公共安全”重點專項中,水利水電學院周偉教授獲批“中小流域堤壩群致災的數字孿生模型與防控”項目,土木建筑工程學院鄭燁煒教授獲批“海底沉管隧道地震災變機理及防控技術研究”項目。
在“長江黃河等重點流域水資源與水環境綜合治理”重點專項中,水利水電學院劉攀教授獲批“大型水庫群汛期運行水位動態控制與洪水資源化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在“工業軟件”重點專項中,計算機學院應時教授獲批“訂單驅動的制造產業鏈完整性評估和風險預警理論”項目;在“高端功能與智能材料”重點專項中,電子信息學院李仲陽教授獲批“基于拓撲超構表面的多自由度大容量全息加密存儲技術研究”項目;在“數學和應用研究”重點專項中,數學與統計學院敖微微教授獲批“幾類幾何,物理偏微分方程中的非線性問題”項目;在“網絡空間安全治理”重點專項中,國家網絡安全學院彭聰副教授獲批“數字身份密碼協議的安全設計與分析理論”項目。
在“發育編程及其代謝調節”重點專項中,公共衛生學院繆小平教授獲批“主要環境污染物對個體發育和代謝的影響及關鍵機制研究”項目;在“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中,中南醫院王連榮教授獲批“抗噬菌體工程菌的合成生物學設計、構建與應用示范”項目;在“主動健康和人口老齡化科技應對”重點專項中,中南醫院曾憲濤副教授獲批“前列腺增齡健康狀態量化評估技術體系構建”項目。
在“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中,土木建筑工程學院胡衡教授獲批“中-摩薄壁復合結構力學實驗室”項目。在“科技創新2030-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重大項目中,生命科學學院劉凱研究員獲批“神經元局部微環境對蛋白質質量控制和凝聚態轉化的調控在阿爾茨海默癥發病中的作用”項目。
據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作為國家科技計劃五大類中的一項重要計劃類別,聚焦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解決重大科學問題、突破共性關鍵技術,對學校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武漢大學堅持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為己任、瞄準世界科技發展前沿,立足原始創新,不斷踐行有組織科研,在國家層面彰顯武大使命擔當。
在今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申報過程中,學校主動謀劃、提前布局、加強宣傳、全面動員,并不斷優化各項服務,全年一共組織牽頭申報項目89項,通過預申報評審進入正式申報階段的項目63項,最終成功立項24項。學校今年獲批牽頭項目數量和經費均創新高,實現了項目數量、獲批經費的跨越式增長。
3月5日,工信部公開征集對《堿性鋅-二氧化錳電池工廠智能化技術導則》等318項行業標準計劃項目的意見。本批次行業標準制修訂計劃項目涵蓋升級傳統產業標準項目、強化新興產業、布局未來產業以及夯實產業基礎標......
關于發布202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原創探索計劃項目申請指南的通告國科金發計〔2025〕13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現發布202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原創探索計劃項目申請指南,請申請人及依托單位按指南......
一、項目編號:招案2024-4693(招標文件編號:招案2024-4693)二、項目名稱:武漢大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平臺設備更新項目-智能光片顯微鏡三、中標(成交)信息供應商名稱:锘海生物科學儀器(......
12月16日,武漢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成立大會在圖書館二樓報告廳舉行。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邵新宇,武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忠軍,武漢大學黨委書記黃泰巖,校長張平文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張堯學教授,中......
近期,武漢大學發布一批關于“武漢大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平臺設備更新項目”招標公告,涉及三合一超高分辨液質聯用儀、超高效色譜-四極桿飛行時間質譜聯用儀等儀器設備,總預算為2250萬元。其中,項目編號Z......
據武漢大學微信公眾號消息,11月18日,武漢大學舉辦數學學科高層次人才聘任儀式,楊彤、范輝軍兩位享有國際影響力的頂尖學者,被聘任為“弘毅講席教授”。學者簡介楊彤,1987年和1990年在中山大學獲得學......
心懷理想,篤學不怠腳踏實地,逐夢遠航武漢大學14名本科生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這是個人努力的結晶更是武大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上的堅定實踐下面請跟隨珞珞珈珈的腳步一起來認識這14位優秀本科生吧!再創佳績......
“這藥是特效藥,四萬塊一瓶,我吃了三年。”這句話出自電影《我不是藥神》主人公程勇和一位白血病患者之間的對話。他們討論的藥物格列衛,是一種針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明星抗癌藥”。它能將這種致命的疾病轉變為......
“這藥是特效藥,四萬塊一瓶,我吃了三年。”這句話出自電影《我不是藥神》主人公程勇和一位白血病患者之間的對話。他們討論的藥物格列衛,是一種針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明星抗癌藥”。它能將這種致命的疾病轉變為......
2024年9月13日,武漢大學高等研究院孔望清團隊和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戚孝天團隊合作在NatureChemistry期刊上發表一篇題為“Stereoselectiveandsite-diverg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