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1-08 15:42 原文鏈接: 新華社盤點“十二五”改變你我的中國科技力量

       5年前的世界是什么樣子?那時,“高鐵”還未成為普通人出行的選擇,多數人的手機還無法流暢播放在線視頻,提到衛星導航,人們只會想到“GPS”……

      短短5年,世界早已大不同。“十二五”,讓你我世界改變的,都有哪些中國科技的力量?

      民以食為天,“吃貨”的底氣靠科技

      2014年,我國成功實現超級雜交稻第四期攻關目標,最終確定百畝片平均畝產為1026.7公斤。這不僅創造了水稻大面積單產世界新紀錄,標志著我國雜交水稻技術研究繼續保持國際領先地位,也為實施新形勢下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提供了技術支撐。

      ——咱老百姓該咋理解?

      ——那就是:用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世界22%的人口。

      “作為一名吃貨,我去全市絕大多數餐廳都能自動連接店內WiFi……”

      2013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向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頒發TD-LTE制式4G牌照。TD-LTE的主要核心專利技術由我國自主研發和推廣,目前全球已有102家運營商加入了由中國移動發起的TD-LTE全球發展倡議組織,持有TD-LTE手機的中國手機用戶在全球超過100個國家可實現4G漫游服務。

      ——“實在點,對我意味著啥?”

      ——等飛機、擠地鐵,看《羋月傳》流暢清晰不著急。

      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吧

      2010年底,“高鐵”還是個陌生詞,“夕發朝至”的火車出行已足以讓人羨慕。從北京到廣州,當時最快的特快列車要行駛20多個小時,卻是大家眼里的“神速”。

      2015年底,我國高鐵運營里程已達1.9萬公里,居世界第一位,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全面掌握高鐵完整技術的國家之一。

      從北京出發,半小時到天津,5小時到上海,10小時到廣州……

      ——“我在北三環,還堵在回家路上呢。”

      ——“我乘京滬高鐵,已經在濟南的家里吃面了。”

      新發傳染病突襲,我很淡定

      過去30多年里,全世界幾乎每年都有一到兩種新發傳染疾病出現,給人類健康造成威脅。迄今能建造的生物安全防護等級最高的實驗室被稱為P4實驗室,只有少數發達國家有這樣的裝置。

      2015年1月31日,我國首個P4實驗室在武漢竣工,這意味著中國人將能夠在自己的實驗室里獨立開展埃博拉、SARS、炭疽桿菌等烈性病毒研究。

      ——非典走了,埃博拉又來,新發傳染病咋應對?

      ——科技,讓我們減少恐懼。

      天河二號,這才是真學霸

      一排排高大的機柜里有3.2萬顆主CPU和4.8萬個協處理器。這個叫“天河二號”的家伙已經在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上連續六度稱雄。據測算,“天河二號”峰值計算速度達到每秒5.49億億次,而持續計算時的速度每秒可達3.39億億次。

      什么概念?——假設每人每秒鐘進行一次運算,“天河二號”運算一小時,相當于13億人同時用計算器算上1000年。

      有了它,知道一個月后的天氣變得可能,甚至醫生開藥后,你可以先不吃,讓孿生數字人做你的小白鼠先試試效果……

      據說,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篩選75萬個藥物,半小時做完,只用了1/20臺超算機器,花費是7500元。

      號外:目前“天河二號”已經向企業和公眾開放,申請可用。

      我看過的“悟空”跟你們的不一樣

      前一段,據說被“猴子”刷屏了。一批《西游記》粉絲不干了,還有誰能比大師兄機智神勇?這個悟空同樣有“火眼金睛”,具備“中國速度”,它是中國暗物質探測衛星。

      作為中國科學衛星系列首發星,“悟空”于2015年12月17日發射升空,是目前世界上觀測能段范圍最寬、能量分辨率最優的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超過國際上所有同類探測器。

      不僅僅是暗物質,“十二五”期間,還有很多高冷生僻的詞匯進入人們眼簾:

      發現新的中微子振蕩——對物質世界基本規律的新認識,有助于破解宇宙中“反物質消失之謎”。

      外爾費米子——伴隨著80年前的科學語言,第一次展現在中國科學家面前。電子器件小型化和能耗問題有望得到解決。

      多自由度量子體系的隱形傳態——由中國科技大學潘建偉團隊首次成功實現,為發展可擴展的量子計算和量子網絡技術奠定了基礎。

      怎么樣,是不是已然五體投地?這些基礎科學研究詞匯,雖然在大眾眼里云山霧繞,背后卻是科學家的競速、國家間的競爭。國之大者,彰顯科技的力量。

    相關文章

    重磅!《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公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目    錄  第一章總則 ......

    一高校集中爆發肺結核,多名學生被隔離!

    秋冬季來臨,氣溫變化無常,天氣開始變得干燥,溫差較大,各種傳染病也悄悄的來到我們身邊,秋冬季是各種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就容易引發各種疾病。10月14日,江蘇師范大學發布官方通告稱,該校科文學院潘安湖校區......

    北京無7日內核酸陰性旅客將無法登車

    昨日下午舉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30場新聞發布會上,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疫情防控辦公室客運組主任崔巍介紹,隨著北京市核酸檢測能力迅速大幅提升,廣大旅客進行核酸檢測已日趨便捷,......

    聚焦兩會|徐旭東委員:生物安全國家中心應對未知疫情

    “我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已取得重大戰略性成果,但新冠病毒必然不是侵害人類的最后一種病毒,未來完全可能發生更加嚴峻的未知病原體疫情。”全國兩會開幕之際,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徐旭東在接受《......

    AI能更快地發現傳染疾病爆發嗎?

    人工智能系統在警告世界中國爆發嚴重冠狀病毒疫情方面是否擊敗了人類醫生?從狹義上說,是的。但是盡管人類在速度上所欠缺的,在技巧上是可以彌補的。疾病暴發的早期預警可以幫助人民和政府拯救生命。在2019年的......

    應對傳染病防控和診療晉江市醫院應急采購醫療設備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晉江市醫院發布一則醫療設備應急采購公告。應對近期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晉江市醫院新院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公衛樓)傳染病防控和感染性疾病的診療工作急需自行采購多排螺旋CT......

    肺炎納入乙類傳染病采取甲類防控措施

    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的相關規定,基于目前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病原、流行病學、臨床特征等特點的認識,報國務院批準同意,國家衛生健康委決定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法定傳染病乙類管理,采取甲類傳染......

    2019年,中國的這些成果驚艷世界

    圖①9月25日,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CA9597次航班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起飛。當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通航。新華社記者鞠煥宗攝圖②5月23日10時50分,我國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

    5G基站、電子煙無毒無害?2019年十大“科學”流言終結榜揭曉

    12月17日,“典贊·2019科普中國”揭曉盛典在京舉行。活動現場,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林群揭曉2019年十大“科學”流言終結榜。登上這份科學流言終結榜的十大科學流言分......

    國際領先!“天河二號”算出量子霸權標準

    谷歌近日發表于《自然》雜志的論文宣布實現了量子霸權。記者4日獲悉,在國際上率先開啟稱霸標準研究的、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吳俊杰帶領的QUANTA團隊,聯合信息工程大學等國內外科研機構,提出了量子計算模......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