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賽道目前整體發展處于早期階段,投資界認為今年將是新能源行業非常火熱的一年。那么,投資人最關注的新能源賽道有哪些?哪些新能源企業或者賽道可能會最快走向成熟呢?
“綠色技術”從概念到落地
凱旋創投2015年前就開始接觸“綠色技術”這個概念,當時有幸與不少國外優秀的創業企業開展了交流合作,我們了解到當時已有初創企業涉足新能源領域,包括薄膜太陽能、燃料電池、氫能源等,甚至還有一些初創些企業在嘗試早期的民用核能。
新能源這個賽道從“十三五”期間開始加速,自“十四五”規劃實施以來,光伏產業、新能源汽車和電池產業在國內外迅速發展,新能源已經成為一個讓所有投資機構都關注的熱門賽道。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成本不斷降低,越來越多的需求和場景被激發出來,其中一些規模已經達到數千億元的大市場還在保持著每年20%至30%的增長速度,帶動的上下游產業鏈都是投資界廣泛關注的市場。
以光伏產業為例,凱旋創投的一家被投企業——興儲智能,在偏遠無電山區完成了多個新能源儲能項目,業務遍及巴基斯坦等亞洲國家,還在積極開展歐洲和美洲的能源項目。如今,興儲智能已經成長為知名的新能源智能微電網解決方案的提供商,是全球名列前茅的離網儲能建設和運營單位,也是巴基斯坦第一大新能源獨立開發商。
這些年,凱旋創投還關注到一些尚未形成共識的新興產業方向,比如氫能源產業鏈。我們經過一段深入研究之后發現,從能源的供給安全、戰略獨立性、環境友好性及其能量力度上而言,氫能都是毋庸置疑的終極能源選擇,但在具體發展路徑或者商業化進程速度上業內可能還持有不同意見。
上述情況廣泛存在于學術界、產業界以及資本界,主要問題包括技術路線的選擇、哪類應用場景更適合、哪些商業模式更先起飛、地域上會從哪里突破……這些問題存在很多不同的回答和思考,如何破局可能更考驗企業家以及投資人的策略。
從積累到騰飛有個較長過程
當今世界,還有很多相對較成熟的技術將出現在商業應用端,包括節能環保以及各類變廢為寶的“有中國特色的”清潔技術,可以為眾多發展中國家提供一些高性價比的解決方案。
從十幾年前的工業脫硫脫硝到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再到節能半導體照明等等,我認為這些領域的迅速發展都證明了“綠色技術”在我國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中具有廣闊的商業發展空間,值得我們深入關注。
所以,在新能源賽道我們會傾向看得較泛一點,不只是單純看到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同時還要看到相關的行業,比如節能環保領域的應用,更務實地支持一些產品和服務企業創業機會。
這些年持續關注新能源領域讓我有一個感觸,大家都很看好這個大方向,但新能源的發展從積累到騰飛有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在新能源的供應鏈體系中,相關從業企業也比較多地從相對傳統、相對偏經典制造的商業模式中衍生與進化出來的。
作為投資機構,看人、看市場、看價值創造,這些都是必須的,但還有不少機構是從此前聚焦互聯網投資轉型過來的,習慣了相對更輕資產、更具規模效應的產業形態,有時候可能會容易缺乏耐心,更多關注企業擴張速度和融資速度,這在新能源領域是比較危險的。
總結下來,雖然新能源產業投資界整體長期看好,但也要格外注意企業發展和行業推進的節奏,這個領域的投資可能需要我們更多的耐心,并且需要我們更加注重產業生態鏈上下游的協同。
哪些賽道會最快走向成熟?
