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12-16 17:34 原文鏈接: 研究揭示可燃冰及其衍生技術緩解全球變暖

      近日,《能源與環境科學》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發了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天然氣水合物開采技術與綜合利用研究室研究員李小森團隊撰寫的最新文章。該文章系統地闡述了天然氣水合物(俗稱可燃冰)及其應用技術在全球碳循環和緩解全球變暖中的作用。

      全球一次能源的供應格局由煤、石油向天然氣的轉變,為天然氣水合物的開發利用帶來了發展前景。研究表明天然氣水合物中的有機碳含量大約占全球有機碳含量的1/3,如此巨量的有機碳使得天然氣水合物在全球碳循環中起著碳庫的作用。毫無疑問,其開發利用將會對全球的碳循環產生重要的影響,從而進一步影響溫室效應的變化趨勢。

      工業革命以來,溫室效應問題本質上是由CO2的排放和封存與消耗不平衡造成的,更具體地說是碳源從有機碳轉化為CO2的速率過快所造成的。因此,解決溫室效應的策略長期主要集中于兩個方面:一是加強CO2的捕集與封存速率;二是減少煤和石油化石燃料的使用。前者受限于CO2捕集與封存技術的發展,存在一定的技術發展風險;而后者在可見的時間尺度內難以實現。因此,CO2排放量的不斷增加與CO2捕集與封存技術發展滯后之間的矛盾始終存在。

      在大量使用煤、石油時期,這一矛盾所帶來的風險一直未被充分認識,這主要是由于煤與石油在真正燃燒前,是以固液的形式存在的,不會造成溫室氣體的排放,故可以通過控制煤與石油的使用量使CO2排放速度與碳捕集技術發展相適應。事實上,這也是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然而,隨著能源供應格局轉向天然氣,這一情況發生改變:因為天然氣本身是一種溫室氣體。因此,如何管理這一風險異常重要。

      該文章系統地分析了全球的能源供應變化和各替代能源的儲量及利用前景,指出了天然氣在一次能源當中的比重不斷增長的現狀,總結了天然氣的可用來源及賦存量,明確了天然氣水合物的資源儲量及能源前景;同時,從CH4的全球循環過程出發,闡述了天然氣與全球變暖的歷史相關性,討論了天然氣水合物的碳庫作用及其開發、利用對生態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指出了對放空天然氣的控制管理是碳排放下一階段的“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重要目標。

      文章還系統地討論了各水合物開采技術的優劣勢和全球試開采現狀,分析了基于水合物的CO2捕集與封存技術、基于水合物的固化存儲技術以及放空天然氣的回收技術在各自應用領域及能源利用和碳捕集與封存層面的發展現狀和前景,并提出了在新的能源供應格局下解決溫室氣體的排放和碳捕集與封存技術發展風險間矛盾的前瞻性策略,即在天然氣開發與天然氣利用之間引入天然氣的長期穩定存儲技術,通過管控天然氣的資源屬性及溫室氣體屬性,使得天然氣的利用與市場需求及碳捕集與封存技術發展相適應。

      相關文章信息: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html/2021/ee/d1ee02093e


    相關文章

    高溫滾滾襲來,厄爾尼諾將帶來全球變暖新高峰

    在剛剛過去的4月,全球多地出現了這個時節史上罕見的高溫天氣,其中尤以亞洲部分地區為典型。有氣象專家認為,此次反常的高溫過程,或與此前沉寂數年的厄爾尼諾現象的回歸有關。一據印度多家媒體報道,該國連續第二......

    我們已經無法阻止氣候變暖導致的全球海平面快速上升

    幾十年來,海平面上升一直是全球關注的問題,許多人呼吁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等。雖然有些人警告說,一個不歸路最終會到來,但一項新的研究聲稱,這個拯救地球的時間點可能已經過去了,全球海平面上升在這一點上可能是不......

    氣候臨界點提前到來AI預測全球變暖時間線得出悲觀結果

    美國科學家首次利用人工智能(AI)來預測全球變暖的時間線,得出了悲觀的預測結果稱,即使采取嚴格的減排措施,可能也無法挽救在本世紀中葉全球升溫突破2攝氏度這個極限閾值。這項研究于1月30日發表在《美國國......

    北極地區的全球變暖助長了永久凍土上的大火

    西伯利亞北極地區在2019年和2020年經歷了異常數量的火災。這引起了科學界的關注,因為北極地區有大面積的永久凍土,這是一層永久凍結的底土,積累了大量的碳。火災會破壞永久凍土層,并導致以溫室氣體的形式......

    全球變暖“圣誕”滑雪有點難

    滑雪場的人工造雪。圖片來源:ValentinLuthiger滑雪是最受歡迎的冬季運動之一,然而,在全球變暖的現實下,大多數滑雪場需要依靠人工造雪彌補天然雪的不足。在一項新研究中,科學家計算了人工造雪的......

    科學家揭示青藏高原冰川抗性基因分布特征

    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resistancegenes,簡稱抗性基因)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21世紀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挑戰之一。目前,全球變暖導致冰川加速消融,冰川環境中存留的耐藥菌......

    氣候變化可能引發剛果泥炭地釋放數十億噸碳

    新研究發現泥炭地脆弱易受干旱影響隨著泥炭地干燥,泥炭分解并釋放二氧化碳,加速全球變暖研究表明,這一過程在泥炭地歷史上已經發生過一次——并且可能再次發生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由于數千年前......

    小幅升溫可導致不可逆轉的生態系統大變化

    一項新研究發現,全球變暖可能已經使格陵蘭島冰蓋發生不可逆轉的融化。圖片來源:FELIPEDANA/APIMAGES從融化的冰蓋到巨大的珊瑚礁,全球變暖正以明確的方式改變著我們的世界。但是,確定“臨界點......

    能源新技術從根源上遏制“全球熱浪”

    中央氣象臺7月31日繼續發布高溫黃色預警,高溫極端天氣不只是在中國,在世界其他地區也都同時出現了。要遏制極端高溫天氣的危害,需要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那就是全球變暖。全球變暖的重要原因是人類使用過多的化石......

    中國氣象局:今年高溫綜合強度為1961年以來第三強

    截至目前,今年全國平均高溫日數8.7天,較常年同期偏多3.6天,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今年高溫綜合強度為1961年以來第三強,僅次于2013年和2017年。在中國氣象局8月3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