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構建新格局 迎接新挑戰”為主題的華凌牛業——中國國際肉類產業周(以下簡稱“產業周”)在山東青島舉行。與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專家、企業家分別從各自領域就如何構建肉類產業發展新格局,實現肉類產業高質量發展,以及如何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等話題展開熱烈討論。
凝心聚力 助力肉類產業高質量發展
肉類產業是食品工業的代表性產業,也是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點。對此,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生產司副司長黃敏表示,要進一步加強標準引領,全面提升產品品質,通過不斷深入開展質量安全提升行動,樹立從源頭抓質量安全的理念,提升產品品質,積極打造肉類品牌。
一直以來,海關總署高度重視進口肉類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與各相關方合作致力于保障進口肉類食品的安全,保障消費者的健康。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一級巡視員于文軍介紹,海關總署不斷推動政府部門的監管責任,企業的主體責任,通過與有關方面的監督責任落實落細,推進全鏈條的監管,保障進口食品安全。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王功民認為,畜禽屠宰一頭連著畜禽養殖,一頭連著食品消費,是畜禽產品走向百姓餐桌的關鍵環節,對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畜禽屠宰行業的發展自2013年屠宰行業的監管職責納入農業農村部以來堅持加強頂層設計,加大政策支持,強化監督管理,畜禽屠宰產業發展和畜禽產品質量的安全保障能力明顯提升,為我國肉類產品的穩定安全供給提供了重要的物質保障。
“肉類產業需要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下,構建肉類產業發展新格局,立足國內,把國內的大循環暢通起來,聯通國際,爭取開放發展中的戰略主動,才能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和活力。”中國肉類協會會長李水龍會長表示。
一直以來,一批肉類企業不斷通過科技創新不斷助力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北京二商肉類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孫鐵新介紹,北京二商肉類食品提出了持之以恒、提戰略、補短板,立足品牌發展來創價值,重點在肉類產品的品牌升級方面進行發力。“創新既是國家和民族進步的動力源泉,也是企業尋找生機和出路的必要條件。”得利斯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鄭思敏認為,近幾年,行業內企業也都在發展創新過程中,敏銳識變、主動求變,進化賦能,聚焦主責主業,堅持創新引領,著力提升創新能力建設,以技術創新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以好的產品質量作為基礎,好的口碑傳播,制定企業品牌發展戰略,形成企業良性循環的產業發展結構。”華凌牛業集團副總經理王玉江表示,希望通過品牌的塑造和推廣,樹立中國人自己的肉牛品牌,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行業橫跨一二三產業,一頭連著民生大事,一頭系著經濟發展的大局,在拉動消費增長,拓寬就業渠道的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江蘇雨潤肉類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品管中心負責人黃湘磊表示,雨潤將持續通過產品創新、科研創新、渠道創新,線上線下全面發力提升消費體驗。
希悅爾(中國)有限公司大中華區食品包裝部業務總監閆孝柱說,隨著中國推進高質量發展,希悅爾將著眼于更高效的自動化和更廣泛的數字化應用,持續開拓全球市場。中國肉類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偉表示,“中國肉類產業的數字化從前端的養殖環節、育種環節、屠宰到深加工等,整個產業鏈都需要整體規劃。未來,中國肉類協會將針對關鍵點和急迫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不斷開展肉類產業相關調研工作,助力肉類產業高質量發展。”
提振區域特色產業 推動名特優新農產品高質量發展
4月20日-21日,第二十屆中國國際肉類工業展覽會作為產業周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順利舉行。展覽會期間,為貫徹落實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和品牌強農戰略,做好“土特產”文章,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培育地方特色農產品品牌,促進農產品產銷對接,及時指導生產和引導消費,滿足人民群眾對安全優質營養健康農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聯合中國肉類協會開展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主任孔亮表示,本次活動是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的集中展示,對于營銷推介地方好產品、培育塑造區域公用品牌、推動農產品優質資源整合和銷售渠道拓展、促進產業提質增效和農民增收、引導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高質量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與作用。
河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主任樊恒明介紹,一直以來,河南高度重視名特優新農產品品牌建設,此次產銷對接活動,河南展區帶來的名特優新農產品種類比較豐富,有糧食、肉類、蛋品、蔬菜、果品、茶飲、中藥材等種類。
“近幾年,為了提升吉林省名特優新農產品的質量,要求所有名特優新農產品的生產企業和種植業合作社全部納入到吉林省的質量監管平臺,做到統一追溯、統一管理。”吉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主任相洋表示,此外,還要求所有的名特優新農產品都開具承兌發票合格證,從產到銷,一直到餐桌上,實現全程追溯。
重慶市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品牌科副科長劉聃說,一直以來,重慶市深入挖掘培育名特優新農產品,在品質上持續跟蹤檢測,穩定產品品質。一是深入挖掘和培育名特優新農產品,持續跟蹤產品品質。二是不斷加強宣傳、推廣,讓重慶的名特優新農產品走向更大的市場。
產銷對接活動期間還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產銷對接、產品推廣、品牌推介和文化傳播等活動,讓名特優新農產品的管理者、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學者跨界跨區互聯互通。
據了解,此次產業周是中國肉類協會聯合世界肉類組織共同舉辦,以會議論壇、展覽展示、貿易對接、競技比賽、榮譽表彰、科技推廣六大主題活動,深入探討肉類產業政策和發展戰略,全景展示肉類產業鏈科研成果,搭建產業資源貿易合作平臺。提升肉類行業生產加工水平,健全行業人才體系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升級。
綠色可持續發展是全球的戰略方向,而隨著市場估值體系的變化,建立更完整的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生態是目前當務之急,實驗室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是需要盡快跟緊步伐,同時需要盡快建立行業轉型發展的想法和路線。綠色經濟包......
關于同意國家環境保護燃煤低碳利用與重金屬污染控制工程技術中心通過驗收的通知湖北省生態環境廳,華中科技大學,湖北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根據《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經組織專家審核和研......
國新辦27日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會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空氣質量同比出現了反彈,PM2.5濃度上升了6.2%,優良天數比率下降了3.2個百分點。生態環境部分......
“無廢城市”,是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
“雖然中國的綠色金融余額已居全球首位,但目前大量的資金都投入于‘純綠’或接近‘純綠’的行業,例如清潔能源、光伏發電等,火電、鋼鐵、交通運輸等大量高碳行業需要向低碳轉型的經濟活動沒有得到足夠的金融支持。......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車銷售量超過300萬輛,同比增長37.3%;限額以上單位低能耗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同比增速超過20%。從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綠色消費持續擴大,......
今夏,熱浪無疑成了全球一道考題。7月10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報告稱,根據初步數據,全球剛剛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周。全球平均氣溫連續刷新紀錄,達到17.24℃。北半球多個國家被高溫炙烤,干旱、洪澇及......
7月22日,位于成都大學校園內的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運動員村(以下簡稱大運村)正式開村。作為成都大運會期間運動員們居住、生活的重要場所,賽時將有100余個代表團近800......
近年來,河北省張家口市大力推進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推動新能源項目建設,助力綠色低碳發展。截至目前,張家口市風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裝機容量達2756萬千瓦,約占電源總裝機容量的80%。......
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緊扣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廣泛開展節能降碳宣傳教育,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