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9-20 13:52 原文鏈接: 研究團隊揭示太平洋北赤道流/潛流年際變異規律

    熱帶西太平洋表層/次表層環流示意圖與ADCP 潛標位置。北赤道流/潛流 (NEC/NEUC), 棉蘭老流/潛流 (MC/MUC), 黑潮 (KC), 呂宋潛流 (LUC),北赤道逆流 (NECC), 副熱帶逆流 (STCC), 印尼貫穿流 (ITF), 和棉蘭老渦 (ME)    海洋所供圖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胡敦欣團隊基于多年潛標連續觀測,揭示了太平洋北赤道流與北赤道潛流的年際變異規律,闡明了北赤道流與北赤道潛流年際變異的經向滯后現象以及年際變異信號垂直結構的經向差異,相關成果在《海洋科學前沿》發表。

    作為北太平洋西邊界流系統的源頭,北赤道流(NEC)及其下方的北赤道潛流(NEUC)在太平洋的水體平衡和熱量收支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近年來,胡敦欣團隊在西太平洋主流系130°E斷面開展了潛標陣列觀測,基于觀測結果,團隊發現,北赤道潛流表現出和北赤道流近似同步的年際變化,上層的西向北赤道流增強時,下層的東向北赤道潛流減弱,北赤道潛流在8.5°N的分支在厄爾尼諾成熟期開始增強,在厄爾尼諾衰退期達到最強。

    北赤道流速度的年際變異信號存在隨緯度增加而滯后的現象,15°N的信號比8.5°N滯后一年左右。團隊結合衛星高度計數據和約化重力模式實驗,認為北赤道流年際變化主要受中太平洋風場強迫產生的西傳斜壓Rossby波控制,Rossby波在不同緯度的傳播速度解釋了年際信號的經向滯后現象。

    垂直模態分析表明,北部北赤道流/北赤道潛流速度的年際變化以第一斜壓模垂直結構的表層強化信號為主,而南部則以第一和第二斜壓模共同主導的次表層強化信號為主。海洋對大尺度風場低頻信號的不同低階斜壓模響應解釋了北赤道流/北赤道潛流速度年際變化垂向結構的經向差異。

    該研究成果對進一步認清北赤道潛流的年際變化規律及其與北赤道流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該研究得到中科院戰略先導科技專項(B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的聯合資助,海上考察得到基金委共享航次計劃項目和山東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資助。

    相關文章

    新研究揭示太平洋俯沖板片與上地幔變形特征

    近日,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新西蘭北島弧后地區南部上地幔和俯沖板片的變形特征。相關成果發表于《構造物理》(Tectonophysics)。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邊緣海與大洋地質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趙明輝團......

    太平洋海底現神秘氧源多金屬結核催化水分解制氧

    幽深的太平洋底部,陽光難以到達,因此那里不存在光和合作用。然而,研究人員發現,海底有東西正在釋放大量氧氣。這種“暗氧”是在一處散布著李子大小古老多金屬結核的區域發現的。研究人員懷疑釋放氧氣的正是這些多......

    海帶緣何大規模死亡?海洋所研究揭示機制

    海帶是我國最重要的經濟海藻之一,山東榮成是我國重要的海帶產區,年均產量占全國的四成以上。2021年秋季至2022年春季,榮成沿海養殖區遭受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海帶潰爛死亡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近20億元......

    南海海洋所揭示海冰透光性溫度響應機制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南海海洋所)海洋光學研究團隊揭示了海冰漫射衰減系數的溫度響應機制及其對北冰洋的潛在影響。近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湖沼學與海洋學》。論文通訊作者、南海海洋所副研究員許......

    海洋所等在海洋障礙層結構反演重構方面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尹寶樹研究團隊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合作,針對海洋障礙層結構反演重構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環境研究通訊》(EnvironmentalResearchCo......

    CPTPP接納英國,中國能否成下一個?

    15日至16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成員部長級會議在新西蘭奧克蘭舉行。隨著英國商務和貿易大臣凱米·巴德諾赫于16日在奧克蘭正式簽署CPTPP,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的......

    太平洋加拉帕戈斯洋脊地幔演化研究迎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邊緣海與大洋地質重點實驗室特聘研究員林間團隊聯合國際多位科學家,對東太平洋加拉帕戈斯洋中脊區域下方的地幔過程進行深入研究并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發表于《地球物理研究快報》......

    中國化學會簽署2025年環太平洋化學大會PACIFICHEM合作協議

    北京時間2023年3月3日,加拿大化學會、美國化學會、日本化學會、中國化學會、韓國化學會、新西蘭化學會、澳大利亞皇家化學會在線上聯合舉辦2025年環太平洋化學大會(PACIFICHEM2025)簽約儀......

    新幾內亞沿岸潛流年際變率的空間差異及其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胡敦欣團隊在《地球物理研究雜志:海洋》(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Oceans)上以CurrentsoffthePapuaN......

    遇女子輕生海洋所兩博士生沖進海里救回

    在讀博士生馮其明  海洋所供圖在讀博士生王馨 海洋所供圖12月5日下午6時許,在青島第一海水浴場發生了暖心的一幕,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的兩名在讀博士生馮其明和王馨,在海邊......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