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10-21 17:16 原文鏈接: 遺傳發育所大豆茸毛密度遺傳網絡調控研究獲進展

      大豆馴化起源于中國,隨后廣泛傳播于世界各地,為人類提供了主要的植物油和蛋白資源,是世界性的重要糧食經濟作物。表皮毛是植物表皮細胞分化形成的一種特殊的細胞形態,廣泛分布于植物的葉片、莖稈以及花萼等地上部器官表面。作為植物應對外界環境(生物或者非生物脅迫)的第一道防線,表皮毛在植物的生長發育以及抗逆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此外,表皮毛也是研究植物細胞命運調控的重要模式系統之一。例如,擬南芥表皮毛作為典型的單細胞結構,其調控機制已經進行了深入研究,即通過MYB-bHLH-WD40蛋白復合體調節下游關鍵基因的表達,從而控制表皮毛的分化發育。在大豆中,表皮毛被稱為茸毛。大豆茸毛也是典型的單細胞結構,無分支。研究發現,大豆茸毛密度與抗旱和抗蟲等重要性狀密切相關,然而關于大豆表皮毛發育的遺傳基礎和分子機理還不清楚。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田志喜研究組主要研究方向為大豆功能基因組研究,旨在通過多組學聯合的分析方法,對影響大豆產量、品質等重要農藝性狀的網絡調控系統進行解析,揭示調控大豆器官發生、種子發育、植株形態建成以及品質形成的內在機制,并致力于培育穩產高產優質大豆新品種。近日,該團隊挖掘到調控大豆茸毛密度的三個關鍵基因:多毛控制基因Pd1、少毛控制基因Ps和無毛控制基因P1。研究發現,Pd1編碼HD-Zip Ⅳ類的轉錄因子,Ps編碼一個含有WD40結構域和RING結構域的蛋白,P1編碼一個含有AAI結構域的磷脂轉運蛋白。

      遺傳分析發現,Pd1與Ps存在互作,并且Pd1和Ps調控茸毛的形成依賴于P1。進一步研究揭示,Pd1、Ps與P1三者之間存在相互調控關系:Pd1通過結合啟動子促進P1和Ps的表達并且抑制Pd1自身的表達。同時,Pd1與Ps也存在分子互作,它們形成蛋白復合體共同調控下游相關基因的表達;同時,Ps能夠抑制Pd1的轉錄活性,從而使大豆茸毛密度維持在一個平衡狀態。此外,赤霉素(GA)和細胞分裂素(CK)信號通路能夠上調轉錄因子編碼基因Pd1表達。研究結果顯示,大豆茸毛形成的調控模式不同于擬南芥表皮毛,是一種新的調控機制。該機制的發現對于揭示植物細胞命運調控的多樣性具有重要價值。

      該研究于10月13日在Molecular Plant雜志在線發表,題為A Pd1-Ps-P1 Feedback Loop Controls Pubescence Density in Soybean(DOI:10.1016/j.molp.2020.10.004)。田志喜研究組博士劉書林為文章第一作者,田志喜為文章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農業農村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資助。

    相關文章

    農業農村部部署大豆藥劑拌種促進單產提升

    5月9日,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會同全國農技中心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召開大豆藥劑拌種現場會,觀摩佳木斯市大豆種子包衣、根瘤菌劑接種及大壟密植耕作現場,交流大豆單產提升工作進展,安排布置今年重點工作。會議......

    我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克隆出抗大豆銹病基因

    《中國科學報》日前從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歷經近30年努力,在國際上首次從大豆中克隆出抗大豆銹病基因,破解了大豆抗銹基因匱乏的世界性難題。目前該基因的相關知識產權已申請多國發明專利,相關成......

    研究揭示大豆關鍵基因Dt1介導蔗糖轉運調控種子粒重的新機制

    大豆是光周期敏感的短日照作物。大豆的生育期和產量受到光周期變化的影響。種子粒重是決定大豆產量的關鍵性狀之一,但控制大豆種子粒重的關鍵基因及其光周期效應的機制尚不清楚。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農業與生物技術......

    研究發現大豆響應孢囊線蟲早期侵染的信號通路

    2月2日,《植物細胞》(ThePlantCell)雜志在線發表了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教授郭曉黎課題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大豆LecRKs-CDL1-MPK3/6通路調控大豆孢囊線蟲抗性,并揭示......

    高油耐鹽堿大豆中吉602實收測產超300公斤

    10月15日,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邊昭鎮哈拉道村的鹽堿地示范田,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組織了高油高產耐鹽堿大豆品種“中吉602”的實收測產活動。來自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等多家單位的20名專家......

    研究揭示氣候變化對大豆物候期的響應機制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棉花智慧栽培創新團隊系統分析了物候期的時空變化、氣候變化與大豆不同生長階段的關系,大豆生產和生長季節的物候期變化趨勢以及溫度變化的響應特征和適應性,為合理規劃大豆生產以應......

    添加豬蛋白基因,大豆更像肉

    肉類替代品可能會變得更像肉類。近日,一家名為Moolec的英國公司表示,他們已經培育出一種轉基因大豆,這種大豆中1/4的可溶性蛋白質是豬蛋白。它把該植物命名為PiggySooy。Moolec也在培育含......

    大豆主效基因的克隆和分子驗證取得新進展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教授葛良法和農學院教授年海合作,在大豆主效基因的克隆和分子驗證取得新進展。他們利用自然群體和雙親群體精細定位克隆到高油高產基因MOTHER-OF-FT-AND-TF......

    大豆籽粒性狀調控的新機制

    大豆含有豐富的油脂和蛋白質,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種子大小和粒重是植物適應環境的一個重要特征,也是產量構成的要素之一。然而,人們當前對大豆種子粒重調控機制的認識仍十分有限,因此挖掘粒重調節基因并......

    遺傳發育所揭示大豆籽粒性狀調控的新機制

    大豆含有豐富的油脂和蛋白質,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種子大小和粒重是植物適應環境的一個重要特征,也是產量構成的要素之一。然而,人們當前對大豆種子粒重調控機制的認識仍十分有限,因此挖掘粒重調節基因并......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