從整體科技創業來講,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精耕細作的新階段,對產業鏈的深度剖析和技術發展方向的準確把握是企業成功的前提。
從業態來講,新能源領域每個細分賽道都會涉及很多的硬件、制造、供應鏈方面問題,對團隊的綜合資源整合能力和駕馭能力會要求比較高,未來的競爭一定是誰資源整合能力強,誰就有可能成為強者,會成為真正的龍頭企業。
一個企業如果定位高遠,做好了長期奮斗的準備,像氫能行業的創業企業,目標成為行業領軍企業。但近期面對的任務實際上卻會集中在像爭取標桿訂單、申請補貼、縮短應收款的賬期等具體任務上,這就需要在抓住發展機會的前提下穩健的生存下去。
隨著氫能源的政策逐步落地,在這樣大的政策背景下,各地方的落地和補貼政策都會比較具體,比如示范城市群,可能在每年都有規劃要購買的氫能源車輛數量和補貼車輛的數量。
那么,誰能更好拿到訂單,拿到補貼,誰就能比對手多一些競爭力。我們看到這些企業家明顯在各種資源的整合能力、商業運作能力等方面會超過之前互聯網領域的企業家。
另外,有一些中短期的商業機會也值得關注, 比如虛擬電廠就很有意思。國家現在對商用電價市場化進程逐步加速,靈活的定價機制和激勵機制會越來越豐富。這里面的商業價值機會可能在未來兩三年就會顯現出來。在未來三五年,也有很多從增量中與客戶、與上下游、與產業鏈分利潤的一些商業機會。
當然,企業要持續保持競爭優勢并不容易。長期而言,我們還是認為團隊核心技術的護城河是最可持續的,可以形成技術壁壘,形成源源不斷的創新能力。但同時,又要在充分發揮出技術優勢之前要保證活著,有把技術轉化成商業價值的能力。產品為先,技術為王,離錢近一點,再近一點。
總結一下,從宏觀賽道上看,從純粹的可再生能源或者清潔能源,到綠色技術,都大有可為。從微觀來看,創業團隊的綜合實力,除了技術能力、融資能力外,尤其是產業鏈資源整合能力以及商業化的能力,要求比其他行業會更高一些。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這幾天,我國一大批新能源重大工程相繼投產,為緩解當前迎峰度夏期間用電壓力提供了更多的綠色電能。這個光伏電站在迎峰度夏期間并網發電,將提升華北地區電力保供能力。與此同時,在我國五......
這幾天,我國一大批新能源重大工程相繼投產,為緩解當前迎峰度夏期間用電壓力提供了更多的綠色電能。這個光伏電站在迎峰度夏期間并網發電,將提升華北地區電力保供能力。與此同時,在我國五大海上風電基地之一的渤海......
這幾天,我國一大批新能源重大工程相繼投產,為緩解當前迎峰度夏期間用電壓力提供了更多的綠色電能。這個光伏電站在迎峰度夏期間并網發電,將提升華北地區電力保供能力。與此同時,在我國五大海上風電基地之一的渤海......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發布《關于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的決定》,調整新能源車型積分計算方法,自今年8月1日起施行。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修改對積分市場供......
在嘹亮的汽笛聲中,中國新能源輕軌列車6日在中國中車唐山公司正式發布,也標志著中車出口阿根廷胡胡伊項目首列車成功下線。據悉,這是我國新能源輕軌車輛首次出口。這款綠色、智能、人文的“中國智造”新能源輕軌車......
記者從國家能源局獲悉:截至今年4月底,我國風電裝機3.8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4.4億千瓦,風電光伏發電總裝機突破8億千瓦,達到8.2億千瓦,占全國發電裝機的30.9%。8.2億千瓦,約為36個三峽電站......
熱點追蹤“不是在充電就是在去充電的路上。”每到冬季,圍繞電動汽車的種種插科打諢無不指向續航里程縮水。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不斷沖擊新高,能否改善用戶體驗直接關系到新能源汽車產業接下來的發展,冬季續......
5月17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發改委)召開5月份新聞發布會。會上,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孟瑋重點介紹了國家發改委聯合國家能源局最新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截至目前,A股多數上市公司已經披露了去年及今年一季度的業績報告。新能源行業,前兩年的蓄力到如今開始到了業績兌現階段,是A股目前業績確定性和整體增速最高的板塊。在一季度的淡季,部分環節甚至保持連續兩個季......
2022年,我國汽車產業交出了一份超預期的答卷,全年汽車銷量為2686.4萬輛,同比增長2.1%,連續14年位居全球第一。成績背后,也是我國自主品牌乘勢而上的歷程,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