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往常一樣,早上8點,天津細胞生態海河實驗室研究員張英馳來到實驗室,換好潔凈服,打開生物安全柜的紫外燈,將培養基放在水浴鍋中。半小時后,他開始處理細胞。顯微鏡下,細胞均勻分布,生長狀態良好。消化傳代后的細胞將用于為T細胞提供精準殺傷腫瘤細胞的武器,進而走向臨床,最終成為第三代藥物——細胞治療藥物。
作為一種新興的治療方式,細胞治療在眾多疾病特別是癌癥、遺傳疾病、傳染病的治療中展現出良好的效果。近年來,在技術、政策、市場等驅動下,我國細胞治療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有望成為生物醫藥領域極具潛力的新賽道。
細胞治療是指采用生物工程的方法獲取具有特定功能的細胞,并通過體外擴增、特殊培養等處理后,使這些細胞具有增強免疫、殺死病原體和腫瘤細胞等功能,從而達到治療某種疾病的目的。目前主要的細胞治療方式為免疫細胞治療和干細胞治療。
“免疫細胞治療,一般是指在體外對某些類型的免疫細胞如T細胞、NK細胞等進行針對性處理后再回輸人體內,使其表現出殺傷腫瘤細胞、清除病毒等功能。”張英馳說,干細胞療法,則是把健康的干細胞移植到患者體內,從而修復病變細胞或再建正常的細胞組織。在臨床上較常使用的干細胞種類主要是間充質干細胞、造血干細胞、神經干細胞等。
干細胞憑借其多向分化、免疫調節以及分泌細胞因子等功能,成為細胞治療研究的核心領域之一。近年來,基因工程技術的發展提升了細胞治療的靶向性,也推動了細胞治療與基因治療相結合發展,出現了離體基因治療和載體基因治療。
張英馳舉例說:“一些與造血系統相關的疾病,一般主要就是由于造血干細胞發生異常,里面的一些基因發生了突變。這時,我們就可以把患者的造血干細胞取出來,用基因編輯技術把突變的基因修復到正常的狀態,然后再把它移植回去。這就是離體基因治療。”
細胞療法的出現,為一些傳統療法無效、難治的疾病治療提供了新的選擇。比如,由于個體差異,難以控制每例患者使用傳統藥物的最佳劑量。但在細胞治療中,可應用合成生物學設計基因開關,控制藥物的合成或釋放。同時,還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發展狀態進行動態調整及預后監測,以獲得長期療效。
在合源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一款CAR—T細胞治療產品正在生產制作當中。
“細胞治療產品和傳統化學藥物有很大不同。免疫細胞從血液中分離出來之后,它的活性受到患者年齡、用藥史等因素的影響,從細胞采集、培養、基因修飾到再回輸患者體內,進行臨床治療的一系列措施都是個體化的。所以,一個患者對應一個批次產品,也就是需要個性化定制。”合源生物技術人員楊森說,整個過程中對安全性要求非常高,耗材都是一次性的。
與傳統化學藥物相比,細胞治療產品具有技術迭代快、創新潛力大、臨床依賴度高、產品可個性化定制等特點,不少國家競相布局。
當前,全球細胞治療產業發展正進入快車道。據統計,到2022年初,全球經批準的細胞治療產品共33款,包括12種免疫細胞產品和21種干細胞產品。
我國細胞治療發展時間較短,但勁頭十足。近年來,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地都在大力發展細胞治療產業。上海推出《上海市促進細胞治療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4年)》,提出力爭到2024年上海細胞治療產業規模達到100億元。去年,深圳接連發布扶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文件,將重點支持包括細胞治療藥物在內的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
在天津,濱海高新區以細胞產業為突破口推進京津冀特色細胞谷高質量建設,圍繞細胞生態海河實驗室為創新動力核形成了“一核一帶一圈”產業發展空間布局體系,目前已集聚40余家細胞領域相關企業。
“我們大力推動大院大所與高成長型企業進行深入合作。”天津濱海高新區生物醫藥局副局長鄭純林說,“比如合源生物主要做免疫細胞療法,如果從零起步,需要漫長的研發周期。通過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合作,既能幫助企業快速突破關鍵技術門檻,也能助力研究所的前沿技術實現科技成果轉化。”
據專家介紹,在細胞治療技術的主要領域——免疫細胞治療領域,我國已成為世界上開展CAR—T細胞治療臨床研究數量最多的國家。據相關數據統計,中國細胞治療市場空間將由2021年的13億元增長至2030年的584億元,年均增速高達53%。預計未來10年將成為國內細胞治療產業的快速增長期。
