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在超級計算機幫助下創建的電子-分子碰撞模型數據庫被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采用,為ITER開發控制核聚變的關鍵診斷工具提供了幫助,朝最終實現受控核聚變又邁出一步。
核聚變是太陽等恒星的能量來源。在這些星體核心的超高溫和高壓下,氫原子核相互碰撞,聚合成更重的氦原子核,并在此過程中釋放巨大能量。ITER計劃是一個全球性的科研合作項目,旨在模擬恒星發光發熱的核聚變過程,探索受控核聚變技術商業化的可行性。
主導本次研究的澳大利亞柯廷大學博士生利亞姆·斯卡利特認為,ITER研究人員需要掌握“核聚變等離子體”各種不同類型碰撞的詳細知識,以最終實現受控核聚變,而他們的數據庫可以填補這方面的空白。
斯卡利特說,他們的新數據庫包括由氫原子及其同位素構成的分子之間不同類型的碰撞,碰撞的結果超過6萬種。這使得國際同行們能夠創建出準確模型,而這種模型可幫助ITER研究人員預測核聚變等離子體將如何輻射,開發出對控制核聚變來說至關重要的診斷工具。
科技日報北京9月27日電 (記者張夢然)軌道角動量(OAM)單極子目前是理論物理學研究的重點,因為它為新興的軌道電子學帶來巨大的實際優勢。最近,科學家結合理論分析與瑞士光源(SLS)的實驗工......
探索無機成分以外的玻璃是人造透明材料發展的新方向,受聚合物和超分子玻璃的啟發,科研人員探索通過低分子量單體的聚合制備透明玻璃。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可降解材料開發與利用創新團隊聯合有關單位,構建了一......
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關于發布“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2024年度公開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國科核發管字〔2024〕70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
電子的運動速度極快,一秒鐘內就能繞地球好幾圈。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團隊開發出一款世界上最快的阿秒顯微鏡,能做到抓拍運動電子的定格圖像。該顯微鏡將為物理學、化學、生物工程、材料科學等領域帶來突破。研究成果發......
科技日報北京8月20日電(記者劉霞)韓國科學家在二硒化鈀等固體材料內發現了一些“暗”電子,此前科學家借助光譜學分析材料特性時,沒有檢測到這些“漏網之魚”。這些“暗”電子的發現或有助更好地理解高溫超導體......
運動有益健康,但人們并非總是想去鍛煉,這究竟受到什么影響?西班牙國家癌癥研究中心薩比奧研究團隊發現了與身體運動有關的3種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可能是激活運動欲望的“開關”。相關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進展......
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據英國《自然》雜志網站日前報道,美國特拉華大學的工程師開發出一種化學處理工藝,能高效地將織物分解為可循環再利用的分子。研究人員指出,如果擴大規模,該技術有望顯著緩解時尚行業面臨的......
費米子哈伯德模型(FHM)描述了由強電子-電子相關性引起的廣泛的物理現象,包括非常規超導的推測機制。然而,解決其低溫物理問題在理論上或數值上都具有挑戰性。光學晶格中的超冷費米子提供了一個干凈且控制良好......
國家藥監局關于注銷電子上消化道內窺鏡醫療器械注冊證書的公告(2024年第75號)按照《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的規定,根據企業申請,現注銷上海安翰醫療技術有限公司電子上消化道內窺鏡醫療器械注冊證,注冊證......
據11日《自然·通訊》雜志報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工程師開發的一種計算機視覺技術大大加快了新合成電子材料的表征速度。該技術自動分析印刷半導體樣品圖像,并快速估計每個樣品的兩個關鍵電子屬性:帶隙(衡量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