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科學院資源利用與稀土開發研究所發光團隊與四川大學、廣州大學等科研人員開展研究合作,在稀土雙硅酸晶體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在線發表于Chemistry Of Materials。
稀土雙硅酸鹽具有良好的耐高溫、強耐蝕、抗熱沖擊性能,與硅基陶瓷基復合材料基體的熱膨脹率匹配好,是航空發動燃氣輪機關鍵熱端部件的新一代熱障涂層材料。稀土雙硅酸鹽晶體還具有良好的高溫閃爍性能,在特深層資源勘探(輻射測井)領域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稀土雙硅酸鹽仍存在著晶體類型不明確、相結構轉變組分不精準、閃爍性能與結構關系不清晰等問題。
在最新成果中,科研人員通過X射線單晶衍射、粉末Rietveld精修、同步輻射VUV-UV光譜以及二次諧波等技術聯用,對稀土雙硅酸鹽體系進行了系統研究。研究結果更正了正交相E(δ)-稀土雙硅酸鹽空間群為中心對稱的Pnma,而非Pna21非中心群;揭示了三斜相F-稀土雙硅酸鹽是單斜相G-稀土雙硅酸鹽是最大translationengleiche子群。
該研究將該體系的63種化合物,歸為17種結構類型,并闡明了稀土多面體REOn和Si-O-Si基團排布、連接方式以及多型結構堆疊密度的關聯性;從結構-發光的構效關系重新審視了(Gd,La)2Si2O7:Ce的輻射發光性質。
該研究發現對于稀土雙硅酸鹽體系的稀土組分高熵結構調制和熱學/光學性能優化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21/acs.chemmater.3c00245
2009年2月,國際期刊《自然》發表題為《中國晶體——藏匿的珍寶》的采訪調研文章,認為中國禁運氟代硼鈹酸鉀晶體(KBBF),將對美國功能晶體相關領域的研究和發展產生嚴重影響,并斷言“其他國家在晶體生長......
2009年2月,國際期刊《自然》發表題為《中國晶體——藏匿的珍寶》的采訪調研文章,認為中國禁運氟代硼鈹酸鉀晶體(KBBF),將對美國功能晶體相關領域的研究和發展產生嚴重影響,并斷言“其他國家在晶體生長......
文丨《中國科學報》記者王昊昊“其他國家在晶體生長方面的研究目前看來還無法縮小與中國的差距。”2009年2月《自然》雜志一篇題為《中國“藏匿”的晶體珍寶》的調研文章引發國際同行廣泛關注其中認為中國禁運氟......
20世紀70年代,王震西(左)回國后在物理所帶領團隊從事稀土磁性研究。1991年,周光召院長(右一)來初創的三環公司視察指導,王震西(左一)向他作介紹。20世紀80年代的寧波科寧達公司——中國第一家釹......
晶體無處不在。從亮晶晶的礦石到每天吃的食鹽和白糖,都是晶體。在現代社會中,人工晶體在激光、半導體、計算機、原子能等高精尖領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王穎是中國建材總院所屬人工晶體研究院(以下簡稱晶體院)功能......
科技日報北京7月7日電(記者張夢然)在最新一期《自然·材料》雜志上的一篇論文中,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團隊報告了一種解碼“材料基因組”的新方法。該方法能檢測晶體材料原子級結構的微小變化,提高了人們理解材料特......
某些海藻富含有價值的礦物質。 從化石燃料到清潔能源的轉型正席卷全球,勢不可擋。在這場波瀾壯闊的能源革命中,全球對于制造電池、太陽能電池板等綠色技術所需的新礦物資源的爭奪愈發激烈。現在,一條綠......
某些海藻富含有價值的礦物質。圖片來源:英國《新科學家》網站從化石燃料到清潔能源的轉型正席卷全球,勢不可擋。在這場波瀾壯闊的能源革命中,全球對于制造電池、太陽能電池板等綠色技術所需的新礦物資源的爭奪愈發......
▲不同形狀、尺寸的BGO晶體、陣列和探測器件。▲上海硅酸鹽所研制和生產的1.2萬余根大尺寸、高質量BGO晶體成功應用于CERN正負電子對撞機的電磁量能器。▲L3實驗用24厘米長大尺寸BGO單晶研究團隊......
經過數十年發展,半導體工藝制程不斷逼近亞納米物理極限,但傳統硅基集成電路難以依靠進一步縮小晶體管面內尺寸來延續摩爾定律。發展垂直架構的多層互連CMOS邏輯電路,從而獲得三維集成技術的突破,是國際半導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