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光學天文及技術應用研究室博士研究生胡卿順在研究員張余、艾力·伊沙木丁的指導下,利用歐洲航天局蓋亞衛星(Gaia)第二次釋放數據,對一個包含1256個疏散星團的樣本進行形態演化及最大形變趨勢分析,首次定義了星團形態位錯參數,即星團核區中心與外部中心位置的歐氏距離,該參數合理地描述了疏散星團形態的不穩定性并探查星團附近的外力環境。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天文與天體物理》上。
疏散星團是銀河系中具有引力束縛的一類恒星系統,由數十到數千顆成員星組成,其形態演化對理解星團內部演化機制和了解外界環境對星團擾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空間望遠鏡(如Gaia)釋放了大量的優質數據,因此,國際上包含大量完整星團的參數目錄不斷涌現,這為大量星團的形態演化系統性研究奠定了基礎,并有利于優化星團形態演化模型。
研究結合雙變量核密度估計和最小二乘橢圓擬合方法,對該表中的疏散星團成員星在二維位置空間和自行速度空間進行形態擬合,獲得疏散星團在這兩個空間中的橢率、傾角、半長短軸、擬合中心等形態參數。分析發現,形態位錯與星團成員星數目存在較顯著的反比關系,這或表明疏散星團的成員星的數目越多,其自身的束縛能力就越強,抵抗外界環境的干擾的能力就越強,從而表現出形態位錯越小的現象(圖1)。針對星團形態扭曲的統計性分析,研究發現在距銀盤面300pc范圍內的星團發生嚴重形態扭曲的比例是穩定的,這或表明在該空間范圍內疏散星團的外力環境是相對均勻的(圖2)。此外,科研人員在探索疏散星團二維空間中的最大形變趨勢時,發現疏散星團NGC752和Blanco1表現出相反的兩種形變趨勢(圖3、4),可能是由外力環境差異性造成。
論文鏈接:https://www.aanda.org/articles/aa/abs/2021/12/aa41460-21/aa41460-21.html
圖1.星團形態位錯與成員星數目的線性關系圖
圖2.在距銀盤面300pc范圍內星團發生嚴重形態扭曲的直方圖
圖3.星團NGC752的最大形變方向的預測圖,最大形變方向(紅色虛線)大致與原拉伸方向垂直
圖4.星團Blanco1的最大形變方向的預測圖,最大形變方向(紅色虛線)大致與原拉伸方向平行
北京時間2025年1月16日,國際小行星中心發布了紫金山天文臺盱眙觀測站近地天體望遠鏡發現的一顆新彗星,命名為C/2025A3(Tsuchinshan),這是紫金山天文臺發現的第九顆彗星,也是第七顆以......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葛健帶領的國際團隊,運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方法,對國際斯隆巡天三期釋放的類星體光譜數據進行了微弱信號搜尋和數據分析,發現了稀少的107例宇宙早期星系內的冷氣體云塊成分的關鍵探......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領銜的分析團隊,利用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的觀測數據,測量了來自銀盤的超高能段(10TeV -1PeV)彌散伽馬射線輻射。這是目前在超高能段對銀盤面進行的最......
中新網南京10月2日電(記者楊顏慈)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2日消息,北半球金秋十月,成為星空愛好者的黃金季節。天宇在十月期間迎來群英“接檔”:金星合月、日環食、獵戶座流星雨極大、金星西大距、土星伴月......
SKA-Low天線陣列構想圖。圖片來源:DISR經過30年的規劃和談判,世界上最大的射電天文臺——平方公里陣列(SKA)本周開始動工。這臺巨大的儀器將在澳大利亞和非洲建造,它將收集天體發出的無線電信號......
10月1日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十月天宇大片將扎堆“上映”:水星西大距、獵戶座流星雨、日偏食等將接連登場。此外,本月的“星空路標”飛馬座四邊形與璀璨星河將為假期夜游帶來更多樂趣。9日,水星西大......
美國建立了一種新方式來管理擁有許多世界級天文臺的海拔4200米的莫納克亞山。日前,夏威夷州州長簽署了一項法律,取消了夏威夷大學作為天文臺所在地主要監管機構的職責,并將這一職責轉交給一個新成立的團體。該......
近日,上海天文臺首次在IVS(國際測地與天體測量VLBI服務組織)數據中心公開發布VGOS(VLBI全球觀測系統)一級數據產品,標志著上海天文臺已具備符合國際標準的VGOS相關處理產品服務的能力。VG......
天文臺的選址從某種程度上決定了觀測的質量。在今天舉辦的推進“青海冷湖國際一流天文觀測基地”建設發布會上,記者獲悉:中國科學家在青海冷湖地區發現國際一流光學天文臺址——冷湖天文觀測基地,未來它將成為東半......
近日,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光學天文及技術應用研究室博士研究生胡卿順在研究員張余、艾力·伊沙木丁的指導下,利用歐洲航天局蓋亞衛星(Gaia)第二次釋放數據,對一個包含1256個疏散星團的樣本進行形態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