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密碼的發現是20世紀50年代的一項奇妙想象和嚴密論證的偉大結晶。mRNA由四種含有不同堿基腺嘌呤(簡稱A)、尿嘧啶(簡稱U)、胞嘧啶(簡稱C)、鳥嘌呤(簡稱G)的核苷酸組成。最初科學家猜想,一個堿基決定一種氨基酸,那就只能決定四種氨基酸,顯然不夠決定生物體內的二十種氨基酸。那么二個堿基結合在一起,決定一個氨基酸,就可決定十六種氨基酸,顯然還是不夠。如果三個堿基組合在一起決定一個氨基酸,則有六十四種組合方式(4 *4*4=64)。前蘇聯科學家喬治伽莫夫(George Gamow)最早指出需要以三個核酸一組才能為20個氨基酸編碼。
克里克的實驗首次證明密碼子由三個DNA堿基組成。1961年,美國國家衛生院的海因里希 馬太(Heinrich Matthaei)與馬歇爾 沃倫尼倫伯格(Marshall Warren Nirenberg)在無細胞系統(Cell-free system)環境下,把一條只由尿嘧啶(U)組成的RNA轉釋成一條只有苯丙氨酸(Phe)的多肽,由此破解了首個密碼子(UUU -> Phe)。隨后科拉納(Har Gobind Khorana)破解了其它密碼子,接著霍利(Robett W.Holley)發現了負責轉錄過程的tRNA。1968年,科拉納、霍利和尼倫伯格分享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