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3日電 美國僑報網報道,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美國的邊緣化社區,尤其是少數族裔人口高于平均水平的社區,更容易受到空氣污染的影響。
據ABC報道,這項研究周三(12日)發表在《自然》(Nature)雜志上,其中發現,在美國,擁有大量非裔、亞裔、西語裔或者拉丁裔居民的社區,比白人和印第安人居民高于平均水平的地區更容易接觸到PM2.5污染物。PM2.5已經被確定為全球死亡率第五大的風險因素。
研究顯示,2016年,非裔接觸到的PM2.5污染物平均濃度比白人高出13.7%,比印第安人高出36.3%。研究還發現,大多數由白人和印第安居民組成的社區一直以來接觸到的PM2.5污染物濃度都低于平均水平。
這項研究撰寫人之一、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T.H.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前博士后研究員阿卜杜拉赫曼·杰拜利(Abdulrahman Jbaily)說,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將污染數據與2000年和2016年的美國人口普查數據相結合,以了解不同群體受此影響在這些年間發生的變化。
科學家們發現,雖然多年來,污染呈減少的趨勢,但不同群體受污染影響的差異性卻一直沒有變化。
研究發現,從2004到2016年間,美國低收入群體受污染影響的程度一直高于高收入群體。
杰拜利說,研究人員發現,截至2016年,仍有一些人生活在美國環保署(EPA)設定的PM2.5安全標準之下,而生活在這一標準之上的人中,族裔分布并不平均。他補充稱,這項研究沒有調查污染的驅動因素。
氣候公平專家表示,窮人歷來都承擔著污染等環境問題帶來的負擔。
少數族裔和低收入社區承擔著住在不宜居住區域的后果,比如在工業園區或者是鄰近高速公路的地方等。
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政治學教授斯蒂芬妮·錢伯斯(Stefanie Chambers)表示,在經歷了幾十年居住模式的演變后——比如影響少數族裔和低收入群體的“紅線批注”(redlining)、中產階級化以及市中心居住成本變得過于高昂等,這些群體往往被孤立在這些不宜居住的區域。
專家們表示,美國低收入社區更容易受到污染影響的另一個原因在于他們沒有時間和資源,無法參加市政廳的程序性會議,也無法聘請律師或者說客代表他們抗爭,以反對在離他們住宅附近的地方建造可能造成污染的設施。
1月18日上午,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與美財政部長耶倫在瑞士蘇黎世舉行半天會談。這是兩人兩年來的第四次溝通、首次面對面交流,也是2023年中美第一次談。#中美高層會談現場記錄#剛......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14日表示,已經和國際空間站伙伴國的航天機構采取措施,確保在“聯盟MS-23”飛船抵達之前,一旦發生事故,空間站的工作人員能夠安全返回地球。由于“聯盟MS-22”此前發生了緊急情......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教授章家恩團隊在微塑料污染生態影響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發表于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據悉,這是該......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比爾·尼爾森又對中國航天說三道四了。據美國政治新聞網當地時間1月1日報道,尼爾森在受訪時再次發表涉華負面言論,宣稱中美“正處于一場太空競賽”,“我們最好小心,不要讓他......
2022年是美國高校逐漸走出疫情大流行的陰霾、逐步恢復常態的第一年。在過去的一年中,美國高校在坎坷中前行,持續不斷地適應著新冠疫情所帶來的影響,以及不斷變化的學生需求。一年來,有欣喜也有失望,各種事件......
美國律師團就新冠大流行向EcoHealth組織和RalphBaric等人發起10億美金索賠:控告書截圖,里面提到COVID-19是一種GainofFunction研究,GainofFunction是什......
美國《歐亞評論》網站12月16日刊發題為《“寒冬將軍”已至歐洲,美國大撈一筆》的文章,作者是印度陸軍步兵退役軍官帕蒂亞爾·RC。全文摘編如下:未來幾個月,歐洲的天氣很可能越來越糟,氣溫將降至冰點,降雪......
圣誕節周末,美國卻迎來冬季風暴,一場來自北極的冬季風暴襲擊北美大部分地區,導致美國、加拿大和西伯利亞等地氣溫驟降,其中部分地區的溫度已下降至零下40攝氏度。當地時間12月23日,美國密歇根州,街燈和大......
2021年11月中旬在非洲南部首次發現的SARS-CoV-2Omicron變種(BA.1)的地理和進化起源仍然未知。2022年12月1日,洪堡大學CarloFischer等人在Science在線發表題......
標準化考試幾乎是申請美國大學博士生課程的硬性要求。但根據《科學》最近一項調查,絕大多數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博士申請項目已經停止要求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GRE)分數,且每年參加考試的學生數量急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