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一期《科學進展》雜志報道,美國杜克大學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研究人員新開發的開源軟件程序可讓用戶繪制圓形的圖紙或數字模型,并將它們轉化為由DNA構成的3D結構,每個3D結構就是一個微小的空心體,其直徑不超過百萬分之五厘米,一根針頭上可容納超過50000個這樣的微結構。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不僅僅是納米雕塑。該軟件可讓研究人員制造微型容器來運送藥物,或制造用于鑄造具有特定形狀的金屬納米顆粒的模具,用于太陽能電池、醫學成像等。
對大多數人來說,DNA是生命的藍圖,所有生物的遺傳指令。但對于新研究來說,DNA不僅僅是遺傳信息的載體,它還是源代碼和構建材料。
DNA的遺傳密碼中有四個“字母”或堿基,它們在細胞中以可預測的方式配對,形成DNA階梯的梯級。研究人員采用了DNA的這些嚴格的堿基配對特性——A與T,C與G,通過設計具有特定序列的DNA鏈,他們可對這些鏈進行“編程”,將它們拼湊成不同的形狀。
該方法包括在數百條短DNA鏈的幫助下折疊一條或幾條數千個堿基長的單鏈DNA,這些短DNA鏈與長鏈上的互補序列結合并將它們“固定”到位。
研究人員開發了軟件DNAxiS,其工作原理是將一條長長的DNA雙螺旋盤繞成同心環,這些同心環相互堆疊以形成物體的輪廓,就像使用黏土圈來制作鍋一樣。為了使結構更堅固,該團隊還可以用額外的層來加固它們以提高穩定性。
研究團隊展示了他們可制作的各種形狀:圓錐形、葫蘆形、三葉草形。DNAxiS是第一個允許用戶自動設計此類形狀的軟件工具,它使用算法來確定放置短DNA“訂書釘”的位置,以將較長的DNA環連接在一起并將形狀固定到位。
例如,給定一個蘑菇形狀的模型,計算機會吐出一系列DNA鏈,這些鏈會自組裝成正確的結構。一旦在試管中合成并混合了鏈,其余部分就會自行處理:通過加熱和冷卻DNA混合物,在短短12小時內就能神奇地折疊成DNA納米結構。
PCR檢測——ISO標準發布近日,由上海海關主導制定的2項ISO標準正式獲得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通過并發布。這兩項ISO標準是:《ISO/TS20224-10:2024分子生物標記分析——食品和飼......
南京郵電大學汪聯輝、高宇及晁潔共同通訊在NatureMaterials在線發表題為“AnintelligentDNAnanodeviceforprecisionthrombolysis”的研究論文,該......
我們的DNA會不斷受到損傷和修復。最嚴重的損傷發生在DNA斷裂成兩段時,即DNA雙鏈斷裂。它會產生兩個松散的DNA末端,如果不加以修復,就會導致細胞死亡。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生物......
2023年美國質粒DNA制造市場規模達到18968萬美元,預計到2033年將達到115044萬美元左右,2024年至2033年復合年增長率為19.57%。訪問我們的醫療保健數據智能工具,其中包含100......
威康桑格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及其劍橋大學英國癡呆癥研究所的合作者進行了一項新研究,旨在確定細胞健康的生物學原理并確定維持基因組穩定性的關鍵基因。研究人員通過對近1,000個轉基因小鼠品系的系統篩選,發現了......
超高速測序推動基因組診斷快速發展簡化的DNA和RNA測序工作流正在幫助臨床醫生在幾天甚至幾小時內提供迅速的有針對性的護理 約十年前,澳大利亞墨爾本的默多克......
2024年1月22日,《自然》發布了2024年值得關注的七大技術——大片段DNA插入、人工智能設計蛋白質、腦機接口、細胞圖譜、超高分辨率顯微成像、3D打印納米材料和DeepFake檢測。七大技術中,生......
1月15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西北大學和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主導完成的題為《古DNA準確鑒定湖南老司城遺址殘缺頭骨以及東亞豹母系遺傳歷史新見解》(AncientDNAunrave......
“人體細胞也有生命周期。細胞衰老凋亡后,細胞內的物質會滲透出來。其中,DNA會隨之‘崩裂降解’,進入血液,成為游離DNA。”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科副主任張凱教授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腫瘤細胞的游離......
《自然-結構與分子生物學》(NatureStructural&MolecularBiology)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杜雅蕊/徐國良團隊完成的題為Auto-supp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