經過10余年發展,我國細胞治療領域已進入規范化發展階段。
細胞治療被認為是創新藥領域研發的細分賽道。相關主管部門近兩年出臺了多份與細胞治療產品有關的申報指導,推進相關產品的審評審批。國內細胞治療產品從申報到生產各環節,獲得較為明確的指引。各地政府也不斷出臺扶持、鼓勵細胞治療產品研發和上市的相關政策。
目前,國內細胞治療領域的研究成為全球研發的重要力量。與此同時,專家認為,作為新興產業,細胞治療產業仍面臨不少挑戰。盡管技術持續獲得突破,但細胞治療產品真正要實現普及并非易事。一方面,細胞治療技術轉化應用的產業鏈還不夠成熟,另一方面是由于其成本還比較高。
鄭純林介紹:“如果相關設備及耗材能實現國產化,將會大大降低細胞治療產品的成本。”據了解,國內細胞治療產品研發生產所涉及的一些設備,以及配套的細胞培養耗材等,仍有不少需要進口。
臨床資源的緊缺也制約了細胞治療技術的臨床轉化應用。天津藥物研究院副院長閆鳳英說:“與傳統化學藥物相比,細胞治療產品具有細胞來源及種類多、生產制備過程要求嚴格等特點,因此需要建立符合細胞治療產品特點的研發、生產、臨床前評價及臨床研究全鏈條、規范化、標準化的質量控制及保障體系。同時,需要設立一些專業的臨床研究型醫療機構或病房開展系統規范的臨床試驗。在對細胞治療產品的基礎生物學特性及作用機理等深入研究的基礎上,開展臨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惠利健建議,在細胞治療的創新和轉化過程中,通過原始創新建立細胞治療新技術,完善細胞質量安全評價、臨床研究規范及產品標準,進而推動細胞治療的臨床轉化應用,推進細胞治療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科學家首次將細菌產生的毒素編碼為信使核糖核酸(mRNA)分子,并將含有這些分子的納米顆粒直接遞送給癌細胞,使癌細胞產生毒素,最終自殺,自殺率約為50%。相關研究刊發于最新一期《治療診......
細胞代謝為生命過程提供能量。同時,代謝物可共價修飾蛋白質來發揮信號傳導功能。雖然許多代謝物在代謝通路中的作用廣為人知,但它們介導細胞信號調控的功能有待探索。酮體(包括丙酮、乙酰乙酸和β-羥基丁酸)為脂......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和貝勒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歷時7年,繪制出了迄今最大、最全面的正常乳腺細胞的圖譜,為乳腺生物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見解,有助確定乳腺癌等疾病的治療靶點。相......
來自一項小規模臨床試驗的證據表明,一種稱為CAR-T細胞的先進血癌免疫療法的改進形式經調整后可能能夠用于治療重癥肌無力(myastheniagravis),即一種神經系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這項臨床試驗......
基于細胞的治療方案是目前醫藥研發的前沿領域,有望通過其獨特的作用機制攻克一系列頑固疾病,拯救無數患者。近年來,細胞療法在臨床部署和制藥市場的擴張中都經歷了爆炸式增長,尤其是2017年諾華的替沙侖賽(t......
迄今最大、最全面的人類肺細胞圖譜8日發表在《自然·醫學》雜志上。通過結合近40項研究的數據,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創建了第一個完整的肺單細胞圖譜,揭示了肺部細胞類型的豐富多樣性,其突出了健康與患病肺部的關鍵......
迄今最大、最全面的人類肺細胞圖譜8日發表在《自然·醫學》雜志上。通過結合近40項研究的數據,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創建了第一個完整的肺單細胞圖譜,揭示了肺部細胞類型的豐富多樣性,其突出了健康與患病肺部的關鍵......
2023年6月8日,北京——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今日宣布推出最新版xCELLigenceRTCASoftwarePro2.8版本,這款集成軟件包用于運行和分析實時細胞分析數據。該改進版本可......
NPC(核孔復合體)是細胞內最龐大、最復雜的分子機器之一,是介導生物大分子進行核質轉運的唯一通道,參與細胞內眾多重要的生命活動,其功能的紊亂能夠引起包括癌癥在內的多種嚴重的疾病。近年來,通過整合冷凍電......
多細胞生物在發育過程中,存在著多種預定的、受到精確控制的細胞程序性死亡,例如細胞凋亡(Apoptosis)、程序性壞死(Necroptosis)、細胞焦亡(Pyroptosis),以及鐵死亡(Fe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