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Glycine max (L.) Merr.)是重要的糧油作物之一,其產量提升、品質改進關乎全球人口的需求和利益。高通量測序技術的發展促使大豆組學研究不斷深入。實現大豆多維組學數據的整合分析,將會為大豆遺傳育種提供有力支持。
近日,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田志喜團隊聯合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國家生物信息中心)章張、宋述慧團隊,開發了大豆多維組學深度整合數據庫SoyOmics。相關研究成果以SoyOmics: A deeply integrated database on soybean multi-omics為題,發表在Molecular Plant上。
SoyOmics數據庫全面整合分析了大豆相關的多維組學數據。數據庫目前收錄了27個大豆品系的從頭組裝基因組數據,并對相應基因組信息進行了全面的基因組注釋。該數據庫以高質量的ZH13作為參考基因組,對2898份材料的全基因組測序數據進行了全基因組序列變異檢測,鑒定到約3800萬條SNP/INDEL變異數據,同時為每個變異位點提供多層次注釋信息。除序列變異外,數據庫提供了來自大豆泛基因組分析的約55萬條結構變異數據以及基于結構變異構建的圖泛基因組。數據庫收錄了來自ZH13和Williams82兩個基因組27個組織時期的表達數據以及其他26個品系9個組織時期的表達數據,并展示了不同品系間同源基因的差異表達。數據庫針對115個表型多年多點測定的約2.7萬條表型記錄進行了本體注釋和歸類,并將表型數據與變異數據進行關聯。除以上組學數據外,數據庫同時提供了部分種質資源的甲基化測序數據以及Soy40K大豆芯片數據。該數據庫從基因組、變異組、轉錄組、表型組等不同層面整合了大豆相關數據集,實現了不同層次組學數據的交互查詢和聯合比較分析。
為更好服務于用戶,研究團隊開發了多個實用的“一站式”分析模塊,支撐實現GWAS分析、表達模式分析、單倍型分析、基因組坐標轉換、圖泛基因組可視化等。該數據庫具備多維組學數據間的深度關聯性、用戶的高度可交互性及分析場景的高覆蓋性,預期能為大豆遺傳學及育種研究提供基礎數據支撐和全新的觀察視角。
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博士后創新人才計劃等的支持。
SoyOmics數據庫結構框架
10月15日,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邊昭鎮哈拉道村的鹽堿地示范田,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組織了高油高產耐鹽堿大豆品種“中吉602”的實收測產活動。來自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等多家單位的20名專家......
我國目前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創新還處在初級階段,法律法規的制定應當給科技創新留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對產品在研發階段的數據合法性要求,應當根據數據類型和基本倫理要求,采取開放包容的規范原則。解決生成式人工......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棉花智慧栽培創新團隊系統分析了物候期的時空變化、氣候變化與大豆不同生長階段的關系,大豆生產和生長季節的物候期變化趨勢以及溫度變化的響應特征和適應性,為合理規劃大豆生產以應......
富勒烯C60的發現起源于人們對星際碳物質的探索,獲得1996年諾貝爾化學獎的Kroto教授曾于1980年代末期提出猜想:星際空間中,富勒烯可與其他星際分子/離子通過離子-分子或分子-分子反應形成富勒烯......
肉類替代品可能會變得更像肉類。近日,一家名為Moolec的英國公司表示,他們已經培育出一種轉基因大豆,這種大豆中1/4的可溶性蛋白質是豬蛋白。它把該植物命名為PiggySooy。Moolec也在培育含......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教授葛良法和農學院教授年海合作,在大豆主效基因的克隆和分子驗證取得新進展。他們利用自然群體和雙親群體精細定位克隆到高油高產基因MOTHER-OF-FT-AND-TF......
大豆含有豐富的油脂和蛋白質,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種子大小和粒重是植物適應環境的一個重要特征,也是產量構成的要素之一。然而,人們當前對大豆種子粒重調控機制的認識仍十分有限,因此挖掘粒重調節基因并......
大豆含有豐富的油脂和蛋白質,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種子大小和粒重是植物適應環境的一個重要特征,也是產量構成的要素之一。然而,人們當前對大豆種子粒重調控機制的認識仍十分有限,因此挖掘粒重調節基因并......
據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谷雨”前后,種瓜點豆。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從南到北陸續展開,是落實示范推廣面積、提高播種質量的關鍵時期。4月19日,農業農村部在四川省達州市召開全國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培訓會,......
大豆(Glycinemax(L.)Merr.)是重要的糧油作物之一,其產量提升、品質改進關乎全球人口的需求和利益。高通量測序技術的發展促使大豆組學研究不斷深入。實現大豆多維組學數據的整合分析,將會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