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電頻率干擾(RFI)消除是射電天文領域信號處理的研究重點。消干擾方法創新對脈沖星測時等天文測量工作有改進意義。
近期,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行星科學研究團組副研究員單昊及其合作者利用南山26米射電望遠鏡2011—2014年部分觀測數據,基于幾何小波稀疏表示和壓縮感知(CS),進行RFI消干擾和數據恢復的初步研究,一定程度提高了測時精度。
傳統線性方法消除的RFI種類有限,閾值方法又存在較多經驗因素。該研究直接使用FITS數據,將數據的多個時間分段分別提取后,進行CS算法的消干擾和恢復實驗,并回收殘差數據。實驗證明,感知功能對置零通道的信息具有較好恢復能力,對各通道及消色散后“脈沖上”RFI有效果。
相關成果發表在《天文物理期刊》上。后續,科研人員將利用南山26米射電望遠鏡脈沖星數據,對優化算法理論和傳統方法進行進一步研究。
脈沖星是快速旋轉的中子星,是恒星演化到末期發生超新星爆發而形成的產物之一。脈沖星具有原子核的密度,是宇宙天然的極端物理實驗室。它的超強引力場為檢驗廣義相對論提供了獨特條件。脈沖星測時可以準確測量其自轉......
8月18日,國際期刊《自然-天文》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韓金林領導的王綬琯巡天突擊隊的新成果,該團隊利用中國天眼FAST成功探測并解析了一批脈沖星B2111+46磁層中零星雨滴般的微弱矮脈沖......
近日,正處于系統調試階段的稻城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DSRT)開展了我國首次基于射電圖像序列的脈沖星探測實驗,從連續射電圖像中成功識別出脈沖星閃爍。DSRT是我國自主研制的太陽射電監測“綜合孔徑相機”,......
廣西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廣西相對論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副教授謝斐博士帶領國際團隊觀測發現,船帆座脈沖星風云X射線輻射的偏振度趨近理論預言的最大值,證實了輻射區域的磁場完美有序,對粒子加速機制模型......
射電頻率干擾(RFI)消除是射電天文領域信號處理的研究重點。消干擾方法創新對脈沖星測時等天文測量工作有改進意義。近期,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行星科學研究團組副研究員單昊及其合作者利用南山26米射電望遠鏡......
射電頻率干擾(RFI)消除是射電天文領域信號處理的研究重點。消干擾方法創新對脈沖星測時等天文測量工作有改進意義。近期,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行星科學研究團組副研究員單昊及其合作者利用南山26米射電望遠鏡......
射電頻率干擾(RFI)消除是射電天文領域信號處理的研究重點。消干擾方法創新對脈沖星測時等天文測量工作有改進意義。近期,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行星科學研究團組副研究員單昊及其合作者利用南山26米射電望遠鏡......
自2017年10月10日首次對外宣布發現脈沖星以來,截至目前,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已發現660余顆新脈沖星。“中國天眼”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靈敏......
隨著脈沖星觀測不斷增多,科學家發現不少脈沖星的速度超過1000km/s,并且數量不斷增加。這些超高速脈沖星的起源尚不清楚。目前提出的超新星前身星內部對流不穩定、磁偶極偏心輻射、中微子-核子散射及中微子......
貴州黔南州平塘縣的大窩凼,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正在這里仰望蒼穹、傾聽宇宙……2017年,首顆脈沖星被發現的一個月前,FAST首席科學家南仁東因病逝世。截至目前,科研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